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電廠廢氣微藻固碳聯產項目在煙台試運行

2025年06月11日18:43:03 科學 1571

中新網煙台6月11日電(王嬌妮 劉禹錫)電廠排放的煙氣用於微藻固碳,成熟微藻變身生物肥與生物飼料……中國首個電廠廢氣微藻固碳聯產生物肥與生物飼料中試示範項目,近日在煙台黃渤海新區投入試運行。

走進華能煙台八角熱電有限公司內的一座玻璃建築,動力室、保種室、實驗室等多個功能區有序運轉。「項目以玻璃為主體材料,確保充足光照,利於微藻光合固碳。」山發海岳環境科技(山東)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中心主任郭騰飛稱。

據悉,動力室通過動力裝置將電廠排放的煙氣直接抽送至項目區;保種室保存著誘變、篩選出的高效固碳藻種,並在此開展一二級擴培;項目實驗室具備微藻形態觀測、固碳效率測定等實驗能力。

中國首個電廠廢氣微藻固碳聯產項目在煙台試運行 - 天天要聞

在項目現場,光生物反應器內綠色藻液涌動。劉禹錫 攝

該項目共有柱式光生物反應器、管道式光生物反應器、跑道池光生物反應器等微藻固碳形式。柱式光生物反應器每批次可提供約40噸微藻原料,管道式光生物反應器每批次可提供約5噸微藻原料,跑道池光生物反應器每批次可提供約20噸微藻原料。

微藻如何固碳?郭騰飛介紹稱,微藻具有光合作用效率高、產物豐富、適應能力強的特點,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是普通陸地植物的10倍至50倍。火電廠作為碳排放大戶,具有巨大的碳減排空間與碳減排需求。將微藻與電廠廢氣進行結合,採用生物法固碳,是目前開展生物降碳技術研究的高效途徑。

中國首個電廠廢氣微藻固碳聯產項目在煙台試運行 - 天天要聞

圖為華能煙台八角熱電有限公司廠區。劉禹錫 攝

該項目由山發海岳環境牽頭,聯合華能煙台八角熱電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共同打造,目前已取得了涵蓋藻種篩選、工藝優化等多項專利,後續將持續開發微藻生物肥與微藻生物飼料等相關產品,打通微藻產品商業化應用的產業自循環體系。(完)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首光觀測成功!我國原初引力波探測邁出關鍵一步 - 天天要聞

首光觀測成功!我國原初引力波探測邁出關鍵一步

南都訊 記者呂虹 發自北京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海拔5250米山脊上的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一期(AliCPT-1)建成並實現首光觀測,標誌著我國在該實驗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阿里原初引力波觀測站據悉,該實驗一期由高能所牽頭,聯合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美國斯坦福大學等國內外16...
李青翔刷新單場三分紀錄 城發戰勝株硬 - 天天要聞

李青翔刷新單場三分紀錄 城發戰勝株硬

今天廠BA第二場比賽,城發現代物流VS株硬集團。開場城發取得優勢,李青翔、陳澤軒的出色發揮幫助球隊一直保持領先。但首節末段,株硬唐俊傑、鄧環宇連續三分命中,株硬反以29比25反超。次節,株硬羅智豪與城發李青翔展開對飆,雙方依舊打得難解難分。直到半場結束前,城發李青翔、朱思禹聯手打出一波快攻,城發61比54搶得7...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揭開月球背面月殼磁場弱與土壤磁性強之謎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揭開月球背面月殼磁場弱與土壤磁性強之謎

IT之家 7 月 13 日消息,據科技日報今日消息,基於嫦娥六號月壤樣品,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李金華研究員領銜的研究團隊,詳細分析了月壤中各種磁性礦物,以及它們獨特的磁性是怎樣產生和保留下來的,揭開了月球背面月殼磁場弱與土壤磁性強之謎。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
普通人變富最靠譜的方式:模仿巴菲特 - 天天要聞

普通人變富最靠譜的方式:模仿巴菲特

2025年5月3日,在巴菲特宣布他將在年底退休的股東大會上,有年輕創業者向他大膽提問:「要怎麼做,才能成為像你這樣有錢的老頭兒?」 94歲的巴菲特笑笑說: 「三兩優秀的知己同行,....
離心機上的《心跳》:中國🇨🇳鈾業突圍72小時 - 天天要聞

離心機上的《心跳》:中國🇨🇳鈾業突圍72小時

離心機上的「心跳」:中國鈾業突圍72小時凌晨3點,警報劃破寂靜「滴——」西北某鈾礦基地,紅色警示燈猛然亮起,監控屏上的曲線瘋狂跳動,如同失控的心電圖。老專家張振國瞬間從摺疊床上跳起,他那布滿血絲的雙眼緊緊盯著爆裂的管道,聲音有些沙啞卻透著緊
「稀客」!海南首次記錄到近危物種黑腹蛇鵜 - 天天要聞

「稀客」!海南首次記錄到近危物種黑腹蛇鵜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海南昌江7月13日電(陳英清)近日,海南昌江海尾國家濕地公園記錄到1隻黑腹蛇鵜。經海南省鳥類記錄中心專家確認,這是海南省首次記錄到該鳥種。黑腹蛇鵜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近危(NT)物
未來預測:推動 AI 到 2040 年成為 AGI 的 S 曲線路徑 - 天天要聞

未來預測:推動 AI 到 2040 年成為 AGI 的 S 曲線路徑

作者:Lance Eliot,撰稿人。Lance B. Eliot 博士是世界知名的 AI 科學家和顧問。在今天的專欄中,我將繼續我的特別系列,介紹將我們從傳統 AI 到熱切尋求的 AGI(通用人工智慧)的預期途徑。在這裡,我對獨特 S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