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陳彥霏
3月17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正式啟動「新技術·新動能·新未來」 ——致敬2024四川經濟影響力人物大型採訪活動,尋找四川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時代標杆。
2024年,四川省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不僅搶佔人工智慧、低空經濟等25條產業新賽道,啟動建設晶元、機器人、無人機等3個創新型產業集群,還前瞻布局生物製造、量子科技、6g等未來產業。
6g作為未來產業,也在2025年全國兩會上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背後,體現出6g作為下一代通信技術在全球科技競爭格局中的關鍵角色,也成為實現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需要。
張波在大運會賽場保障8k賽事轉播
作為四川6g技術發展和產業發展的參與者和見證者,3月19日,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太赫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張波接受了記者專訪。
成渝「雙圈」帶動下
四川6g協同優勢將愈發凸顯
張波介紹,6g核心技術可概括為「三高一融合」,即高速率,高容量,高可靠性與多種技術深度融合。他們最關注的通信將只是6g的功能之一,但其傳輸速率可達tbps量級,較5g提升百倍。此外,6g將實現通感一體化,使網路兼具通信與感知能力,讓智能家居更懂用戶需求、自動駕駛更安全、醫療診斷更精準,切實提高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感。
「看到6g通信首度寫入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我感覺倍受鼓舞,倍感振奮!我認為這標誌著我國正式將新一代通信技術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我國將在標準制定、核心技術攻關等領域建立持續性投入機制,進一步鞏固引領的優勢。」張波說。
張波認為,四川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帶動下,6g領域協同優勢將愈發凸顯,目前已形成年產值百億級別的微波射頻產業集群,這種「研發-轉化-應用」的創新閉環正是國家布局未來產業的核心支撐。
「以我們團隊為例,聯合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微電子產業技術研究院,已經實現0.34thz頻段下110gbps傳輸速率,較5g提升百倍,同時在成都大運會期間,團隊成果已成功應用於8k超高清無線轉播,為6g場景驗證提供了重要示範。」張波說。
發展6g產業
四川已形成三大優勢
目前,四川發展6g有哪些獨特優勢?張波指出了目前已形成三大優勢。技術方面,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在電子與通信領域的技術領先,以張波團隊為例,已經研發了百通道量級的140ghz 有源相控陣通信晶元,成果也入選被譽為集成電路領域的奧林匹克會議 isscc的亮點論文。區域發展方面,成渝擁有協同優勢,兩地正通過成都的設計優勢與重慶的製造基礎協同,形成「西研東造」聯動的6g創新生態,目前我們也正與重慶聯合攻克太赫茲晶元集成等關鍵技術,積極推動6g產業化落地。政策方面,多地出台政策大力支持並形成了微波射頻產業集群。「以成都為例,相比其他城市,成都具備政策聚焦和轉化效率優勢,已集聚兩千餘家射頻微波企業,形成了從材料、器件、電路、封裝、測試與整機研發的完整鏈條。」張波說。
張波介紹,成都目前6g產業發展已經可圈可點。他表示,成都一直以來重視科技創新,特別是電子信息領域一直是成都市的重點工程,不僅提供了相關政策及資金支持,同時積極建設國家級實驗室與科研平台,已形成「實驗室-中試-量產」全鏈條支持。以其所在團隊為例,成都高新區的「岷山行動計劃」支持了團隊太赫茲射頻晶元研發,成果已用於6g高速通信的演示驗證。去年研發的太赫茲安檢儀,8個月就完成樣機轉化。此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成都大運會8k轉播系統的攻關過程中,政府協調與央視合作進行示範應用,這種場景賦能比資金支持更為重要。
學習先進經驗
支撐成都建設國家級6g創新基地
近日,「杭州六小龍」火出圈,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先行者,杭州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鑒,張波也談了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首先要加強政府引導與政策支持,出台專項政策支持6g產業發展,參與6g國際標準的制定。這一方面我們正努力將6g技術延伸至具身智能、低空經濟等領域,支撐成都建設國家級6g創新基地。」張波說,「其次,我們要垂直整合,建設科研創新平台。依託電子科大,華為,京東方等高校和企業,設立太赫茲技術產業聯盟,培育毫米波/太赫茲晶元、天線、通信感知等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
最後,張波強調,生態構建也是重要一環,要積極推動6g場景應用。借鑒杭州在智慧城市和工業互聯網的經驗,打造應用場景示範區,通過試點示範逐步推廣,構建完善6g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