法國的世界級數學家加入華為的事都看了嗎?要不說華為是科技企業呢!
在1999年,華為就在俄羅斯設立了數學研究所,開始著手培養基礎科學性人才,之後又在德國的慕尼黑,阿聯酋的迪拜等等地方設立了研究機構。
到了2016年,華為又去法國設立了一個數學研究所,你說為什麼華為不好好地做手機,反而到處設立研究所呢?
為了招兵買馬,這次加入華為的法國數學家——洛朗.拉福格,就是之前在法國著名的科研所——IHES工作的。
但是後來華為通過合作研究的方式,慢慢地就把人給挖過來了,而這個拉福格,可不是簡單人,他可是2002年的菲爾茲獎得主,也就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很多人可能就疑惑,造手機又用不到算數,招他過來幹嘛呢?
這就是格局小了,華為現在最需要的是晶元,想當初谷歌說安卓系統不給華為用了,華為自己便做了個鴻蒙系統。
但是,緊接著高通又把晶元給停了,直接把華為逼到了絕境,沒辦法,華為才選擇了出售榮耀,斷臂求生。
可以這麼說,華為現在的手機業務已經陷入了困境,應該怎麼突破呢?
一方面是穩住賺錢的通信,而另一方面就是晶元的研發。2019年,任正非就說過,做晶元研究除了砸錢,還需要更多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國家若要強盛,數學是基礎。
就這樣,華為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培養和招募基礎科學人才。
目前,華為至少有700多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六七千名基礎研究專家,以及6萬多名各種普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為什麼這麼多人才都願意去華為?
根據今年的中國企業五百強榜單顯示,在研發投入排名中,華為以1418.93億排名第一,而排在第二的阿里和第三的騰訊,他們研發投入加一起也只有962億。
再看凈利潤,去年阿里和騰訊都是1500多億,但是華為卻只有600多億,意思就是,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華為願意拿出所有的錢搞研發,這樣的高科技企業誰不願意去呢?
所以,有了人才之後,什麼晶元、操作系統,華為該有的都會有,而我們只需要給他們一點時間,給他們一些支持就好。
更多財經資訊,可點擊下方文章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