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測試:新化合物破壞了10種抗生素耐葯菌株

在實驗室測試中,新化合物破壞了10種抗生素耐葯MRSA菌株。

英國巴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實驗中發現了一種既能抑制MRSA超級細菌又能使其更容易受到抗生素影響的化合物。

抗生素耐藥性對全世界的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金黃色葡萄球菌已成為最臭名昭著的多重耐葯病原體之一。在巴斯大學的Maisem Laabei博士和Ian Blagbrough博士的帶領下,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化合物,既能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超級細菌,又能使其更容易受到抗生素的影響。

金黃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是一種在人們皮膚上發現的細菌。葡萄球菌通常是無害的,但它們會引起嚴重的感染,導致敗血症或死亡。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MRSA) 是葡萄球菌感染的原因,由於對某些抗生素具有耐藥性,因此難以治療。

這種新型化合物 - 一種多胺 - 似乎通過破壞病原體的細胞膜來破壞金黃色葡萄球菌,這種細菌會導致(除其他外)致命的MRSA感染。

該化合物在體外針對10種不同的抗生素耐葯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進行了體外測試。已知測試的一些菌株對萬古黴素具有耐藥性 - 萬古黴素是對抗MRSA感染的患者選擇的最終藥物。新化合物完全成功地對抗了所有菌株,導致細菌進一步生長。

除了直接破壞金黃色葡萄球菌外,該化合物還表明,該化合物能夠恢復細菌的多重耐葯菌株對三種重要抗生素(達托黴素苯唑西林和萬古黴素)的敏感性。這可能意味著,由於數十年的過度使用而失去效力的抗生素可能會及時恢復其控制嚴重感染的能力。

「我們不完全確定為什麼這些協同作用發生在化合物和抗生素之間,但我們渴望進一步探索這一點,」巴斯生活科學系研究員Laabei博士說。

病原體的脆弱性

多胺是存在於大多數生物體中的天然化合物,與帶負電荷的分子(如 DNA、RNA 和蛋白質)相互作用。直到十年前,它們還被認為是所有生命所必需的,但科學家們現在知道它們在金黃色葡萄球菌中既不存在又有毒。自從做出這一發現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利用病原體對多胺的不尋常脆弱性來抑制細菌生長。

現在,Laabei博士和他的同事們發現,一種修飾的多胺(命名為AHA-1394)在破壞抗生素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株方面比最活躍的天然多胺更有效。

MRSA臨床分離株在300,000倍放大倍率下的透射電子顯微鏡圖像。學分:Maisem Laabei/巴斯大學

Laabei博士解釋說:「使用我們的新型化合物,病原體被破壞 - 這意味著生長受到抑制 - 當它的濃度比我們使用天然多胺時破壞病原體所需的濃度低128倍以上。

「這很重要,因為具有最低抑制濃度的藥物可能是更有效的抗菌劑,並且對患者更安全。

雖然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Laabei博士認為,這種新化合物「作為一種新的治療選擇,可能在臨床環境中產生重要意義」。

他說:「初步研究表明,這種化合物對人類無毒,這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們正在尋求資金的下一項研究中,我們希望專註於該化合物用於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精確機制。我們相信該化合物會攻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膜,導致膜變得可滲透,導致細菌死亡。

該化合物還針對生物膜進行了測試,生物膜是生長在堅硬表面上的薄而難以處理的微生物層(例如,牙齒上的牙菌斑或導尿管上的頑固膜),並可能導致嚴重感染。結果在這裡也很有希望,該化合物阻止了新生物膜的形成,儘管不會破壞已建立的生物膜。

抗生素耐藥性

抗生素耐藥性(或抗菌素耐藥性 – AMR)對世界各地的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金黃色葡萄球菌已成為最臭名昭著的多重耐葯病原體之一。

最近一項回顧2019年AMR對健康影響的研究發現,由於感染對抗生素無反應,該病原體與全球100萬人死亡有關。

金黃色葡萄球菌存在於30%的人口中,生活在人們的鼻腔和皮膚上,並且大多數不會引起感染。直到最近,MRSA感染還被認為是醫院的問題,受影響的人大多是免疫系統已經受損的人。然而,在過去的20年里,由於複雜且僅部分理解的原因,即使在其他方面健康的個體中,整個社區的感染率也在上升,這給尋求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帶來了緊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