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故事:男子心善幫阿婆,洞房之夜遇險,他拿出蓮花瓣逃過一劫

2022年07月04日09:50:09 故事 1840

明朝年間,一條大河邊有個小鎮,男子鄭剛一邊在布莊忙碌,一邊暢想美好的未來,因為過幾天就要和陳掌柜的女兒彩萍成親了。

鄭剛作為一個漂泊異鄉的孤兒,他能有今天,甚至說他能活下來,全是因為彩萍,所以鄭剛暗暗發誓今生今世都不會辜負彩萍的一片真情。

與此同時,鄭剛也擔心鎮上首富王家的少爺會如何破壞他和彩萍的婚禮,那麼鄭剛到底有著什麼樣的經歷呢?他和彩萍姑娘之間有著什麼樣的奇遇呢?

神話故事:男子心善幫阿婆,洞房之夜遇險,他拿出蓮花瓣逃過一劫 - 天天要聞

原來鄭剛住在離小鎮幾十里外的農村,自幼和母親劉氏生活在一起,和父親鄭方聚少離多,有時候一年都見不上一面。

因為鄭方為了生活,常年在外面做布匹小買賣,雖然掙得不多,但是可以維持家裡的日常生活,還可以讓鄭剛去學堂念書。

鄭剛每天都盼望著父親能夠回家,一家三口可以在一起享受雖然短暫,但幸福的團聚時光,然而在鄭剛十三歲那年,這種時光再也不會出現了。

因為那年,劉氏不幸病逝,等鄭方得知此事從外地趕回來時,鄭剛已經在親戚和鄰居的幫助下將劉氏安葬。

鄭剛深感以自己的天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機會渺茫,為了生活,鄭方含悲忍痛,再次背井離鄉,不過這一次他帶上了鄭剛去了千里之外的一座縣城。

鄭剛讀過書,腦袋靈活,在他的幫助之下,他和父親做的生意比以前要好得多,父子兩個準備掙些錢,在縣城紮下根來,然而天不隨人願,還沒等他們掙夠錢,鄭方病倒了。

鄭剛一邊照顧父親,一邊扛起重擔做生意養家,日子過得很艱難,家中的積蓄也日漸減少,鄭方勸兒子不要為了他浪費錢。

鄭剛是個孝子,當年母親生病,他親眼看到母親被病魔帶走,如今他已經長大了,怎麼忍心父親也被病魔帶走呢?如此一來,他豈不是成了孤兒?

常言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在鄭剛二十歲那年,鄭方還是病故了,鄭方臨終前囑咐鄭剛他有兩個心愿:其一是兒子能夠娶妻生子,延續香火;其二是他能夠葉落歸根和妻子劉氏長眠在一起。

鄭剛雖然悲痛欲絕,他知道自己沒錢用棺槨將父親運回,於是他找到城外的寺廟,請高僧替父親超度,然後將父母的火花,帶著父親的骨灰罈趕往家鄉。

途中,他身上的盤纏基本花完,鄭剛好不容易到了離家只有幾十里的地方,前面是一條大河,需要坐船才能過去,如果不坐船,繞行要多走很多天。

此時是陽春三月,大河兩岸花紅柳綠,風景宜人,兩岸不時有流連忘返的踏青的人,然而此時的鄭剛獨自悲傷,想著等他回到家已經身無分文,如何安葬父親?未來會如何?

鄭剛將身上最後幾文錢都給了船夫,上了船,然而船到了河中間,原本風平浪靜的河面,忽然狂風大作,風急浪高,船上的人都驚呼「河妖出現了。」

船翻了,鄭剛首先想到的是父親的骨灰罈不能丟,他緊緊地抱著斜挎在肩膀上裝著骨灰罈的包袱,很快河水進入了他的口鼻之中。

迷迷糊糊的鄭剛好像抓住了一根浮著的木棍,不過很快他就失去了知覺,等他頭昏腦脹得醒來後,睜開了眼睛,發現一個漂亮的人正彎著腰,俯下身盯著自己。

而姑娘身旁一個丫鬟喊道:「小姐,公子醒了,我們趕緊回家吧,不然老爺和夫人要責怪我們了。」

然而小姐說道:「救人救到底,他雖然醒了,看著很虛弱,丟在河邊,讓他如何活下去?」

鄭剛用微弱的聲音說聲謝謝,然後看了看懷中的包袱還在,他才放下了心來,小姐溫柔地說道:「公子,不必言謝,你身子弱,好好休息,等跟我回家後再說。」

很快丫鬟找來了幾個壯漢,七手八腳地抬著有氣無力的鄭剛上了小姐的馬車,途中又累又餓的鄭剛睡著了,鄭剛再次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

而他的身旁除了救他的小姐和丫鬟,還有一對中年夫婦,小姐見鄭剛醒來,讓丫鬟將早就準備好的粥讓鄭剛喝下,鄭剛再次感謝救命之恩,忙問自己隨身攜帶的包袱在哪裡?

丫鬟沒好氣地說道:「就你那個包袱,裡面除了幾件破衣服,就是一個罈子,有什麼寶貴的地方,值得你這麼惦記著?對了,這是我們陳老爺和陳夫人,還有我們小姐彩萍。」

鄭剛連忙打起精神,訴說了自己的經歷和遭遇,彩萍聽罷,表情凝重,點了點頭,對鄭剛的欽佩之心油然而起,她又見鄭剛儀錶堂堂,頓時臉都紅了。

神話故事:男子心善幫阿婆,洞房之夜遇險,他拿出蓮花瓣逃過一劫 - 天天要聞

陳夫人連忙說道:「如今鄭公子已經醒了,我看他精神還不錯,打發他離開吧,如果被王少爺知道,怎麼辦啊?」

陳老爺沒有說話,彩萍說道:「娘,常言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們救人和王少爺有什麼關係呢?我看鄭公子還挺虛弱,等他在家裡休養幾天再說吧?」

彩萍說完,用懇求的眼神看著陳老爺,陳老爺說道:「也罷,就讓他先在家裡住幾天吧,等他完全恢復了再說吧。」

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說明緣分天註定,鄭剛在陳家住下來之後,彩萍經常來看他,二人雖然相處不到幾天,但是早就互生情愫。

鄭剛身體恢復,他再次謝恩,並說自己叨擾多日,不便久留,要回去安葬父親,以後一定登門報答他們的大恩大德。

彩萍有些不舍地說道:「爹,娘,鄭公子無依無靠,身無分文,俗話說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

你不如拿些銀兩給鄭公子吧,他好回去安葬他的父親,另外鄭公子做過布匹生意,等他忙完家事,讓他回來在我們布莊幫忙,你看怎麼樣啊?」

陳夫人面露難色,但陳老爺看了看自己的寶貝女兒彩萍,當即答應了,陳老爺不僅給了鄭剛銀兩,還派僕人套了馬車送鄭剛回家。

鄭剛感激涕零,一方面陳老爺的慷慨,另一方面彩萍的善解人意,正當他離開時,迎面碰到了一個衣冠楚楚的公子,身後跟著幾個隨從,抬著不少的禮物,陳老爺和夫人趕緊熱情地迎了過去。

公子狠狠地瞪了鄭剛一眼,鄭剛有事在身,點了點頭,急匆匆地跟僕人出門上了馬車,鄭剛回到家將父親和母親安葬在一起之後,回到陳老爺的店鋪里幫忙。

很快鄭剛得知他上次見到的公子是鎮上首富王家的少爺,他是去陳家提親的,因為看上了彩萍小姐,可是王少爺是個遊手好閒,喜歡拈花惹草的公子哥。

原來陳家的布匹都是從河對岸的城裡採買過來的,可是近年來,河裡有河妖作怪,陳家的布匹運過河途中損失不小。

不過奇怪的是王家的貨物過河,卻毫髮無損,傳言王家請了一個道士幫忙才會如此,陳老爺為了擺脫困境,不得不從王老爺手中拿貨,緩解生意上的困境。

王少爺早就知道陳老爺的女兒彩萍知書達理,貌美如花,趁人之危想娶彩萍。陳老爺深知王少爺的為人,便一再推辭。

王老爺便逐步施壓,讓陳家的生意變得困難,陳夫人雖然不想寶貝女兒嫁給王少爺。但是她怕陳老爺和王少爺關係弄僵了,家裡的生意一落千丈。

那天鄭剛正在店鋪裡面忙碌著,忽然丫鬟小翠急匆匆地跑了過來,讓鄭剛跟他去陳府一趟,自從上次鄭剛在陳府住了幾天之後,他再也沒有去過陳府了,不過彩萍經常來店鋪探望鄭剛,給他帶些親手做的點心。

路上鄭剛問小翠找他去陳府做什麼?小翠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她問道:「鄭公子,你喜歡我們彩萍小姐嗎?」

小翠的話太突然,鄭剛的臉突然紅了,他何嘗不是對彩萍朝思暮想呢?小翠見鄭剛沒有直接回答,又問了一遍。

鄭剛連忙說道:「實不相瞞,我對彩萍一見鍾情,此生若能娶她,是我的福氣啊。」

「鄭公子,現在只有你能救小姐了,趕緊走,晚了怕來不及了。」小翠說完,加快了腳步,由於路上行人較多,鄭剛雖然著急,但他也沒敢多問。

到了陳府後小翠說:「鄭公子,我要去看小姐了,既然你真心喜歡我們小姐,到了客廳,我想你應該知道怎麼說了。」

小翠說完,朝後面的廂房走去,鄭剛徑直往陳府的大廳走去,尚未進大廳,鄭剛就聽見大廳里有爭吵的聲音。

鄭剛發現王少爺身邊有位中年男子,看來是王老爺直接出馬了,而坐在主座上的陳老爺和夫人一臉的難堪的表情。

王老爺說道:「陳兄,我兒子論相貌,人品,家世哪一點配不上你家彩萍?為何我兒子多次示好和提親,犬子未婚,令愛未嫁,你們卻諸般推辭,這是何意?

難道你們的生意不想做了嗎?要知道以你們目前的狀況,離開了我的幫助,恐怕你們撐不了多久,如果你們不能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就別怪我翻臉無情了。」

王老爺的話咄咄逼人,陳老爺說道:「王兄,令郎一表人才,氣度不凡,將來必定大有作為,好姑娘多的是,為何非要對彩萍苦苦相逼呢?我女兒彩萍她......」

神話故事:男子心善幫阿婆,洞房之夜遇險,他拿出蓮花瓣逃過一劫 - 天天要聞

陳老爺本想說女兒不願意,可是一旁的王少爺沒等陳老爺說完就追問彩萍怎麼了?此時來到大廳的鄭剛義正言辭地說道:「彩萍她喜歡我!所以不想嫁給你。」

鄭剛的話,讓大廳的人目瞪口呆,陳老爺首先反應了過來,立即說道:「對對對,王賢侄,你好像在我府上見過鄭剛的吧?」

王少爺怒道:「陳伯父,沒錯,我確實見過鄭剛,後來我打聽過,他只不過是你店鋪的一個夥計而已,什麼時候輪的上他說話啊?這只是你們的推脫之詞吧?」

就在此時,彩萍從屋裡來到了大廳,親口說出自己真的喜歡鄭剛,眾人都覺得意外,陳老爺夫婦以為鄭剛只是幫自己解圍而已。

沒想到女兒在這個節骨眼上主動說喜歡鄭剛,他們也只好說的確如此,王老爺問可定下了婚期?陳老爺只好說婚期定在幾天之後,他想讓王老爺父子二人走了再說。

王老爺父子一聽此言,氣得當場離開,王老爺怒道:「既然如此,我們也不強求,只不過從今往後我們兩家生意上就別再來往了,另外你們家如果出現了什麼禍事,別怪我坐視不理了。」

王老爺父子怒氣沖沖地走了之後,陳老爺夫婦連忙問彩萍是不是真的喜歡鄭剛?彩萍說是真的,他們又問鄭剛,鄭剛見彩萍作為姑娘都不避諱,他作為男人又何必遮遮掩掩?所以鄭剛也說是真的。

事到如今,為了避免王老爺父子再次糾纏,陳老爺夫婦索性將他們的婚事定在幾天之後,一來是他們見鄭剛雖然來了沒多久,但他的確幫著解決了生意上的很多難題,說明鄭剛是個可塑之才。

二來他們也看出鄭剛和彩萍是真心的,做父母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幸福呢?哪怕生意受損,少賺一點就少賺一點,陳老爺夫婦覺得比起女兒的幸福算不了什麼。

幾天後就是鄭剛和彩萍的婚禮,一切準備妥當,但是鄭剛還是覺得內心不安,他總覺得王少爺不會善罷甘休,可是他沒有辦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那天陳老爺來找鄭剛,讓他抽空去趟家裡商量婚禮上的一些細節,所以鄭剛忙完店鋪的事情之後,趕緊趕往陳府。

途中他被一個阿婆攔住了去路,鄭剛覺得阿婆有些面熟,思索片刻後,立即想起來阿婆是誰,他連忙說道:「老人家,你怎麼來這裡了啊?您老伴身體可好?」

原來,鄭剛帶著父親的骨灰罈返回時,途經幾百里外的一個小鎮時,肚中飢餓,再加上天色已晚,就在小鎮上的一家客棧住了下來。

安排好客房之後,他到客棧樓下吃飯,忽然聽到了嘈雜聲音,等他走過去之後,發現一個阿婆被一個吃飯的客人推倒了。

那個客人說:「小二,你們這是什麼店啊?讓這麼髒的乞丐婆跑進來,還要問我討吃的,弄得我吃飯的雅興都沒有了,你們的生意還想不想做了啊?」

小二趕緊走了過去,拽起乞丐婆,就要將她推出去,善良的鄭剛,見到這一幕,頓時覺得心裡一陣心酸。

鄭剛趕緊沖了過去,攔住了小二,說他帶乞丐婆出去便是,別再欺負老人家了,鄭剛扶著乞丐婆走出了客棧。

鄭剛陪著她在一個路邊攤吃了幾碗面,飯間阿婆說她之所以出來要飯,是因為家裡還有卧病在床的老伴需要照顧,鄭剛二話沒說將身上所剩不多的錢分出一半給了乞丐婆。

乞丐婆接過鄭剛的錢之後,千恩萬謝地離開了,從那之後再也沒有見過她,可是她怎麼跑到幾百里之外的這裡呢?她的老伴怎麼沒有跟著一起來?

阿婆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道:「你是不是就要成親了?恐怕你會有性命危險,我這裡有一片蓮花瓣你拿著,隨身攜帶,如果遇到危險,就將它拿出來,切記切記!」

鄭剛覺得匪夷所思,她一個要飯的阿婆難道能預知未來?可是當他接過阿婆手中的蓮花瓣後,一眨眼的功夫,阿婆消失不見了。

鄭剛不想未來岳父等自己,所以趕緊去了陳府,討論完婚禮的細節之後,由於習俗的原因,他並沒有去見彩萍,而是直接去了店鋪住了下來。

婚禮如期進行,禮成之後,鄭剛進了洞房,他的內心充滿了喜悅和期待,當他掀開彩萍的紅蓋頭時,頓時目瞪口呆。

等鄭剛緩過神來後,想呼救時,他的嘴被彩萍伸出的一個像手一樣的觸角堵住了,新娘面目猙獰,鄭剛暗暗叫苦,莫非彩萍被妖物附體了?

可是彩萍突然開口說道:「鯰郎,你這個負心漢,我剛開始幻化人形不就是這個模樣嗎?你怕什麼?

難道你真的變心了,不過我還是想聽聽你的解釋,沒錯我是附身在彩萍的身上,如果你的解釋不合理,我定然不會饒了你們兩個!」

話音剛落,彩萍又恢復了原來的模樣,眼前的彩萍為什麼叫鄭剛鯰郎?為什麼說自己是負心漢?當鄭剛說出自己的疑惑之後,彩萍說出了一個讓鄭剛難以置信的事情。

原來幾百年前,小鎮附近的大河中有兩條修練的鯰魚,結為夫妻,一起潛心修鍊,他們並未興風作浪,禍害百姓,反而救翻掉的船和落水的百姓。

神話故事:男子心善幫阿婆,洞房之夜遇險,他拿出蓮花瓣逃過一劫 - 天天要聞

二十年前,他們都可以幻化人形,男的叫阿年,女的叫阿蓮,他們化成遊方郎中,免費醫治百姓,他們體會到了日行一善的快樂。

可是阿蓮在修鍊過程中不慎走火入魔,在河中請教了其他修行的水族,被告知需要吸食人類的精血才能化解,否則性命難保。

阿年為了阿蓮,將他留在河底有其他水族照顧,獨自一人去了人間,可是阿年因為貪戀人間的繁華和美色,再也沒回來。

阿蓮靠著自己努力和其他水族的幫助,身體逐漸恢復,她四處尋找阿年的下落,結果得知阿年因為貪圖美色,禍害人間,被道士所滅,投胎轉世成了鄭剛,阿蓮始終不信,希望能得到當面的解釋。

鄭剛聽完之後,連忙說道:「阿蓮,你說的這些,我完全不記得,我何曾負過你?何曾貪戀人間的繁華和美色?我怎麼可能是你的丈夫阿年投胎轉世呢?

前生也好,今生也罷,我只知道我現在只喜歡彩萍,她對我有恩,對我有情,我此生定不會負她,我只希望你離開彩萍,將彩萍還給我啊!」

彩萍聽罷怒道:「你果然是薄情寡義,見異思遷,喜新厭舊的人,竟然如此,我還和你費什麼口舌,現在我就吃了你,霸佔彩萍的身體,和你當年一樣,遊戲人間!」

話音剛落,被附身的彩萍露出了猙獰的面容,張開了血盆大嘴,朝鄭剛撲去,鄭剛一邊躲閃一邊喊道:「阿蓮,以前的事情我完全不記得了,你讓我如何解釋啊,可能這其中有誤會呢?」

可是彩萍完全不聽勸解,鄭剛眼看命懸一線,他忽然想起阿婆贈送給的蓮花瓣,還有阿婆提醒他遇到危險時,可以將它拿出來保命。

鄭剛趕緊從懷中拿出了蓮花瓣,說來也奇怪,雖然過了幾天,蓮花瓣依然很新鮮,只見蓮花瓣迅速升到房頂,一道金光閃現,照在彩萍的身上,她慘叫一聲,暈倒在地。

如此同時,一個身影從彩萍的身體里緩緩出來,變成了一個漂亮的姑娘,金光同時也灑在鄭剛的身上,鄭剛的頭一陣眩暈,很快他覺得眼前站著的姑娘越來越面熟,直到他完全想起了往事。

鄭剛連忙說道:「娘子,你為什麼會在這裡?我不是已經不在人世了,為什麼還能和你見面,我走之後,你過得好嗎?」

阿蓮冷笑道:「用不著你假慈悲,現在你想起來往事了?你走之後,我花了很多年身體才恢復,當年你是不是真的負了我?」

鄭剛說道:「娘子,我沒有負你啊,我死得很冤啊,我離開你之後,想去幫你抓人,可是我不想傷及無辜,可你的安危怎麼辦?

我怕你失望,所以四處打聽其他可以救你們的辦法,結果很快被一個道士發現,他偷襲了我,害了我的性命,取了我的內丹,後來我投胎轉世成了鄭剛啊!」

鄭剛解釋之後,又說了彩萍如何救了自己的經歷,阿蓮含淚說道:「相公,是我連累你了,如今你修為盡失,成了一介凡人,我會替你報仇的。

彩萍對你有恩,不能恩將仇報,凡人區區幾十年,等你下一世,我早早找到你,再續前緣,你放心彩萍一個時辰後會醒的。」

蓮花瓣重新落入了鄭剛的懷中,阿蓮用手一揮,彩萍的身體安然無恙的躺到了床上,鄭剛的內心五味雜陳,一邊是前世的妻子,一邊是現在的妻子,他該如何抉擇?

思來想去,鄭剛決定留下來,他含淚送阿蓮出了房門,來到了後院,然而就在此時,王少爺帶著一個道士沖了過來。

道士對阿蓮怒道:「魚妖,你怎麼不殺這個負心漢?既然你不動手,那就讓我來。」

阿蓮沖了過去,護住了鄭剛並怒道:「好你個道士,竟然騙我,你對他的前世今生如此清楚,難不成我相公生前就是被你所害?看來我被你們利用了!」

說完,阿蓮直奔道士而去,道士一邊施法抵擋,一邊冷笑道:「沒錯,你的相公就是我除掉的,他的內丹讓我修為大增呢,既然你知道了真相,你也就沒有利用價值了,我正好收了你,助我修練,哈哈!」

道士法力高深,因為他本來就吸收了阿年的內丹,又有多年的修行,阿蓮很快落入下風,招架不住,眼看著道士手中的桃木劍向阿蓮刺來。

鄭剛奮不顧身地沖了過去,擋住了道士的桃木劍,阿蓮驚呼道:「相公,你為什麼這麼傻?難道你還要為我死一次嗎?嗚嗚嗚。」

可是神奇的一幕發生了,道士手中的桃木劍雖然刺中了鄭剛的胸口,可是鄭剛懷中的原本柔軟的蓮花瓣變得堅如磐石,鄭剛平安無事,反而道士有事了。

只見鄭剛的胸口一道金光閃現,射向道士的雙目,道士雙手捂住眼睛凄慘地喊道:「我的眼睛,我的眼睛,我的修為,我的修為,難道我成了廢人了嗎?」

王少爺見道士成了廢人,沒有人可以幫助自己,嚇得屁滾尿流,撒腿就跑,阿蓮見狀迅速沖了過去,眼看王少爺命在旦夕。

忽然一個阿婆出現在屋裡,抓住了阿蓮伸出去的觸角,說道:「阿蓮,趕緊收手,莫要再傷人性命增加罪孽,自然有人收拾他。」

神話故事:男子心善幫阿婆,洞房之夜遇險,他拿出蓮花瓣逃過一劫 - 天天要聞

話音剛落,阿婆變成仙姑的模樣,阿蓮立即跪倒在地說道:「何仙姑,我罪孽深重,還請你點化,助我修成正果,鄭剛前世記憶被打開,他會活得很痛苦,也請你幫幫他啊!」

何仙姑用手一揮,鄭剛懷中的蓮花瓣便到了她的手中,如此同時,鄭剛也忘記了前世的過往,覺得阿蓮很陌生,不過他知道何仙姑就是他遇到的阿婆。

所以鄭剛連忙問何仙姑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王少爺為何出現在這裡,該如何處置他,彩萍和家裡的人此時都怎麼了?

何仙姑說彩萍和家人都平安無事,目前都在睡覺,不知道家裡發生的一切,然後說了自己和兩條鯰魚的淵源,說完之後,帶著阿蓮飄然離去。

原來有一次何仙姑經過鎮外的大河邊,她發現河中的兩條鯰魚有仙緣,便往河中拋下一片荷花瓣,阿年和阿蓮有了花瓣的仙氣,加快了修鍊,可是修鍊之路哪有那麼平坦?

阿蓮走火入魔,阿年為了救阿蓮結果被道士所害,而道士是王老爺花了大價錢請的,為的是替自己消災解難,走歪門邪道發大財。

道士害了阿年之後,順藤摸瓜來到了河邊,找到了阿蓮,他本想除掉阿蓮,結果阿蓮逃入了河裡,後來王老爺父子得知此事後,覺得可以利用阿蓮。

那麼如何利用阿蓮呢?道士去找阿蓮談判,騙阿蓮說他的丈夫是個薄情寡義的人,現在已經投胎轉世,想要報仇的話,就在河裡鬧出動靜來,不過讓誰的船翻掉,要他說了算。

很快過往的船隻經常出事,貨物都會丟失,而丟失的貨物都會由阿蓮施法,平安無事地到了王老爺的家中,所以王老爺很快富了起來。

其實一開始,道士並不知道鄭剛是阿年投胎轉世的,不過他是王少爺的仇人,搶了王少爺心愛的女人彩萍,王少爺想除掉鄭剛,再污衊他是河妖。

於是道士假意告訴阿蓮,鄭剛就是她要尋找的薄情寡義的丈夫的轉世,希望借阿蓮的手,除掉鄭剛,把他變成河妖的模樣,好讓王少爺娶了彩萍,再慢慢侵吞陳家的財產。

可是人有千算,天只一算,那就是「善惡到頭終有報」,道士不僅沒了雙眼,而且修為盡失,流落街頭成了乞丐,而王家父子作惡多端,很快被抓,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鄭剛和彩萍夫妻恩愛,育有三兒兩女,其中一個兒子姓陳,他們都行善積德,樂善好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丫鬟小翠也許配給了一個好人家。

彩萍年過九旬才無疾而終,次日,阿蓮來找鄭剛說:「我等了你好幾十年,你該跟我走了。」

神話故事:男子心善幫阿婆,洞房之夜遇險,他拿出蓮花瓣逃過一劫 - 天天要聞

鄭剛覺得不可思議,可是很快阿蓮拿出一顆仙丹遞給鄭剛吃下,鄭剛立即想起了前世往事,瞬間變年輕了,而且精力充沛,他跟隨阿蓮而去,後來他們都化身成龍,成了大河中龍王和王后,護佑一方平安。

(故事完)

聲明:本故事旨在傳承民間藝術,勸人為善棄惡,弘揚傳統美德,與封建迷信無關,謝謝閱讀,歡迎點贊,並對故事中的人物或情節發表您的評論。

故事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陳乾看著手裡的玉佩嘆了口氣,這是他當初送給未婚妻林可兒的定親信物,陳家敗落後,林家嫌棄他窮,退了婚事,這玉佩也送還了回來,他一直沒捨得典當,如今家裡就剩這麼一個值錢的物件,他打算典賣了作為趕考的路費。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聞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1.母親走的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像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布,壓抑得人喘不過氣。我跪在靈堂前,淚水模糊了視線,耳邊回蕩著親戚們斷斷續續的哭聲,心裡卻空蕩蕩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親走得很突然,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 天天要聞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張鴻蓄著一頭烏黑的短髮,眼神中帶著些許鬱鬱寡歡,他站在這座繁華都市的邊緣,獨自望著遠方林立的高樓。每一天,他就像無數城市裡的普通職員一樣,重複著簡單枯燥的工作內容。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時走進了那間已經有些陳舊的寫字樓,坐進自己格子間的角落。「張鴻,這份文件你檢查過了嗎?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 天天要聞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故事來源於生活,進行潤色、編輯處理,請理性閱讀。父親去世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震得我們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廳的窗前,看著窗外的雨絲,心裡一片凄涼。突然,門鈴響起,我打開門,只見大伯一家站在門外,臉上帶著勉強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 天天要聞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醫院外的疑云:當陪伴與疑惑交織在一個普通的周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地板上,本應是溫馨寧靜的午後,但對於小芸來說,卻是一場情感的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小芸的公公因為一場突發的疾病住進了醫院,作為孝順的兒媳,她毫不猶豫地請了長假,每日在醫院裡悉心照料。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 天天要聞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剛進入高中就讀,一入校門映入眼帘的是滿園漂亮的秋海棠,青紅相間,煞是好看,正當我四處張望時,一個清秀的女孩從我身邊走過,微風吹拂著她的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 天天要聞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計程車的后座上,臉色蒼白,疲憊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兩個人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誰知這一年,幸福的生活卻出現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關的併發症,醫生告訴她必須儘快手術,以免對生命造成威脅。術後,她需要好好休養,心和身體都需要時間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