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來源於身邊事改編,為了閱讀順暢,部分情節稍作虛構處理。
弟媳有一兒一女,女兒爭氣,考上了大學,給家裡人臉上添光了不少,每次家庭聚會,侄女都成家裡人的話題,都說弟媳好福氣,有個出息的女兒。上次回家我也跟別人一樣,在說著侄女的好時,弟媳卻跟我吐了不少的苦水。
我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小心翼翼。
下面是堂弟媳的自述。
01
我今年50歲了,生活在農村。這些年為了兩個孩子讀書,我常年在外打工。
家中因還有個半自理的公公在,老公幾年前就只能留守家中照顧公公了。
我們一家人是過年過節才能團聚。
我有一兒一女,女兒是老大。
我生活在農村,當年家中想著法子生個兒子的觀念家家都有,我家也不例外。
在女兒三歲時,我為了生個兒子,可是拼了。
我生的二胎還是女兒,婆婆悄悄把二女兒給送人了,具體送到哪我也不知道,如今想起來還是一個心病,當初真是狠心,養到現在說不定也是一個人才了。
後來我們也嘗試著找過,婆婆不肯講,說當初人家能接下我們的女兒,讓她能活下去,我們應該感激他們,現在孩子大了,我們不能做忘恩負義的事。
婆婆告訴我們,養她的人家是因為沒孩子才收養的,那孩子現在生活得很好。我們也就放下心,放棄了再找尋她。
那時計劃生育抓得緊,我從懷上兒子開始,回娘家藏了大半年,後來又被村裡別有用心的人舉報娘家,在計生人員上門前幾分鐘,我逃了出來。我的兒子是在村裡的一個山洞裡找來接生婆來才生下來的,後來還挨交了1000多塊錢的超生費。
對這個好不容易得來的兒子,我們從心底里總是有意無意的多一些偏愛。
或許也正因為當年那些事,讓大女兒心裡留下了陰影,長大後跟我們不親了。
為了生活,在兒子5個月,我和老公就到城裡打工,念著兒子還小,帶著他去了。
我們租了一間一樓的房子,老公進廠幹活,我在房子門口擺個小攤,兼照顧兒子,每天也能賺個生活費。
那時,大女兒已經幾歲了,有了基本的生活能力,我們又要打工又要管孩子,如果兩個孩子都帶在身邊,管不了這麼多,經商量後,女兒留在家跟老人生活,一直到6歲上小學的年齡。
02
老公的哥哥高中畢業後去當兵,退役後安置在城裡一家單位工作。也在城裡娶了老婆。
大嫂是一個生意人,很有錢。也很照顧我們家人,美中不足的就是,大哥結婚多年都沒能生下自己的孩子,聽說是大嫂身體有問題。
他們跑了不少醫院,治病多年,還是沒能生出個孩子來。
因為多年盼子不得,大哥特別喜歡孩子,每年回家,看到我的女兒,都喜歡抱她,還喜歡給她買很多東西。
我女兒長得漂亮,確實很討人喜歡。
後來婆婆也不知從哪聽來一個小道消息,說一對難求孩子的夫妻,先去養一個別人的孩子,當自己的孩子養,後面自然就能懷上自己的孩子。
現在回想起來,多虧了婆婆當年聽來的這個小道消息。要不我的女兒都沒機會接受這麼好的教育,更不可能考得上大學。
當時,我們夫妻倆常年在外打工,女兒扔在老家給老人看,哥哥也心疼自己的父母,不想讓她父母這麼辛苦。
大哥和大嫂又聽了婆婆的那一番小道消息,他們主動提出帶我的女兒到城裡讀書,費用他們也包了。
就這樣,女兒從6歲上小學起,就到城裡去跟大哥一家生活了。
大哥大嫂對女兒確實很好,我也是很感激。
女兒在去了城裡大哥家多年後,村裡人甚至有些風言風語,說我的女兒已經過繼給大哥當孩子了。
我知道大哥不是這樣的人。但心中還是有點隱憂,從那以後,我告訴大哥,女兒學習和生活的費用我們來出,不能讓他們白掏這麼多錢。
我想,我再不擔起女兒的一些費用,到時真會把女兒推到了大哥身邊去了,我沒女兒了。
我們很感激大哥大嫂對女兒的好,也沒什麼可報答的,只能把對他的感恩,轉化到對公婆更好上面。公婆在老家的事,不是什麼大問題的,我們都自己解決了,沒讓他們憂心過。
剛開始幾年,女兒是常年不回家的,我擔心再這樣下去,女兒會跟我們生份了,要求大哥在女兒寒暑假要回老家,不能跟家裡人疏遠了。
她每次放假回來,我們都當公主一樣的去討她歡心,盡量把多年來對她缺失的愛彌補過來。
隨著女兒越來越大,漸漸的,女兒也越來越不喜歡回老家了,感覺她不喜歡老家裡的環境,也不喜歡老家的人。
我聽大嫂說,在城裡時候,她不是這樣的,她一直是一個熱情大方的人,每次一進門就甜甜的喊人。
但她對我們的態度很冷淡。
甚至有時放假她都不想回來。
我發現了事情好像不太對勁,也把我的想法跟大哥大嫂說了。
後來可能是他們做了她的思想工作,具體是怎麼做的我也不清楚,或許威迫利誘都用到了吧。
從初中開始,女兒還是每到放假就回來。
每次女兒一回來,我們都小心翼翼的伺候著,生怕她住不慣農村的家了。
問她想吃什麼,要怎麼吃,盡量的滿足她。
女兒愛吃櫻桃和車厘子,可那果真是太貴了,我打工一天的工錢都不夠她一天的水果錢。
每次咬咬牙買一兩斤回來,因為覺得愧疚小時候的女兒,現在盡量彌補,那些貴的果,我可是一個都沒捨得給兒子吃呢。
女兒那可是一口一個,吃完了吐一堆核給我收拾,我看女兒啃不幹凈的核,覺得浪費。
我撿起來,一個個的啃乾淨。
我理解她,在城裡經濟條件好的大哥家生活了這麼久,已經習慣了吃好果。
有時我只是隨意的說了一句:這果也太貴了。
她會懟我一句:如果連幾個水果都買不起,還拚命生幾個幹嗎,一個人苦就算了不要帶著孩子苦,從小讓我們跟著你們有自卑感,我又不可以選擇要不要讓你做爸媽
在女兒上高中的時候,大哥大嫂終於經過千難萬阻,通過現代科技,有了自己的孩子。
女兒那時也大了,大哥為了照顧自己的孩子,也沒精力照顧女兒了,安排她到學校寄宿。每個月我往她卡上打伙食費。
還好,高中畢業後, 女兒考上了醫學院,順利的上了大學。
我們全家都很高興。
小兒子卻因讀不成書,初中畢業就不上學了,每天在村裡跟著一幫年輕人到處去浪。
03
從女兒上大學後,每次放假,女兒都回來,我還以為她長大了,懂事了,知道回來陪父母了,我感到很是欣慰。
但後來我才知道,是大哥大嫂說她了,讓她多回來陪父母和爺爺奶奶。
她這是回來得有點不太情願。
這次放寒假回來,除了一天兩餐,其它時間都是躲在房間里,很少出門,也很少跟我們說話。
前兩天,她給我發微信說,要1000塊錢,她有個大學同學來我們這邊的一個景點玩,晚上她到縣城去跟同學聚一聚。
說實話,1000塊錢我覺得有點多,但為了討她歡心,我還是給了,並交待她一個女孩子晚上在外面玩,要注意安全等等
她嫌我嘮叨,不耐煩的打斷了我的話,拿起背包小跑著走了。
那天晚上很晚的時候才給我發一個微信,說是太晚了,跟同學住,不回來了,明天早上再回。
第二天快到中午了才回來,一回到家關起門來倒頭便睡,一直睡到下午4點多,她才打開了門,說準備洗個澡。
那時我正好在家中搞衛生,看見她房間門半掩著,想著也趁便清理下她房間。
她從放假回來後,房間都很少開著,我也不好在她休息的時候進去。現在她門開著,正好可以打掃一下。
我拿著工具進去搞衛生,在做得差不多時,我發現他書桌上有一大杯奶茶,還插著管,已經喝去了一半。
我以為是剩下的,不喝了,正想拿出去扔了。
但一看還剩下好多,而且拿起來靠近鼻子還能聞到濃濃的牛奶味道。之前我一直聽到別人說,奶茶挺貴的,一杯奶茶好像要20塊錢左右,還有更貴的。
我看扔掉挺可惜,不由得拿起來就吸了幾口。也不知道商家們往裡邊放了什麼,確實挺好喝,怪不得年輕人愛喝。
我正喝著的時候,女兒從衛生間出來了,看到我在喝奶茶。
馬上在那大吼:「你在干吧?這是我的奶茶,沒經過我的同意,私自進我房間,還擅自喝我的奶茶,這奶茶是你該喝的嗎?怎麼沒有一點邊界感......」
說罷還邊哭邊在那跺腳發脾氣,把床上的枕頭和布妹妹亂扔到地上。
我被女兒這一反應嚇住了。
我想不到我親生的女兒,竟然為了半杯奶茶跟我這麼吼。
聽她的一言一語,句句對我的瞧不起,對農村人的瞧不起。
我突然感到一陣心痛。
我活了大半輩子,才知道有個詞叫「邊界感」。
我突然覺得好無奈。
我在她面前卑微了那麼多年,當時真恨不得上去扇她一巴掌,但一想起她的童年,對她總是有一種愧疚,我把衝上來的氣給壓了回去,默默的退了她了房間。
那天晚上,她生氣沒出來吃晚飯。
我真不明白,現在的孩子,在享受父母付出的時候,他們有沒有想過,邊界感!要邊界感。
一個連自立都沒有的人,還有資格嫌棄父母沒有邊境界!
現在的年輕人都太自我了,不知道錯在我,還是錯在她了,或許都是我寵出來的,我太在乎她了,然後變得卑微了。
俗話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
看來我是連丑都談不上了,才招來女兒這麼厭煩。
別人都說生個女兒相當於給自己做了一件棉襖,可我家的這個不但不是棉襖,倒把像一把冰片,刺得我又冷又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