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目睹同類死亡會讓果蠅更快衰老

參考消息網6月21日報道據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6月13日報道,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思考和研究,接觸某些事物——比如童年創傷或壓力——會對我們如何衰老產生何種影響。在一系列正在進行中的實驗中,他們用果蠅代替人類。事實證明,當這些小小的昆蟲看到或聞到某種悲劇時,它們的衰老速度會受到影響。

報道稱,在2019年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中,密歇根大學的一些科學家發現,當一隻果蠅接觸到死果蠅時,這種接觸會改變其大腦中的化學感應,減少體內的脂肪儲存,降低對飢餓的抵抗力,並加速老化。這類反應並不罕見——該研究論文的作者們提到,螞蟻等社會性昆蟲會將同伴屍體移出它們的生活空間。大象也會在死去的大象前發出聲音並檢查屍體,而雌性狒狒在哀悼死者時應激激素會增加。

該團隊現在對果蠅在看到死去同伴時小小的大腦中會發生什麼有了更多了解,並於6月13日在《科學公共圖書館·生物學》雜誌上發表了這些研究成果。在這項最新實驗中,研究團隊研究了受精神創傷果蠅大腦中的神經迴路和中樞信號處理過程。

研究人員利用熒游標記技術觀察大腦中發生了什麼:當接觸到其他死亡果蠅時,果蠅橢球體中的活動增加。這部分大腦包括被稱為層壓環形神經元軸突、為橢球體提供神經並促成感覺統合和運動協調的細胞。為弄清哪些環形神經元與這種反應有關,研究人員逐一對它們進行了實驗。實驗表明,兩種具有與信使分子血清素結合的特定受體的環形神經元軸突對這種反應而言是必要的。隨後,研究人員人工激活了這些神經元並發現,激活後果蠅壽命會縮短,即使該果蠅此前沒有接觸過死果蠅。

研究人員說,在這個對衰老現象耿耿於懷——熱衷於如何防止、如何減緩、甚至徹底停止衰老——的世界中,這種研究能夠幫助開發讓人類生物鐘暫停的藥物。但在此之前,即使對這種只有幾毫米的生物來說,接受死亡也是一件複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