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獵奇研究院
編輯|獵奇研究院
【本內容為短篇虛構小故事,請理性觀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前言
人們常說的隔代親,在我看來親不親最重要的還是跟孩子的教育方式一樣,當然我也是到了70歲,才算是看明白了。
有很多事情其實都是人的執念而已,是一廂情願,就拿我的孫女和外孫女來說,我跟老伴兩個人拿同樣的心對待她們,但是最終卻有差別。
其實活到了我的年紀跟多事情都應該看淡了,但是對於這件事情我依然耿耿於懷,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卻止不住去想。
我總在想,究竟是孩子成長的哪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才最終導致我孫女和外孫女截然不同的成長軌跡。
孩子們在我膝下慢慢長大
與我那個年代的大部分家庭不同,在那個人人家裡都有七八個孩子的時代,我跟我的老伴一致決定只要一兒一女。
可以說,我跟我的老伴思想都是相當超前的,雖然是在農村長大的,但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挺強的。
別的不敢說,當時村子裡面有個什麼新鮮玩意,全村人都面面相覷不會整的時候,我已經鼓搗上了。
就拿村子裡最早引進了一輛拖拉機來說,當時因為教村子裡人開拖拉機的老師到別的村子去了,機器到了之後一直沒人敢動。
於是我自告奮勇擺弄了起來,雖然中間費了很大的功夫,但是最終還是成功讓這個東西動了起來。
當時其他人還用人力畜力在田間地頭的時候,我已經率先開著拖拉機下地了,而且工作效率翻了不知道多少倍。
自那之後,村子裡人都知道我愛動腦子,有什麼整不明白的東西都喜歡問我一嘴,我也始終樂在其中。
直到家裡的一兒一女都到了成家的年齡,先成家的兒子想要跟著兒媳婦搬出去住,其實就是住到女方家裡。
這事兒放到現在根本算不上什麼事兒,但是在當時那個年代,大部分的人家都不能接受,自己唯一的一個兒子住丈母娘家。
雖然我也知道這事兒好說不好聽,但是那個時候我就已經看得很開了,跟老伴商量之後,住在城裡還有利於孩子以後事業的發展。
於是在別人異樣的眼光中,我成為了第一個支持兒子住在丈母娘家的爹,在村子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笑話了。
而到了女兒成家的時候,因為是遠嫁,要嫁到比較偏遠的窮苦地方,很多人也都不理解,我竟然會同意這門親事。
但是當時的我就深刻理解兒孫自有兒孫福的道理,對於孩子們的婚事我都是讓他們自己做主,從不搞什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直到後來我才知道,其實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自由戀愛」,只是在當時那個年代還沒有興起而已。
兩個孩子成家之後,幾乎是一前一後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就這樣我也就有了一個孫女一個外孫女。
因為他們都要忙於自己的事業,實在是沒空照顧這兩個孩子,於是照顧孩子的責任就又落到了我跟老伴的身上。
或許是年齡大了,又或許是真的隔代親,我記得我兒子女兒小時候,如果不聽話的話我也會動手教育。
但是對於孫女和外孫女這兩個奶呼呼的小孩子,我實在是沒有什麼理由去動手教育她們,真的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等到了兩個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我就經常會送她們上下學,雖然我年齡也不小了,但是只要她們說累了,我就總是會一手一個把她們托舉起來,帶著回家去。
每次老伴看到我又背著她們兩個的時候,就總是埋怨我,讓我注意自己的腰背,而我總是說沒辦法,要背就得兩個一起背。
事實上,對於我的孫女和外孫女,我可以說完完全全做到了平等對待,甚至還經常囑咐老伴,讓她置辦的所有東西都要備兩份。
有時候路過村子口的小賣部的時候,孫女想要火腿腸,外孫女想要雞翅膀,我乾脆火腿腸和雞翅膀一人一份。
由於孫女和外孫女兩個年齡相仿,我跟老伴給她們買的所有東西都是一模一樣的,要不是長得不一樣,還真容易被人當成是雙胞胎。
隨著孫女和外孫女的年齡越來越大,眼看就要小學畢業了,女兒和兒子也都回來,開始商量把孩子接回去上中學的問題。
雖然我知道總有這麼一天,但是當得知孫女還外孫女都要被接走的時候,我這心裡還真有一種說不出的失落感。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就一個人躺在院子的搖椅上,吧嗒吧嗒地抽著焊煙,腦子裡不住得回放曾經背孫女和外孫女的畫面。
也不知道是孩子們長大了,還是我真的變老了,現在我再也沒辦法背起來她們兩個了……
就在這個時候,孫女和外孫女像是商量好了一樣,悄悄跑過來,一個給我捶背一個給我捶腿,笑盈盈的看著我。
儘管院子里的燈沒開,但是我依然能夠透過月光看到兩個小精靈一般的眼睛,忽閃忽閃地盯著我。
孫女和外孫女說以後出去上中學,但是她們只要放假,就會回來看我的,說完伸出小手要跟我拉鉤。
就在我們爺孫仨人達成協議的時候,老伴此時站在門口,嗔怪地說著,就只回來看爺爺,難道就不想她這個奶奶嗎?
孫女和外孫女看到奶奶吃醋了,立刻跑過去追著老伴也要拉鉤,我們幾個就這樣在夜色里追逐打鬧,歡笑聲溢出了院子,吵醒了村頭的老狗。
從孫女和外孫女被接走之後,我的生活就像是被按下了放慢鍵一樣,整個生活節奏全都放慢了下來。
閑不住的我跑到鎮上給自己辦了一張手機卡,有事兒沒事兒的時候就給女兒和兒子家裡打過去,主要也是找孫女和外孫女聊聊天。
每年暑假的時候,孫女和外孫女就會被送回來,而因為是在各自的家裡生活,她們的衣著打扮差異也越來越大。
而我跟老伴能夠明顯感覺到的是,隨著孩子們長大,隨之改變的不僅僅是她們的樣子,她們的性格也改變了不少。
直到高中畢業的那一年,孫女因為成績不好而落榜,兒子兒媳一味的說教讓孫女的性格更加叛逆起來,我連打十幾個電話也不接。
而因為距離太遠許久沒有回來看我們的外孫女卻趕回來報喜,說她考上了心儀的大學,第一時間就回來告訴我跟老伴。
從直觀的感覺上來看,外孫女雖然長大了,性格依舊開朗討喜,而且跟我之間的關係一點兒也沒有生分。
但是孫女卻好像不願意跟我親近了,我偶爾會進城裡買點東西,正好可以去看看孫女,但是每次她都應付一兩句,就回自己房間了。
原本我只是以為那段時間孫女的心情不好,但是等到我70歲壽宴的那一天,我才最終看透了,人與人終究還是有著不同。
70壽宴讓我看透很多
我70歲壽辰的時候,正是外孫女大二的時候,原本按照我的性子來說,根本不想大辦特辦,就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個便飯就好了。
但是我的那個外孫女非要給我訂一個酒店,說是70歲算是大壽了,一定要隆重一些,甚至還想要請司儀來主持。
別看我已經70歲了,但是身子骨硬朗,而且還很喜歡趕時髦,智能手機這些對我來說用得相當熟練。
當我聽到視頻電話里外孫女要給我請司儀團隊的時候,嚇得我手機差點沒拿穩,連連擺手表示不要。
最終在我的堅持之下,我們兩個各退一步,70歲壽宴可以在外面訂高級酒店,但是不請司儀團隊。
在掛掉了外孫女的電話之後,我又給孫女打過去,但是沒有人接,於是我打開微信,給孫女留言,囑咐下個月要來參加壽宴。
但是看著我跟孫女的聊天記錄,我不由地心生悲涼,基本上都是我主動發消息,而孫女珊珊遲到的回復也只是寥寥數字。
沒有考上大學的孫女,一氣之下自己報考了外地的一個大專,聽兒媳婦說前段時間孫女好像在學校里談了一個對象,但是好像分手了。
現在孫女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子,我也只能通過兒子兒媳隻言片語了解,再不濟就是看她的朋友圈,但是前些時候她的朋友圈就停更了。
一直到我的壽辰,所有人都到場了,外孫女還特意穿上了她新買的一件禮服,人群之中數她最耀眼。
原本我只是想要簡簡單單吃個飯,但是看到外孫女這麼正式,於是我也就拿出了自己買了很久但是不捨得穿的衣服出席。
看到我到場,外孫女蹦蹦跳跳上前來,攙著我的胳膊親切地喊著外公,這一幕就像是當年在月光下,院子里一樣。
只是與那時候相比,少了一個人,於是我四處張望,問外孫女見她姐姐了沒有?外孫女表示沒有見到,大學之後她們聯繫就很少了,而且給她發消息也不回。
聽到外孫女的話,我兒媳婦探了一口氣,說她這就去聯繫,隨後就拿著電話出去了,說讓我們先開席。
雖然家裡人基本都到齊了,但是基本上也沒有多少人,我家裡的親戚比較少,而且我全都認識,只有一個年輕的小夥子看著面生。
於是我就問這個小夥子是誰?我這一問,小夥子立刻就站起身來,畢恭畢敬的樣子介紹起了自己。
得知原來他是我這個外孫女的同學,而看著這兩個年輕人緊張局促的樣子,我立刻就會意,怪不得外孫女非要大辦這場壽宴。
隨後外孫女摟著我的胳膊,介紹起了她的男朋友,因為擔心還沒有畢業,家裡長輩會反對,因此才想要趁著這個機會介紹給大家認識。
而且外孫女還湊到我的耳邊告訴我,這個宴會現場就是小夥子親力親為整的,就是為了討我的歡心。
因為小夥子知道,在我外孫女的心裡,最重要的家人除了父母之外,還有我這個外公,因此對於我的壽宴,小夥子是真的很上心。
當然我也知道,如果不是打心眼裡認定了這個男孩子,外孫女也不會帶他到這種場合。
看著這一對有心的年輕人,我哪裡有不祝福的理由呢?再說了我也不是那種老頑固,一向十分開明的我當即招呼大家坐下。
直到宴席結束,我的那個孫女也都沒有出現,雖然當天的宴會十分熱鬧,但是結束之後,我的心中卻也無限悲涼。
結語
明明是同樣一起長大的,但是沒想到最後還是外孫女跟我的關係始終沒變,而我一直挂念的那個孫女,卻與我越來越疏遠。
高樓大廈林立,我的院子也已經變成了小別墅,只是我再也沒有見過記憶中那種明亮皎潔的月光。
究竟是哪裡出現了問題,才發生了這樣的差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