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如今,無人機的身影隨處可見,不管是用於拍攝壯麗風景,還是助力農業噴洒農藥,它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無人機,一旦不受控制地亂飛,就會成為機場安全的巨大威脅。

在此,譚天道地想說: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下面,譚天道地,為你解讀。

無人機 「黑飛」,是機場安全的定時炸彈

近年來,無人機 「黑飛」 干擾機場運行的事故在國內多地頻頻發生。

就在 2025 年 2 月,烏魯木齊天山機場就遭遇了無人機違規飛行事件,致使多架次航班延誤。

而在 2024 年 9 月,天津濱海機場也因無人機闖入,造成 29 架次航班延誤、8 架次取消、32 架次備降,3000 多名旅客的行程被迫打亂 。

這些數據背後,是無數旅客的焦急等待,更是機場運營秩序的嚴重混亂。

從專業角度來講,多數無人機飛行高度低、速度慢、體積小,民航雷達很難探測到它們的蹤跡。

一旦無人機與正在起降的客機相撞,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想像一下,客機以幾百公里的時速飛行,小小的無人機就如同炮彈一般,足以對客機造成嚴重損壞,甚至可能釀成機毀人亡的重大事故。

而且,無人機的無線電信號還可能干擾客機飛行控制系統、自動導航系統等關鍵設備,影響飛行員對飛機的操控,威脅飛行安全 。

為啥無人機 「黑飛」 現象屢禁不止?

其實,為了規範無人機飛行,國家早已出台了相關法規。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明確了無人機的分類、空域劃分、申報要求等制度 。可即便如此,「黑飛」 現象依舊屢禁不止。

部分飛手安全意識薄弱是一個重要原因。

有些無人機愛好者,買了無人機就迫不及待地想要上天試試,卻壓根不了解相關的飛行規定。

他們不知道機場周邊有大片的禁飛區域,覺得只要自己看著安全,就可以隨意飛行。還有些人存在僥倖心理,明知故犯,想著偶爾飛一次不會被發現 。

監管體系尚未跟上技術發展步伐,也是導致 「黑飛」 現象難以杜絕的因素之一。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無人機的種類越來越多,性能也越來越強,這給監管帶來了很大難度。

一些小品牌以及自組裝的無人機,並沒有像大疆等主流廠商那樣內置機場 「電子圍欄」 系統,飛行範圍無法限制,很容易無意 「闖入」 禁飛區。

而且,對於無人機 「黑飛」 的違法成本與潛在收益失衡,使得一些人甘願冒險違規飛行 。

多方發力,向無人機 「黑飛」 說 「不」

面對無人機 「黑飛」 對機場安全的嚴重威脅,我們必須採取行動了。

那麼,該如何行動呢?

譚天道地,提供以下幾點建議!

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

要加強對機場周邊空域的巡邏監測,利用高科技手段,比如無人機反制設備,一旦發現 「黑飛」 無人機,能夠及時採取措施將其迫降或驅離 。

同時,對於違規飛行的飛手,要依法予以嚴厲處罰,提高違法成本,讓他們不敢再輕易冒險。

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公眾的宣傳教育。

通過各種渠道,如媒體報道、社區宣傳等,普及無人機飛行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提高無人機愛好者的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讓他們自覺遵守規定,合法飛行 。

無人機 「黑飛」 現象已經嚴重威脅到機場安全,這絕不是小事。

遏制無人機 「黑飛」 現象,保障機場的安全運營,讓每一趟航班都能平安起降 ,刻不容緩!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譚天道地,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