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發生在唐代,有一個叫張伯渠的樵夫,生活在華山附近的一個小山村裡。張伯渠那年已經三十多歲了,相貌並不出眾,身材單薄,手腳卻很麻利。山村住的人都知道,張伯渠是個孝順的人,他有一個中風癱瘓在床的老母親,還有一個六七歲的女兒。為了養活母女倆,張伯渠總是早出晚歸,到山裡砍柴挑柴費力地賺些錢回家。
這一天,張伯渠照常背上柴刀到山上砍柴。誰知道他還沒走到平時砍柴的地方,天空突然陰了下來,豆大的雨點噼里啪啦就下了下來。張伯渠措手不及,急忙拖著一捆柴往山下跑。雨越下越大,張伯渠跑得氣喘吁吁,很快就迷失了方向。等雨小一些時,他發現自己竟然來到一個從沒見過的地方,前面居然有一座精美的小亭子!
張伯渠高興地跑到亭檐下避雨,一抬頭,猛地愣住了——亭子裡面端坐著一個衣著華貴的少女,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盤在頭上,戴著珍珠玉釵,手裡還拿著一柄油紙傘,顯然是位出身高貴的公主。
公主也詫異地看著眼前這個突然闖入的樵夫:「你是誰?怎麼闖進棲霞亭的?」
張伯渠慌忙跪下謝罪:「萬分抱歉,在下是山村的樵夫張伯渠!因遇大雨失去方向,無意間闖入此地,還望公主大人恕罪!」
公主皺著秀眉說:「你既是個樵夫,又怎麼會不知道這裡是我的棲霞亭?我父皇為我建此亭子,專供我清修之用,怎能容你這個粗人進入!」
張伯渠又是一番磕頭,結結巴巴地說:「回公主,在下平日里砍柴太忙,只顧著趕路,從不敢窺視深山裡的風景,所以真不知這座亭子便是傳說中公主殿下的棲霞亭!還請公主饒恕,讓小人離開吧!」
公主好奇地問:「你一個人住在山裡?有家人嗎?」
張伯渠抹了把臉上的雨水,說:「回公主,在下家裡還有年邁的老母和幼小的女兒,都靠我這個兒子掙錢養活,如今又遇大雨,恐怕老母和女兒正在家焦急地等待我。」
公主聽了,神色緩和下來:「原來你還有家要照料,也難怪會在大雨中失足入我的棲霞亭了。既然如此,我就不為難你,你可以離開這裡,回去找你的母親和女兒吧。」
張伯渠激動地叩頭謝過,正要離去,卻一個踉蹌,不小心將背上那一捆被雨淋濕的柴擦到了公主的裙角,弄出了一大塊污漬!
「真是對不住,我這窮樵夫眼拙手笨,連累公主的衣裙被弄髒了!這件衣裙看上去價值不菲,我這點兒柴禾又怎能賠得起呢。」張伯渠自責地說。
公主沉默了一會,這才說:「算了,當我遇見個順心的人吧。你快帶著你的柴回家看你的母親和女兒去吧,我不跟父王說這個事。」
張伯渠高興地一路小跑回了家,推門而入的時候,小女兒琴兒迎了上來,甜甜地喊「爹爹回來啦!」。張伯渠抱起琴兒轉了個圈,心中暖暖的。
張伯渠給老母親和女兒講述了自己在山裡迷路後不慎闖入公主殿下的棲霞亭,又是如何求得公主寬恕的經過。琴兒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追問道:「爹爹,那個公主長得真漂亮嗎?她是不是身穿金銀綵衣的大美人啊?」
張伯渠想了想,說:「不錯,公主長得確實美極了,比山間的杜鵑花還要艷麗動人,她那身綵衣更是鮮亮奪目,真是人間少有的絕色佳人啊!」
琴兒聽後羨慕不已,說:「爹爹,你能帶我去見見公主嗎?我也想看看那麼漂亮的公主是什麼樣子!」
張伯渠無奈地說:「傻丫頭,我們不過是山野之民,又怎能去拜見公主大人呢!我們只能默默地為公主祝福,希望她一生安康順遂便是。」
日子一天天過去,張伯渠仍是像往常一樣,背著柴刀到山裡砍柴為生。這一天,他做了一個奇特的夢,夢見公主出現在他的破屋裡,對他說:「張伯渠,你是個好人,值得被福祉眷顧,以後要多保重自己,還要照顧好母親和女兒。」
張伯渠睜開眼睛,四周靜悄悄的,他搖搖頭,以為是一場虛幻的夢。誰知轉頭一看,床頭居然放著一個精緻的小錦囊,裡面裝滿了金銀珠寶!張伯渠震驚地從床上跳了起來,拿起錦囊邊尋找線索,卻見袋口處綉著「此吾贈也」幾個小字!
張伯渠這才意識到,公主真的在夢中前來相助了!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他暗自發誓,這輩子一定會永遠銘記公主的恩德!
自那以後,張伯渠靠著公主送來的錦囊,母女三人漸漸富足起來。不再為溫飽發愁後,張伯渠也會抽出時間陪伴老母親和女兒。偶爾他也會想起那日橫陳懷中的美人公主,不知她現在過得是否安好。
這一日,張伯渠背著小女兒琴兒外出遊玩。誰知竟然在一處林間溪水邊遇到了那位公主!公主還記得張伯渠,笑吟吟地走過來與他攀談。張伯渠感激涕零,將琴兒介紹給了公主認識。
「多虧了公主您的照拂,我們一家人如今已經富裕了許多!這就是我的女兒琴兒,她從小聽我講您的故事長大的。」
公主看著眼前衣著光鮮的母女兩人,很是欣慰。她轉過頭來問道:「你一家現在過得怎麼樣啊?可有什麼其他需要我幫助的地方?」
張伯渠連忙擺手說:「公主大人,我們全家上下受您的恩惠已經心滿意足了!如今我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您也能儘快脫離皇宮的枷鎖,選一位心儀的夫婿,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公主嘆了口氣說:「我父皇早就幫我物色了不少王公貴族做女婿人選,可我一個也看不上眼。他們只會趨炎附勢,對享受權勢的生活很感興趣,卻從不關心我的感受。」
張伯渠猶豫了一下,鼓起勇氣說:「不瞞公主大人說,您救過我一家的恩情我銘記在心。如若公主大人不嫌我是寒門之輩,願與我結為連理,我一定竭盡全力照料您,讓您過上無憾的人生。」
公主詫異地看著眼前這個出身卑微的樵夫。她沉默片刻,一把握住了張伯渠的手,柔聲說:「伯渠,我何嘗沒有注意到你那份赤誠與無私。如你所願,我就嫁你為妻,與你度過餘生。」
張伯渠激動地摟住公主,任憑淚水奪眶而出。旁邊的小女兒琴兒開心地歡跳著,為爹爹找到了真愛而感到無比欣慰。
公主很快便向皇帝提出,自己有了心上人,要和他成親。皇帝勃然大怒,一時間整個皇宮為此事嘩然。然而公主態度堅決,誓要嫁給樵夫張伯渠。
在公主的再三懇求下,皇帝不得已答應了這門姻緣。儘管對女兒的選擇很是失望,但看在她情真意切的份上,也只能祝福她與張伯渠百年好合了。
一場盛大的婚禮在華山腳下舉行。張伯渠身著紅色喜袍,公主穿上金黃色鳳冠霞披,二人在親朋好友的祝福聲中完成了婚禮。
婚後,公主正式入贅張家,過起了簡單而幸福的生活。她學會了種地耕作,照料老人,和小女兒嬉戲玩耍。雖然生活條件艱苦,公主卻開心得像個孩子。
有一天,公主笑吟吟地對丈夫說:「我真後悔,什麼公主不公主的,我就該早點兒嫁你啊!這種踏實的日子,簡簡單單就快樂,那些皇宮裡的榮華富貴有什麼好的!」
張伯渠也笑著說:「我的公主,這就是我給你的真愛!我們會永遠在一起!」
時光飛逝,轉眼孩子們都長大成人,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公主和張伯渠慢悠悠地享受著晚年生活的美好。
偶爾,公主會拉著老伴在夕陽下漫步。她會指著華山的方向,對兒女和孫子孫女們說起年輕時棲霞亭邊的奇遇,講述自己是如何愛上這個山村樵夫然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
聽眾們也會笑著調侃,說一定是老天爺心情好,才讓這對本不該在一起的人終成眷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