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中旬,老美為了絞殺華為,出台了震驚全球的「晶元禁令」,禁止全球使用美國技術達到10%的半導體企業在沒有得到許可的情況下與華為合作。
然而,讓老美沒想到的是,晶元禁令雖然讓華為部分業務的發展陷入困境,但並沒有將華為打倒,反而讓自己陷入了一個無比尷尬的處境。
據美半導體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自從減少與中國企業在科技領域的合作後,美半導體企業的損失累計高達4200億美元,且有大量企業倒閉,失業人員超過50萬,如曾與收購英偉達的賽靈思在去年被英偉達收購,要知道,賽靈思曾經的主要客戶就是中國企業華為!
除此之外,老美對華為的晶元制裁,也讓各國覺醒,必須打造一條自主可控的半導體產業鏈,降低對美芯的依賴:中國打造「東方芯港」,華為等國內90餘家優質半導體企業成立「中國晶元聯盟」、歐洲17國聯手成立「歐洲晶元聯盟」、韓國打造世界最大半導體IP等。
世界半導體行業發生的變化,讓老美意識到,限制華為晶元這條路是走不通的,到最後,自己就是那個最可悲的人!
為了避免自己被徹底孤立,老美在去年就開始放寬對華為的晶元限制,允許所有晶元供應商向華為出售不能用於發展5G的所有晶元,目前,華為已經可以搭載高通等美企的4G晶元。
然而,讓所有人沒想的是,半年之後,老美再次食言,而且是徹底食言!
據媒體報道,多家晶元供應商獲得了老美向華為出售汽車晶元的許可,價值高達數億美元。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是今後的主流發展趨勢,世界上有實力的科技公司已經開始在新能源領域布局,華為也不例外,尤其是手機業務發展受阻之後,華為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汽車領域上。
那麼,「幫助車企造好車」的華為,會接受美國的好意嗎?畢竟,華為能夠得到供應商的晶元供應,將極大地促進華為企業業務的發展。
讓老美意外的是,華為並不打算接受老美拋出來的橄欖枝!
華為方面表示:華為定位非常明確,不造車,幫助傳統車企造好車,只做一家智能網聯汽車的新零部件供應商。
從華為的回應中不難看出,華為已經委婉拒絕了老美的好意!
對於華為的委婉拒絕,多位國內外業內人士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國已經有能力製造出汽車晶元,且綜合性能也要優於美芯。除此之外,華為有意與國內半導體企業聯手,推進中國晶元產業鏈的發展。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國半導體企業就是過於信賴國外企業,太過於注重輕資產行業的發展,專註晶元設計,而忽視了晶元製造等重資產行業的重要性,以至於出現了國內企業晶元被卡脖子的悲劇。
古人曾說過,吃一塹,就要長一智,如果被同一顆石頭絆倒,不是腦子有問題,那就是自己作死。所以,華為拒絕老美拋來的橄欖枝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
晶元,現代工業的糧食,為了國內企業能夠吃飽,健康、有力地往前走,我們必須實現國產化,絕不能讓悲劇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