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的衛星,木衛二。
這張照片是由木星探測器朱諾號於2022年9月29日近距離拍攝,當時它距木衛二的表面,只有大約1500公里,所以展示了很多木衛二表面的細節。
木衛二表面細節
木衛二表面細節
木衛二表面的條紋以及形似腳印的斑點
木衛二由來
木衛二又稱歐羅巴,聽名字好像它是木星的第二顆衛星,其實不然,木衛二的稱呼是因為伽利略當時的發現。
伽利略在1610年1月8日是首次發現木星存在4顆衛星。
伽利略繪製的木星四顆衛星
其實我們用天文望遠鏡也可以看到,木星周圍有四個亮點。
這四個亮點便是當時伽利略的發現,所以我們把這四顆衛星也稱為:伽利略衛星。
那麼在那個時候,人們還沒有發現其他衛星,覺得它距木星第二近,所以就把它稱為了木衛二。
但之後,在1892年9月,美國的天文學家巴納德發現了一顆比木衛二更靠近木星的衛星,阿瑪爾忒亞。
巴納德
1979年伽利略號探測器拍攝的阿瑪爾忒亞
1979年,旅行者號近距離飛掠木星時,又發現了另外三顆比歐羅巴更靠近木星的衛星。
木星最內四顆衛星,左起第三為阿瑪爾忒亞
所以至此,歐羅巴便成為了木星的第六顆衛星。
所以木衛二的叫法,是我們延續了伽利略當時的發現。
這是旅行者號於1979年拍攝的阿瑪爾忒亞
木衛二基本信息
木星目前已經發現了八十顆衛星(其中57顆已經命名,還有23顆沒有命名),這八十顆衛星中,前四大衛星,分別是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以及木衛四這四顆衛星,也就是伽利略衛星。
伽利略衛星
其中木衛三是最大。木衛三,其實也是太陽最大的一顆衛星,它的直徑是達到了5268公里
月球,木衛三(左下)和地球的對比
2021年朱諾號拍攝的木衛三
木衛二,是木星伽利略衛星中最小的一顆,它繞木星旋轉一周大概需要三天半的時間。
月球,木衛二(左下)和地球的對比
和月球一樣,歐羅巴也已被潮汐鎖定,也就是它始終都是以一面面向木星,歐羅巴的密度與地球類似,這表明,它的成份主要也是硅酸鹽的岩石結構,不過它的表面是被一層厚厚的冰層所覆蓋。
歐羅巴的表面溫度平均在零下170℃,在這樣的環境下,這裡的冰層非常的堅硬,不過在堅硬的冰層之下可能存在著液態的水。
木衛二內部結構
木衛二探測
人類對歐羅巴最深入的探測是從1979年旅行者的探測開始,之後便是伽利略號和朱諾號的探測。
1979年旅行者2號拍攝的木衛二
1998年伽利略拍攝的木衛二
1997年伽利略號拍攝的木衛二
1998年伽利略號拍攝的表面特寫
旅行者的探測讓我們首次看到木衛二的表面有很多縱橫交錯的條紋,而伽利略號的探測則是讓我們看到了這些條紋的細節,以及表面碎裂的冰殼。
歐羅巴表面的條紋看著好像裂紋一樣,它們形成原因,可能是木衛二表面冰層的開裂和再融合。
伽利略探測器
伽利略號探測器是於1989年10月18日發射,發射後飛行了7年的時間,它是於1996年來到木星軌道,於2003年墜入木星,所以對木星的探測,大概維持了8年時間。
朱諾號是於2011年發射,2016年到達木星附近,目前仍在探測。
通過伽利略號的探測,我們還發現:除過條紋的特徵,木衛二的表面相對其他衛星是要光滑許多,也就是它的表面缺乏山脈,溝壑和隕石坑這樣的大尺度特徵。
不過2018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歐羅巴的部分地區,可能存在著鋸齒狀的冰刺,這些冰刺的高度估計可達15米,但目前沒還有直接的視覺證據。
地球表面的冰刺
伽利略號對木衛二的另一項發現是,探測到其存在羽狀噴流,不過這是在2018年為了確定2016年哈勃拍攝的疑似羽流,而複查的。
伽利略探測到的羽狀噴流藝術圖
2016年哈勃曾拍到歐羅巴疑似有羽狀噴射的現象,就是這個七點鐘方向。
這樣的羽狀噴射和2015年卡西尼號探測的土衛二的羽流很相似。
卡西尼號拍攝的土衛二羽流
所以,木衛二也存在這樣的羽流的話,那麼在它的冰層之下,應該也存在液態海洋。
這是目前天文學家對木衛二的共識。
所以海洋,加上潮汐力創造的熱源,有的研究人員則認為,木衛二的冰層之下是有條件可以孕育生命,就像地球海底深處那樣。
但因伽利略號和朱諾號,都不是專門探測木衛二的探測器,它們只是簡單的飛掠。所以,關於木衛二的液態海洋以及表面冰刺這些現象,我們仍有許多的問題。
不過在未來,預計2024年10月,NASA可能會發射一個名叫歐羅巴快船的探測器,這個探測器將會對木衛二做出針對性的探索,同時,它還會探尋表面,為以後著陸器的著陸,尋找合適的地點,從而探測冰層之下的世界。
那個時候,或許我們會對木衛二有不得了的發現。
好了,這個就是有關木衛二的一些研究
我是騰寶,一個熱愛天文的科普創作者,還希望大家多多關注與支持
【點擊主頁,查看更多宇宙探索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