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於NOAA,Conservation Namibia,AnimalDiversity,QUARTZ。
海狗
海獅和海豹你肯定認識,但海狗你可能不太熟悉,因為海洋館裡的動物表演基本上不會用海狗。
海狗跟海獅和海豹的外形差異很明顯:海豹圓滾滾的,沒有耳朵;海獅個頭大,有耳朵,吻部外凸,看起來比較聰明;而海狗也有耳朵,但是看起來比較毛絨,吻部很長,真的很像狗。
海狗雖然比較不受關注,但其實也很可愛!你看它身子粗短,頭小,全身毛髮很濃密,平均每平方厘米有46500根毛,乍一看真的像是一隻狗狗。
它們的前鰭非常強壯,在濕滑的岩石上跑得比人類快得多,而且可以爬上幾乎垂直的懸崖。海狗性別二態性很明顯,成年雄性比成年雌性大得多,雄性可以長到2米,體重可達 270公斤,而雌性可以長到1.5米,體重則只有54公斤。幼崽時期它們全身都是黑色的,直到它們在3個月大左右換毛,雄性的毛髮是深棕色至黑色的,而雌性背部呈深灰色或棕色,喉嚨、胸部和腹部呈淺灰色、銀色或乳白色。
它們是遠洋性動物,一年中有300多天的偶在海上度過!夏季和秋季,它們在陸地上間歇性禁食,在海上覓食。冬季和春季,它們生活在遠洋,棲息於北太平洋以及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等海域。海狗喜歡在夜間活動。它們基本上都是獨立狩獵者,主要以多種中層水域魚類和魷魚為食。
上了岸之後海狗也不太喜歡群居,雄性之間會激烈的戰鬥爭奪領地,有時候甚至會衝突致死。尤其是到了繁殖期,很多紀錄片都可以看到此時的海狗領地上到處都是四濺的血液,這些都打架的痕迹。
除了繁殖期的激烈戰鬥,海狗的交配也非常引人注目。
神奇的繁殖模式
海狗是一夫多妻制,儘管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度過,但雄海狗還控制著擁有平均40隻,最多100隻的雌海狗領地,領地一般位於它們的出生地。雄海狗會建立並積極保衛的領地。一般靠近海岸的領地更受雌海狗的青睞,雌海狗是以領地來選擇雄性的,而不是雄性本身。雌性隨時都可以離開雄海狗加入其他雄海狗,雄性並不會阻攔。為了挽留雌性,雄性會不斷的戰鬥,開疆拓土。
不過話說回來,能佔據好領地的雄性,就證明它們的戰鬥力更猛,基因更好。
雌性每年6~7月份都會按計划上岸產仔,並被吸引到公共繁殖地。這使得雄性可以同時接觸大量雌性,雄性可以爭奪雌性可能佔據的領地,這種制度被稱為資源防禦一夫多妻制。
除了戰鬥狂野,雄性的交配也非常狂野。為了留下自己的基因,雄性會盡量多的跟領地內的雌性交配,它們每天都可以交配30次左右!只要是在領地內的雌性,無論是今天加入的還是加入了幾年的,無論外形如何體型如何,雄性什麼都不管,為了延續種群,它們就不斷地跟雄性戰鬥,不斷地跟雌性交配。
雄性海狗平均在其領地上停留46天,在高強度的戰鬥和交配之後,它們的體重會減輕32%!可見這對它們精力的消耗有多高。
而雌性進入發情期後,它們也很不挑,反正它們會進入位置好的領地,在那個區域內,任何想跟它們交配的雄性,它們都不會抗拒,同樣無所謂大小或年齡。
連企鵝都不放過!
據2014《極地生物學》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海狗居然會跟王企鵝發生性關係!
這些行為當然是脅迫性的,該論文記錄了多起相關事件。這些事件都導致了企鵝的受傷,最可怕的一個案例是,海狗與企鵝交配826分鐘後,殺死並吃掉這隻可憐的企鵝。
海狗為啥要做出這麼惡劣的行為?對此,論文的作者提出了一種假說——「配偶剝奪假說」。這一理論認為,實力較弱的雄性海狗跟雌性交配的機會很少,它們搶不到好的領地,雌性不愛搭理它們。實際上雄性海狗在3~4歲就能性成熟,但是得到8歲左右才能足夠強壯,以至於能佔領領地。所以年輕的海狗就會很壓抑很沮喪,它們可能就會因此去襲擊好欺負的企鵝來發泄。
順便說一下,企鵝受害者的性別有雄有雌。
論文作者還提出了另一種假說,他覺得這可能是雄性海狗在磨練技巧。在擁有佔領領地的實力之前,雄性海狗要先鍛煉自己,以備不時之需,等到以後能正常交配的時候,就能確保釋放大量自己的基因。
有人認為也許就是海狗把企鵝當成了長相古怪的雌性海豹?對此,大部分的科學家都不太贊同,因此海狗非常擅長區分食物的類似,認知度應該不會這麼低。
無法解釋的衰退
雖然海狗聽起來很抽象,甚至有些變態,但這些都是它們為了確定基因延續的手段罷了,本質上跟自然界大部分的動物都一樣。而且海狗現在的情況可不太好。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阿拉斯加漁業科學中心和華盛頓大學的大氣與海洋聯合研究所 (JISAO)的研究,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很多品種的海狗數量已下降了一半以上!
研究人員們正重點研究東部海狗種群的北方海狗,該種群已被《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列為瀕危物種。大部分東部海狗種群繁殖於阿拉斯加白令海東部中部的聖保羅島和聖喬治島。
研究人員發現,聖保羅島上的母海狗會長途跋涉出海的時間越來越長,導致它們的幼崽體重增長較慢。這些長途旅行讓研究人員推測:食物供應減少是導致海狗數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這些海狗在繁殖期間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數量眾多的狹鱈。這種壽命相對較短、群居的物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漁場之一的目標,也是魚條和冷凍魚片的主要來源。
那麼,如果狹鱈數量眾多,為什麼海狗數量卻在減少呢?
研究人員對此還沒有頭緒,他們正在建立或修改四種不同的模型,以在他們手頭的數百萬個數據點中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