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千館我來行|探自然奧秘,春日裡中學生走進湖北洪山實驗室

2025年03月21日00:42:10 科學 1405

極目新聞記者 肖楊

通訊員 劉志偉 王倩 陳宇昕

實習生 裴欣怡

百校千館我來行|探自然奧秘,春日裡中學生走進湖北洪山實驗室 - 天天要聞

「奉獻豐富的對人類和地球都健康的衣食。」3月20日下午,武漢光谷未來學校702班的同學們通過湖北「百校千館」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平台預約,走進湖北洪山實驗室和華中農業大學博物館,開展「探自然奧秘 習耕讀文化」主題研學活動。

百校千館我來行|探自然奧秘,春日裡中學生走進湖北洪山實驗室 - 天天要聞

活動現場

參訪省級重點實驗室

了解中國在糧食安全方面的努力

在洪山實驗室科研人員的帶領下,學生們首先參觀了實驗室展廳。展廳內陳列著多項農業領域的突破性成果,如「華墨香」黑米、「高產高蛋白玉米」等,吸引著學生們駐足聆聽。

百校千館我來行|探自然奧秘,春日裡中學生走進湖北洪山實驗室 - 天天要聞

活動現場

科學家們的科研故事讓同學們印象深刻——86歲高齡的育種專家傅廷棟院士做了一輩子油菜育種研究,草帽、挎包、深筒靴、水壺、工作服、筆記本,被稱為「傅氏六件套」。被稱為「柑橘院士」的鄧秀新院士讓大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國產柑橘等。

展廳中,孩子們圍著一根玉米嘖嘖稱奇,「這就是我國正在培育蛋白質含量超過10%的高蛋白玉米品種。我國玉米總產量2.9億噸,如果玉米籽粒中蛋白含量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相當於新增了290萬噸蛋白,每年就可以少進口700萬噸至800萬噸的大豆。」實驗室科研人員介紹,實驗室服務國家生物種業戰略,整合省內外優勢科研力量,開展農業生物遺傳改良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培育高產優質作物新品種,實現核心種源自主可控,保障農業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百校千館我來行|探自然奧秘,春日裡中學生走進湖北洪山實驗室 - 天天要聞

活動現場

在實驗室二樓,學生們依次參觀了自動化基因檢測平台和測序儀室。講解員黃娟老師深入淺出地向同學們講述了基因檢測的三種方法,她講到「『人類基因組計劃』耗時13年,耗費30多億美元,而現在單次基因組測序成本已降至不到1000元。」同學們直呼不可思議。「我看到了現代化的、自動化的、標準化的智慧實驗室,見識到了傳說中的機械臂,太神奇了!」「參觀了湖北洪山實驗室,我感受到自主創新的意義,了解到國家在糧食安全方面的努力與貢獻!」同學們紛紛感慨。

百校千館我來行|探自然奧秘,春日裡中學生走進湖北洪山實驗室 - 天天要聞

活動現場

據了解,這是湖北洪山實驗室自成立以來第一次面向中小學生開放。

走進華農博物館

見證物種的奇妙與豐富

下一站,同學們來到了華農博物館。在博物館的「蟄鳴蛺趣」展廳,學生們被琳琅滿目的昆蟲標本吸引。講解員重點介紹了「枯葉蛺蝶」這一自然界的「偽裝大師」。當翅膀摺疊時,其翅腹面呈現出與枯葉幾乎一致的紋理和顏色,甚至連葉脈和斑點都惟妙惟肖,這一擬態技術幫助它們躲避天敵的捕獵。「枯葉蝶的翅膀就像一片真正的落葉,完全看不出是蝴蝶!」同學們直呼。而閃耀著金屬光芒的藍閃蝶也吸引了不少同學的目光,講解員表示,因為閃蝶的翅膀結構複雜,類似百葉窗的一種結構,經過光線折射反射,呈現出這樣的美麗。

百校千館我來行|探自然奧秘,春日裡中學生走進湖北洪山實驗室 - 天天要聞百校千館我來行|探自然奧秘,春日裡中學生走進湖北洪山實驗室 - 天天要聞

活動現場

「大家不要每個都問我這是不是真的,這些都是真的!」走進動物展廳,展廳陳列著大量珍稀動物標本,涵蓋陸地、水生等多種生態類群。兩條體重超300公斤的中華鱘標本尤為引人注目。講解員介紹,中華鱘是「活化石」。此外,秦嶺四寶(朱䴉川金絲猴秦嶺大熊貓羚牛)的標本模型,讓學生們直觀感受瀕危動物的生存現狀與保護意義。在「本草芳華」展廳,學生們觀察中草藥標本,了解青蒿何首烏等植物的藥用價值。

百校千館我來行|探自然奧秘,春日裡中學生走進湖北洪山實驗室 - 天天要聞

活動現場

武漢光谷未來學校702班的吳宇飛同學表示,實驗平台特別先進,博物館展品十分豐富,自己實地探訪收穫滿滿,印象深刻!該校同學劉昕瑤表示,沉浸式逛了省級實驗室、大學校園和博物館,了解到科技在農業中的運用,太厲害了!

當天,同學們還饒有興趣地參加了大學校園裡的文化活動,與大學生哥哥姐姐一起,嘗試用金箔描寫福字,打卡了學校里的二十四節氣柱油菜花田、瀏覽了櫻花大道。春日裡,同學們走進自然,進百校,訪千館,一路歡聲笑語。

百校千館我來行|探自然奧秘,春日裡中學生走進湖北洪山實驗室 - 天天要聞百校千館我來行|探自然奧秘,春日裡中學生走進湖北洪山實驗室 - 天天要聞

活動現場

武漢光谷未來學校團委書記姜康怡表示,通過湖北「百校千館」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平台,學校組織此次研學活動,旨在以「尚德善學 敦行擔當」的校訓為指引,深化德育育人實效。活動通過「尚德」涵養品格,帶領學生親近自然、了解生物多樣性保護,引導其樹立生態文明意識與責任感;以「善學」賦能成長,通過參訪實驗室、聆聽大思政課,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前沿的興趣,厚植愛國愛農情懷;以「敦行」強化實踐,在實地觀察、互動問答中提升知行合一能力;以「擔當」錘鍊使命,通過團隊協作、安全守紀等要求,培養學生集體意識與社會責任感。此次活動將課堂延伸至田間與實驗室,讓學生在沉浸式體驗中感悟耕讀文化、踐行校訓精神,為培養德才兼備、勇於擔當的時代新人提供生動載體。

【溫馨提示】

「百校千館」平台是由湖北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統籌指導,依託極目新聞建設的湖北省「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平台。點擊「極目新聞」微信公眾號底部菜單欄「百校千館」,可進入「百校千館」平台,免費預約湖北省各類場館。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著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