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天才公布顛覆性成果,破解1納米晶元,外媒:榮耀屬於美國

2025年05月16日10:22:19 科學 1235

來自中國的大腦,又一次帶來了突破性進展!

一直以來,1納米被認為是傳統硅基晶元的終點,27歲的北大華裔科學家朱佳迪,帶領麻省理工研究團隊,一舉打破「摩爾定律」物理極限,研發出「原子級薄晶體管」將晶元製程推向1納米時代。

據了解,這項技術成熟後,晶元製造也將擺脫光刻機的限制,如果由我國掌握,繞開老美的晶元制裁指日可待,現實卻是美芯的發展至少向前推進15年。

網友表示:「為什麼卡脖子的都是自己人?」

北大天才公布顛覆性成果,破解1納米晶元,外媒:榮耀屬於美國 - 天天要聞

中國「大腦」成海外「秘密武器」

據媒體報道,畢業於北大物理系的天才科學家朱佳迪,在留學後加入美籍。實際上,這在高端科技領域已經不是個例。

據調查數據,全世界大約有60%的AI科學家都供職於美,其中1/3都來自中國。《紐約時報》直接將中國人才稱為其高端科技領域的「秘密武器」。

老美那座高不可攀的科技長城,其中很多的磚瓦都來自中國。而這座城牆如今也圍困住了我們自己。

北大天才公布顛覆性成果,破解1納米晶元,外媒:榮耀屬於美國 - 天天要聞

近年來,老美為了維護其在全球範圍內的絕對話語權,正在不斷升級對我國晶元發展的圍追堵截。目前也是我國突破技術封鎖,生產自研晶元的關鍵時期。頂級人才在這場較量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國內兩所TOP學府培養出的人才,很多都沒能助力我國高端科技的發展。2024年,其留學比例達到14.2%和18.9%,但回國比例僅佔20%。

此外,據公開數據,卡住「中國芯」的公司中,80%的CEO或創始人都是華人。

北大天才公布顛覆性成果,破解1納米晶元,外媒:榮耀屬於美國 - 天天要聞

據《環球日報》報道,我國頂尖人才流失數量已居世界第一,除了美國,日本的「高端外國人才」也有66%來自中國。任正非也曾痛心提問:「為什麼不能讓中國養的雞,留在國內生蛋?」

此前,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棄美歸國,任教6年後再度離開,臨行前他留下的三句話,或許揭示了我國人才流失的原因。

二、「不是不想回,是他們給的太多」

許晨陽認為我國的學術界太過於追求功利化,有悖科研初衷;太講究論資排輩,年輕學者難以施展拳腳;學術論文造假現象嚴重,連大拿都在投機取巧。

北大天才公布顛覆性成果,破解1納米晶元,外媒:榮耀屬於美國 - 天天要聞

而在國外更重視實際的科研成果,據了解,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科研轉化率一直維持在50%以上,反觀我國雖然專利申請數遙遙領先,但轉化率僅3%,很多研究被束之高閣,或者只是評職稱的「敲門磚」。

不僅如此,連日本科學家獲得諾獎的概率是中國科學家的5倍以上。2007年,山中伸彌就因細胞重編程,技術獲得兩次諾獎,並被評為本世紀最具潛力的生科技術。

據《Nature》文獻,通過誘導「山中因子」能使細胞退回新生狀態。日本源生生物順勢在此領域深耕,落地科研成果「派邏維Pro」。據了解,該科技可煥活細胞能量,清除老化細胞,亦能發揮相似潛力。

北大天才公布顛覆性成果,破解1納米晶元,外媒:榮耀屬於美國 - 天天要聞

另外,在國外科研人員也擁有專利權,能通過商業化,讓企業創造財富的同時,持續獲得科研成果收益。「派邏維Pro」在走向市場後,雖單價4位數,仍然在銀座三越百貨等線下店鋪捧成「排隊王」,後拓展海外市場,通過亰東將第一站瞄準國內。

不知道這項成果中有多少華人助力,但是該科技在進入我國半年,就拿下50億市場,據亰東後台數據,不乏有人一次性囤12瓶,並稱「身邊的人都在吃。」隨著全球老齡化發展,「派邏維Pro」類背後市場已經高達3000億。

也就是說科研人員憑一項科研成果就能實現財富自由,而2019年我國科研人員的年收入平均僅10.9萬,相比之下,留在海外人才坦言:「不是我不想回,是他們給的太多。」


北大天才公布顛覆性成果,破解1納米晶元,外媒:榮耀屬於美國 - 天天要聞

三、科學家迴流在路上

實際上,我國也意識到頂級人才流失的嚴峻,正在正清科研環境,讓被「讀心術」擠占的學術氛圍回歸本心。同時,國內對於科研經費的投入正在逐年遞增,相對2000年,平均每年增長幅度高達18%。

與此相對應的是,2019年-2021年間,已有3878名華人科學家離開美國科研機構,杜靈傑也是其中的一員,果斷拒絕了老美的百萬年薪,回到中國助力「中國芯」的發展。

如今,我國的科研之路正越走越平坦,在外的科學家陸續迴流,幫助我國在晶元、生物科技等關鍵領域突破技術封鎖,雖然這個時間慢一些,但也是一個好的信號。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吉林省首批!吉網傳媒上榜! - 天天要聞

吉林省首批!吉網傳媒上榜!

日前,吉林省科技廳公布了全省首批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名單。其中,長光馳宇科技(長春)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為雛鷹企業、吉林省訊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吉林省互聯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等47家企業為瞪羚企業、珩輝光電測量技術(吉林)有限公司為獨角獸企業
現在中國需出口許可證的產品還有哪些?什麼叫悶聲干大事? - 天天要聞

現在中國需出口許可證的產品還有哪些?什麼叫悶聲干大事?

許可證制度,絕對不是中國人的最先發明,而是中國在受到美國人的實體清單制度反覆「傷害」之後練就的一件新利器,而且,現在論中國人自己,還是美國人,或者歐洲人,忽然又發現,中國的許可證制度遠比美國的實體清單制度更有力量——但討論到原因,我認為還是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大氣環境化學創始人唐孝炎逝世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大氣環境化學創始人唐孝炎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大氣環境化學創始人、享有國際盛譽的環境科學家與大氣化學家唐孝炎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6月11日16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唐孝炎資料圖唐孝炎先生1932年10月生於上海,祖
唐孝炎先生逝世 - 天天要聞

唐孝炎先生逝世

編輯丨高語陽6月12日,北京大學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大氣環境化學創始人、享有國際盛譽的環境科學家與大氣化學家唐孝炎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6月11日16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絕對收藏!一文了解集成電路半導體用高純石英 - 天天要聞

絕對收藏!一文了解集成電路半導體用高純石英

半導體、集成電路和晶元是現代電子技術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概念,它們在電子設備的製造和功能實現上起著重要作用。01概念區分半導體半導體(Semiconductor)是一種導電性能介於導體(如金屬)和絕緣體(如陶瓷)之間的材料。
龍為什麼不怕雷電用物理學解釋這一原理 - 天天要聞

龍為什麼不怕雷電用物理學解釋這一原理

龍為什麼不怕雷電,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們從科學角度來分析「龍在雷電中不怕雷電」這種說法。一、龍怕不怕雷電:科學上如何理解?首先,龍是一種神話生物,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動物。但我們可以假設它像一隻巨大的爬行動物,有翅膀、鱗片,能飛行,還能在雷電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