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師父有一次看了我的面相,沉吟了片刻,說:「你搖個卦如何?」
我望著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他,閉上眼睛,隨後按照師父的要求,搖了六次麻錢。
過了大約五分鐘吧,師父告訴我,40歲就該買房了。
那一年很快就到了,只不過,我毫無察覺,40歲了,才買房。師父說,卦上顯示的是2,樓層不是20,就是2。
果然一切都被師父算中。
寫到這裡的時候,突然想起袁了凡被孔先生算中的情節,當然,我沒有慧根,做不了大事。
小區不大,到目前為止,我也不知道有多少戶人家。上班族居多,每天早出晚歸,對於住在裡面的人不熟悉似乎很正常,鋼筋混凝土構建的樓房,缺少的是溫情,所以我也不以為意。
過了好幾年平凡的日子,出出進進的,只對門衛和物業點頭哈腰,連對門的鄰居是誰,都沒有看清楚過,這也許是常態吧。
事情發生轉機,是有一次突然聽到了敲門聲,有點意外。平時我們進了門,悄然無聲,沒有人打擾。
打開門,是六樓的張美女(後來才知道她姓張),姑且稱她為張美女吧。手裡拿著一桶醋,是老家的特產。請她進門以後,心裡有些疑問,畢竟無功受祿,寢食難安。聊來聊去,才曉得她的女兒在我們學校,原以為她有什麼事要拜託,結果發現是自己想多了。當時,她只是想跟我聊聊,沒有任何目的。
就這樣,先是認識了她,接著認識了她女兒的同班同學一家,郭同學的爸爸是工人,人很熱情,有時家裡的暖氣出問題了,會請他幫忙,頗為仗義。
再後來,認識了她的朋友,是學護理專業的,做飯是一把好手,張美女說她煮肉很好吃,於是把她請到家裡,做了好多麻辣肉和糟肉。
還有她的老鄉,長得高高大大的,很愛笑,笑聲頗為爽朗,很有點豪放的感覺。平時她做了好吃的,偶爾我也有份,尤其是每年端午節,必定會做他們家鄉的美食,油餅子卷糕,很好吃。
還有她樓上樓下的鄰居,果果家,還有8樓的那一家,都是跟著她混了個臉熟。
結果,就跟大家混熟了。
偶爾,她會邀請我去她家吃飯,她老公被單位公派出國,快兩年沒回來了,平時就是母女兩個。
這麼些年,她始終是寶媽,專職帶孩子。沒有疫情的時候,每天中午下班,我會坐她家的車到樓下,然後一起上樓。下午她從六樓下來,通常會敲三下門,然後先下去熱車,等我一起去學校,天天如此。
孩子五年級了,我坐了五年車,算是比較鐵的關係了。
前段時間,因為口罩的原因,大家都被關在家裡,他們幾家總是約到一起吃飯,打牌,頗為羨慕。
張美女知道了,告訴我,除了她,其他幾家都來自農村,人樸實,真誠,沒什麼心機,大家溝通起來毫無違和感,好鄰居就是包容加真誠再加大度。
我家的那位很好奇,我怎麼會認識那麼多鄰居,我把這一切歸功於張美女。
是的,這些鄰居不是達官顯貴,跟我一樣是普通人,然而,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樸素的真理:鄰居,鄰居,一牆之隔的朋友,是我們生活中不是親戚的親戚。
因為相識,所以相知,張美女總是用行動證明,和她做朋友,沒錯,她很靠譜,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