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到美國被「壟斷」了!「晶元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2025年05月07日21:52:03 科學 1081

1999年,北京國慶觀禮台,一位31歲的華人科學家站在前排。他的矽谷公司市值1.5億美元,IBM給過他發明獎,Pixim公司剛剛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他沒談融資,也沒談IPO,只看著廣場上的軍樂隊,心裡反覆一句話:「我要回國造晶元。」幾個月後,他真的回來了,鑽進北京的地下室,從零開始。

25年後,他的「中國芯」佔據全球圖像輸入晶元六成市場,美日韓企業紛紛買單。美國人曾經的壟斷,如今在他手裡被打破。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晶元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辭掉矽谷CEO的中國人

1968年9月,江蘇南京,鄧中翰出生。他從小就說長大要當科學家。1987年,19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三年後,他在《科學通報》上發表論文,拿下全國大學生「挑戰杯一等獎

1992年6月,他獲得學士學位,赴美留學,進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白天上課,晚上做科研。他兼修物理學碩士、經濟學碩士、電子工程博士,成為該校130年來首位橫跨三科的學位獲得者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晶元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1997年8月,他加入IBM公司,擔任高級研究員,獲得「IBM發明創造獎」。同年12月,他在矽谷創辦Pixim公司,專註高端圖像感測晶元,僅用兩年,產品迅速商業化,公司估值達1.5億美元

那時他擁有美國綠卡、百萬年薪、矽谷資源,生活條件優渥。一場觀禮改變了他的軌跡。1999年10月,他受邀回國參加建國五十周年大典,站在人民大會堂觀禮台,看著國旗升起,心頭一緊。他說:「祖國進步這麼大,我卻沒有參與,心裡慚愧。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晶元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返美後,他辭職,帶著核心團隊回國創業。在北京,他們用抵押貸款,在地下室成立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他擔任「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

創業之初,白天寫方案,晚上焊晶元。設備靠借,電源靠拉。他們抵押房子、賣掉車、用全部積蓄投入研發。2001年,「星光一號」晶元面世,中國第一顆百萬門級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晶元,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晶元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星光不是晶元,是打破技術圍堵的「硬通貨

「星光一號」剛推向市場,他帶著樣品四處推銷,結果遭遇集體冷眼。索尼惠普蘋果三星全拒絕購買。理由只有一個:「我們不信中國能造好晶元。」鄧中翰寫下:「將來我讓他們全都用上。」

2005年11月15日中星微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美上市的晶元設計企業。外國廠商改口了。蘋果、三星、索尼、惠普、聯想陸續採購中星微晶元,廣泛應用於筆記本、手機、安防設備。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晶元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據權威數據統計,2005至2009年間,中星微圖像輸入晶元佔全球市場超60%份額。中星微迅速站上世界舞台,「星光二號」「星光三號」相繼發布,進入更多終端設備。

2006年,「星光移動三號」在中興手機中應用;同年11月,「星光移動五號」用於3G通信測試終端2007年2月人民大會堂,「星光工程成果發布會」召開。全球累計出貨突破1億顆,「中星微模式」成科技界典範。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晶元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2016年6月,鄧中翰帶隊推出中國首枚AI神經網路處理晶元——「星光智能一號。該晶元集成卷積神經網路處理架構,支持嵌入式深度學習SoC平台,具備自主感知、識別、學習能力,在安防、醫療、工業識別等領域落地。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晶元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不止晶元造得好,更要護得住國家安全

2013年,公安部啟動「天網工程」,提出建設全覆蓋、全共享、全可控的視頻監控系統。技術核心有一條:所有環節必須可控可控再可控。中星微成為設計方,SVAC國家標準由鄧中翰團隊牽頭起草

這項標準覆蓋了圖像數據的採集、壓縮、傳輸、存儲、解碼全過程,底層演算法、自研晶元、國產終端一體化。它不僅替代了H.264等國際標準,更為中國城市安防、交通監控、智慧城管系統提供了通用底層平台。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晶元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2019年12月28日,人民大會堂,「星光工程二十年成果報告會」召開。數據披露:中星微已擁有超3000項國內外核心專利,研發團隊超400人,其中40餘人為留美博士,構建起「晶元+演算法+系統平台」的閉環能力鏈。

2022年2月北京冬奧會,中星微擔綱「科技冬奧」信息安全系統總設計單位。鳥巢主會場、京張高鐵沿線、崇禮場館區域均部署中星微視頻傳輸系統,圖像採集、編碼、加密、回傳,全過程由「星光智能一號」晶元完成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晶元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監控信號延遲控制在0.2秒以內,系統穩定運行40天無中斷,成為「數字冬奧」最重要的安全底座。奧運疫情防控指令同步下發,視頻指令秒級識別,無一泄密。

這一系列國家級工程背後,晶元早已不僅僅是產品,更是國家信息主權與公共安全的基石。沒有自主晶元,安防系統就會失控;沒有「星光」,就沒有中國的數字安全網路。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晶元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鄧中翰:用中國心造「中國芯」 科技報國最幸福.中國周刊.2025-04-23

中國芯之父」鄧中翰:實現「彎道超車」的動力在創新.央廣網.2017-09-12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聽!黑洞的聲音?宇宙「聽」起來比「看」更帶勁 - 天天要聞

聽!黑洞的聲音?宇宙「聽」起來比「看」更帶勁

它聽起來像煙花爆竹的聲音,「砰」的一聲,然後響起「嗡嗡」的背景聲,很快這些聲音被像是衝擊波的聲音所取代。在這一波波的聲音之間,還有一些隨機的「嗶剝」聲。這是黑洞的聲音,具體來說,是一個距離地球約7800光年的黑洞恆星系統天鵝座V404。
今年全球唯一,祝賀許健民院士! - 天天要聞

今年全球唯一,祝賀許健民院士!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了解到,瑞士日內瓦時間6月19日,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79次屆會決定授予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健民第70屆國際氣象組織(IMO)獎。許健民成為今年全球唯一一位獲獎者,同時也是第四位獲得這一國際最高氣象榮譽的中國科學家
2028年完成火星著陸!2031年帶回500克火星樣品! - 天天要聞

2028年完成火星著陸!2031年帶回500克火星樣品!

6月1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ture Astronomy》在線發表文章,系統介紹了我國火星取樣返回任務(天問三號)的科學目標、著陸點遴選、探測載荷配置與樣品實驗室需求等,為人類即將開展首次火星取樣返回描繪了發展前景。火星長期被視為地球
多年以來進口微差壓表終於有了新的替代方案 - 天天要聞

多年以來進口微差壓表終於有了新的替代方案

在半導體製造工藝中,環境與設備的精密管控直接關係到晶元良率與性能。山本,長野計器(NAGANO KEIKI)的微差壓表憑藉百年計測技術積澱,為半導體行業提供高純度氣體監測、潔凈室壓差管控等關鍵環節的精細解決方案,成為全球前沿晶圓廠和封測企業
廣東老闆給我6萬元,讓我挖棵結滿紅果子的樹寄給他,我拒絕了 - 天天要聞

廣東老闆給我6萬元,讓我挖棵結滿紅果子的樹寄給他,我拒絕了

之前進山摘木子經過這條路,然後在路邊拍了一顆植物,這顆植物上面結滿了果實,非常漂亮。這條視頻被一個廣東有錢老闆刷到了,他說想把這顆植物挖回去種在他的院子門口,非常漂亮,象徵著非常喜慶,紅紅火火的意思。他說要轉6萬塊錢給我,讓我挖到來然後寄給
全球首例船對船液態二氧化碳卸載作業在上海洋山港成功完成 - 天天要聞

全球首例船對船液態二氧化碳卸載作業在上海洋山港成功完成

6月19日13時50分,在洋山港海事局的遠程監控和現場保障下,歷時約9個小時,大型集裝箱船「長頂」輪在洋山港盛東碼頭順利將船載碳捕集系統捕捉的二氧化碳約25.44噸,通過船對船作業的方式卸載至二氧化碳運輸船「德錦26」輪,這標誌著全球首次液態二氧化碳船對船接卸作業安全完成,進一步豐富了在船捕集的二氧化碳的卸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