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拂曉雲岫 圖:紅艷
一 :雨中采槐花
今天收拾房間,看到了我2018年4月寫下的一篇日記:「一年一度的槐花馬上要開了。遠在千里之外的我,腦海中又一次浮現出老家門前的大槐樹。有些思念故土了……」
思緒瞬間回到了那年槐子飄香的季節。
南方的天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一早的朗朗晴空,不一會兒竟下起了細細的小雨。
望著窗外的細雨如織,我不經意地在兒子面前念叨著:「家中的大槐樹現在也開花了吧?如果在老家,你爸爸、你大娘、你三嬸、你老燕嬸子……這幾天可能又要綁上大鐮刀往下擼槐花了!」
一邊說,一邊想著老家滿院清香的槐花,還有那剛出鍋的熱騰騰的槐花窩頭,如果再沾上點拌了辣椒油的大蒜泥,如果大蒜泥再點上幾滴芝麻香油,那個好吃,那個鮮香啊,真饞人吶!
我念叨得無意,可在一旁正準備出門上班的兒子卻聽到了心裡。第二天,仍下著小雨,下午六點兒子下班回來,只見他頭上濕漉漉的,雙手捂著兩個鼓鼓的口袋,一進門就對我笑著說,「媽媽,看我給你帶啥來了?」
說著,從褲袋裡掏出一把把濕漉漉的槐花來,兩個小口袋竟掏出了滿滿一小盆的槐花!看到槐花,我高興地不得了,不由得誇兒子真行!又納悶在這麼大的城市裡從哪裡能找到槐花呢?
兒子擦把手說,他是開車到很遠的地方見到了一處槐花樹,但是沒能見到槐樹的主人,也沒能找到合適的工具。
天下著雨不好摘,又怕傷了槐枝,兒子只好爬上樹一朵一朵小心地摘下來,還準備下次見到槐樹主人給人家再解釋解釋。看著兒子被槐花針扎破好幾處的手,我很心疼。
古有「懷橘遺親」、「扇枕溫衾」、「百里負米」的24孝故事,在我看來,我兒「雨中摘槐花」當是25孝。次日,我用槐花蒸了窩頭,大家懷著對故土的思念,美美地吃了一頓久違的家鄉飯,特別是我的兩個小孫子直叫著好吃,真香!
是兒子滿足了我的口福,淡化了我的鄉愁,並讓我再一次體會到平日忙忙碌碌的兒子對父母的一片孝心、一片親情!
二 :視公爹為生父
我的公公,張恆春老先生,離開我們20多年了,走的時候享年97歲。
公公是位慈眉善目的老人。還記得深秋的某天,我像往常一樣收拾好家務,去了村後的玉米地。當時八十多歲的公公也像往常一樣出門,去找他老人家的朋友們。
正在我送完兩平板車玉米秸走在回家的路上時,忽聽後面有人喊我的名字。回頭看時,卻是鄰居昌幼表嫂在焦急地喊我。我立馬迎上前,大嫂跑得上氣不接下氣地說:「俺,俺姑父(我公公)……拉了一褲子!你,你快回去吧……」
我一下子懵了。天呀!早上還好好的!公公做了一輩子的教書先生,是講究臉面的人,不是萬般無奈,怎麼會拉到褲子里?八十多歲的老人,不會是生病了吧?天也涼了,孩子爸還沒有下班回家,咋辦?
腦子雖在打轉轉,可我已回頭往家跑,一邊聽得大嫂在後面喊著說,公公是在大嬸子家(我三姐婆婆家)和老朋友們玩牌有事的。
我先回家拿了要替換的衣物、毛巾……急忙趕到大嬸家。天要黑了,氣溫也涼了下來。公公正一身臟污無奈地呆在人家家裡,見到我像見到了救兵。而我擔心的是年邁的老人不能再受涼了,如果再鬧個重感冒,那不雪上加霜嗎?
更讓我束手無策的是,我從來沒有面對過公爹這樣的局面!著急之下,趕忙問大嬸子家裡有熱水嗎?我想給公爹洗洗再換衣服。她忙說二民家有爐子,有熱水。二民家在大嬸子家前邊,我又連忙跑到二民家……
一個人跑前跑後地忙亂,連擔心加緊張,到二民家時,我已是滿眼淚水!感人的是,二民媳婦一聽說此事,立馬把準備做晚飯的一鍋熱水端給了我……
有哪個兒媳婦給公爹擦過身子的嗎?我不清楚。但是當時,我已經沒有什麼避諱的概念了。如果是親生父親我能不管不顧嗎?
十多年來,和孩子爸和公爹和孩子們相依為命,我們早已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前前後後為公爹擦洗了一遍。顧不上一盆盆污水的惡臭!擦洗完立馬給公爹穿好衣服,讓老人家去於大嬸子家先暖和暖和,歇一歇,我把換下來的滿是污穢的衣服趕緊拿回家清洗。
清楚地記得,自那次給公公擦身、洗刷以後,於大嬸子逢人就說:張先生的小兒媳婦可孝順她老公公啦!活了這麼大年紀,就沒見過這麼好的兒媳婦!
每當我聽到這樣的誇獎,身為兒媳婦的我,自然是十分高興的。孝敬父母本來就是作為兒女應盡的本分,為老人擦身也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百善孝為先,人人都會有年老的那一天!
我們小時的吃喝拉撒睡,需要父母的照顧,待父母年老的時候,更需要我們兒女細心地陪伴和呵護!值得欣慰的是,孝親敬長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家代代相傳的良好家風。如今,我們的兒女孝敬父母,孫輩們尊敬長輩,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願天下兒女,都能善待父母,為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盡心盡孝!願天下後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都能善待老人,都能傳承孝親敬長的中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