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服老輩子這麼難?心理學上有個詞:逆火效應

2025年03月12日08:22:09 科學 1404

轉自:中國科協

你有沒有過嘗試說服某人,但發現越是擺事實講道理,對方越是固執?比如,你在網上看到科普說骨頭湯不補鈣嘌呤還高,轉發到「相親相愛一家人」卻被踢出群聊;告訴爸媽壞了的水果不能削掉壞的部分繼續吃,他們卻說你浪費……

為什麼說服老輩子這麼難?心理學上有個詞:逆火效應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留言截圖

其實不光是說服爸媽,說服其他人也是一樣,舉幾個例子↓

「吸煙有害健康」的科普知識隨處可見,即便是煙盒上,都拓印著相應的警示語,但大多數煙民還是對吸煙的害處視而不見。

紙尿褲用起來乾淨又方便,可很多家庭還是為了「到底紙尿褲好還是布尿褲好」而爭論。

即便科學研究表明疫苗可以有效預防疾病,仍然有不少人對疫苗產生疑慮甚至拒絕接種。

這些現象背後,反映的不僅僅是科學知識的傳播問題,更是人類心理、情感、習慣和認知偏差的綜合結果。很多時候,我們並不完全依賴理性來判斷信息的真偽,也不依靠邏輯分析來衡量選擇的優劣,而是傾向於根據已有的信念、情緒和社會影響來選擇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

為什麼說服老輩子這麼難?心理學上有個詞:逆火效應 - 天天要聞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因此,即使真相和證據就擺在眼前,如果它違背了某些人的固有認知或觸動了內心的防禦機制,他們仍會選擇固執己見、忽視真相甚至反對科學,你的說服、反駁或事實陳述,反而會造成「逆火效應」,越說越適得其反。

「逆火效應」是什麼?

「逆火效應」(Backfire Effect)是一種認知偏差,指當人們的信念受到相反證據的挑戰時,即使這些證據科學嚴謹、邏輯清晰、令人信服,人們卻並不一定修正錯誤,也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觀點,反而會更加堅定原有的立場。

「逆火效應」就像試圖用風吹滅火焰,火不僅沒有被撲滅,反而因為外力的介入而燒得更旺。因此,「逆火效應」也被稱為「反彈效應」或「適得其反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遭遇「逆火效應」,尤其是網路上。比如↓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當有人試圖闢謠時,即使提供了科學依據和詳細解釋,很多人仍然選擇相信謠言,不僅不接受闢謠內容,甚至會認為闢謠者別有用心;

「網路引戰」:不同立場的網友常會在評論區展開激烈爭論,即便有人試圖用事實、數據或邏輯進行說服,反而更容易激起激進者的憤怒和反擊。甚至有時候,爭論的雙方已經不是在討論事實本身,而是為了捍衛自己的身份認同和價值觀,最終演變成情緒化的對抗。

什麼情況下更容易出現「逆火效應」?

當然,人們也並非完全蠻不講理或固執己見。無論是日常經驗還是研究結論都表明,大多數情況下,矯正信息是有效的,人們在面對事實性證據時往往會調整自己的觀點,而不是一味固守偏見。就如愛看或正在看「科普中國」的你一樣,能夠主動接觸科學知識並思考,正是理性和開放心態的體現。因此,「逆火效應」只會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出現:

1.當信息與自我價值掛鉤時

你是否想過,為什麼相比年輕人,老一輩更不願意接受紙尿褲?其實,這並非紙尿褲本身的問題,而是關乎「帶娃能力」的問題。

對於老一輩而言,布尿褲不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象徵。他們曾經「一把屎一把尿」地養大孩子,這種付出與成就感早已成為其身份和價值的體現。否定布尿褲,往往被視為對他們經驗和能力的否定。而紙尿褲的推廣,彷彿在暗示他們過去的方式已被淘汰,這種情感上的衝突,才是接受新事物的最大障礙。

為什麼說服老輩子這麼難?心理學上有個詞:逆火效應 - 天天要聞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許多信念並不僅僅是關於事實的判斷,更是個人身份與價值的投射。當一種新事物挑戰了這些信念,就像打碎了構建自我價值的承重牆,整座基於此搭建的心理高樓都會變得岌岌可危。因此,接受新事物的難點,並不在於新事物本身,而在於如何讓人們在接受變化的同時,保留對自我價值的認同。

2.當激起強烈負面情緒時

試想一下,每當有人試圖糾正你的想法、批評你的觀點,但礙於場合和關係,你不便當面反駁時,你內心字幕是不是會自動刷屏:「反彈,反彈,全部反彈!」此時,對方說的內容是否符合事實,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你可能早已不在意,只是本能地感受到被冒犯、被否定甚至被攻擊。

其實,這背後並不僅僅是信息內容的問題,而是溝通方式和心理認知差異在發揮作用。心理學研究表明,信息的接受不僅取決於內容,還與信息傳遞時的情緒和語氣密切相關。

為什麼說服老輩子這麼難?心理學上有個詞:逆火效應 - 天天要聞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當負面情緒被激起時,大腦會優先啟動情緒防禦機制,試圖保護自尊和情感邊界。這種情緒化反應往往會干擾邏輯判斷,甚至導致認知偏差,如「逆火效應」。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更傾向於專註於保護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理性地評估信息的客觀性或價值。

如何避免「逆火效應」?

當你想糾正的信息或傳達的觀點與對方的核心信念衝突,或者你表達的方式引發了對方的強烈負面情緒時,就很容易激發「逆火效應」。

為避免這一現象,溝通者需要創造一個合適的環境,例如:

· 盡量讓討論在冷靜、理性的氛圍中進行,減少情緒化的干擾;

· 給予對方足夠的時間去消化新信息,而不是急於求成或強行說服。

如果希望真正做到「以理服人」,可以嘗試以下小技巧:

1.用「弱觀點」來說服

無論是辯論還是說服,我們常常傾向於直接拋出自己認為最強勁、最有力的論點和證據,試圖以此一擊即中。研究發現,強論點常常無效。因為強有力的論點可能暗示對方過去的立場是錯誤甚至有害的,會直接挑戰對方的核心信念,不但無法說服對方,反而會讓對方感到威脅,從而拒絕接受。

為什麼說服老輩子這麼難?心理學上有個詞:逆火效應 - 天天要聞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例如:「布尿褲不衛生又容易紅屁屁,對孩子不好。」

對於支持布尿褲的人來說,這樣的表述不僅不會促使他們思考布尿褲的劣勢,反而會引發強烈的否認情緒,因為這動搖了他們「我是愛孩子」的自我認知。面對這樣的威脅,人們通常會本能地採取防禦姿態,甚至更加堅定自己的立場,而不會認真考慮論點本身的合理性。

採用更溫和、更容易接受的「弱論點」往往更容易改變人們的立場和信念↓

例如:「紙尿褲乾淨、方便,可以讓你們省點勁,別太累!」

2.用「言簡意賅」來闡述

人們更傾向於接受簡單易懂的解釋,而複雜或繁冗的信息往往讓人感到疲憊。

當面對複雜的解釋時,人們通常會覺得「太麻煩」「太難懂」,於是選擇拒絕接受,甚至更加相信那些簡單而直觀的錯誤觀點。

例如,有人認為「疫苗有害」。科學家試圖用複雜的專業術語和數據反駁這一觀點,但這些解釋過於技術化,普通人聽不懂,反而覺得「疫苗有害」的說法簡單直接,更容易接受,甚至更加堅定自己的錯誤認知。因此,與其使用繁瑣的專業術語,不如嘗試用直觀的比喻或通俗的語言,言簡意賅地解釋。例如:

· 不要說:「根據疫苗的工作原理,mRNA 疫苗通過編碼病毒的刺突蛋白片段,引發機體免疫系統產生中和抗體,從而增強對特定病毒的免疫反應,這種技術已經通過數十年的研究和多輪臨床試驗驗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 應該說:「疫苗就像一次消防預警演習。它讓身體的免疫系統提前了解『火災』(病毒)的樣子,並學會如何快速應對。當真正的『火災』發生時,免疫系統就能及時撲滅,不讓病毒造成太大的傷害。」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我們試圖說服他人,還是面對他人的反駁,雙方都可能受到「逆火效應」的影響。為了避免自己陷入「逆火效應」,我們需要學會冷靜地審視那些與自己預設相矛盾的證據,並坦然接受「自己可能是錯的」這一可能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理性思考和開放討論。

當然,喜歡看科普中國,而且已經閱讀到這裡的你,相信一定是一個樂於學習、善於思考、願意接受不同觀點的人!這種開放的心態,正是避免「逆火效應」的關鍵所在,也是科學精神的最佳體現!願一直走在探索真相路上的你我,能始終保持謙遜與求知慾,不斷追尋更廣闊的視野,用理性與好奇去理解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史蒂文·諾韋拉.(2020).如何獨立思考.中信出版集團.ISBN:9787521715965

[2]Weiss, H. M., & Cropanzano, R. (1996). Affective Events Theory: 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the structur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affective experiences at work.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8, 1–74.

[3]The Backfire Effect – You Are Not So Smart

[4]The Backfire Effect: Why Facts Don』t Always Change Minds – Effectiviology[5]Want to Win a Political Debate? Try Making a Weaker Argument - Pacific Standard

策劃製作

作者丨蘇靜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審核丨樊春雷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副研究員

策劃丨符思佳

責編丨符思佳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AbMole解讀Olaparib:靶向DNA修復機制,開啟腫瘤研究新紀元 - 天天要聞

AbMole解讀Olaparib:靶向DNA修復機制,開啟腫瘤研究新紀元

在當今的生物醫學研究領域,Olaparib(AZD2281,AbMole,M1664)作為一種重要的PARP(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製劑,受到了廣泛關注。Olaparib可干擾 DNA 單鏈斷裂的修復,從而在同源重組修復缺陷(HRD)的細胞中誘導合成致死效應,這種獨特的機制使其在多種腫瘤的研究中展現出巨大潛力。AbMole為全球科研客戶提供高純度...
北京新型研發機構再「+1」 - 天天要聞

北京新型研發機構再「+1」

北京前瞻人工智慧安全與治理研究院近日成立。該研究院是一家新型研發機構,將聯合相關創新主體,共同開展人工智慧安全研究與治理實踐,積極構築全球化交流平台,建立健全覆蓋技術研發、風險評估、倫理審查、應急處置的全鏈條安全治理體系。「人工智慧的發展給全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變革。我們在經歷、體驗與感受的同時...
我國量子計算產業迎新進展!中國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發布 - 天天要聞

我國量子計算產業迎新進展!中國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發布

我國量子計算產業迎來新進展。近日,中國科研團隊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國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本源天機4.0」。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源天機」研製團隊負責人孔偉成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系統可以有效縮短百比特規模量子計算機的研製時間和...
四川大學馬朗、程沖、羅紅團隊《AFM》可注射刺狀人工過氧化物酶複合水凝膠,用於生物適應性和協同對抗子宮內膜感染 - 天天要聞

四川大學馬朗、程沖、羅紅團隊《AFM》可注射刺狀人工過氧化物酶複合水凝膠,用於生物適應性和協同對抗子宮內膜感染

子宮內膜感染可導致急性子宮內膜炎和子宮持續炎症,嚴重時會導致不孕。子宮內膜感染的臨床管理主要依賴於及時的抗生素應用。然而,抗生素的過度和不恰當使用已經引發了耐葯菌的大量增殖,加劇了藥物耐藥性的危機。急需開發一種利用感染微環境有效對抗子宮內膜感染和促進子宮內膜修復的局部抗菌治療策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粉色預警!餘杭全面清理,看到立即上報! - 天天要聞

粉色預警!餘杭全面清理,看到立即上報!

最近,在河道邊散步時,你有沒有注意到一串串粉紅色的「葡萄」?這些可不是新奇植物,而是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的卵塊!小余兒提醒:發現粉紅色卵塊請立即上報!隨著近期氣溫攀升福壽螺即將進入全年最瘋狂的繁殖期如果您遇到上面這些「粉色葡萄串」千萬要注意了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 天天要聞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當中我曾經提到過,我們這代人小的時候,經常見到的蟲子基本上都會成為我們的「玩具」,而蜜蜂,則是當時小男孩證明自己「勇敢」的蟲子之一。我小時候是長在市區的,很難接觸到蠍子、蜈蚣這種真正「兇猛」的蟲子,蜜蜂,已經算是頂級的了。
創新葯5月以來最新進展 - 天天要聞

創新葯5月以來最新進展

海外創新葯進展• 阿斯利康BTK抑製劑獲批新適應症:當地時間5月6日,阿斯利康宣布其BTK抑製劑阿可替尼與苯達莫司汀和利妥昔單抗聯合使用已在歐盟獲得批准,用於治療未接受過治療且不適合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的套細胞淋巴瘤(MCL)成年患者。
哥倫比亞神秘金屬球體引熱議:科學家發現疑似外星技術痕迹 - 天天要聞

哥倫比亞神秘金屬球體引熱議:科學家發現疑似外星技術痕迹

2025年5月,哥倫比亞小鎮布加的天空中曾出現一個以「非傳統飛行軌跡」移動的球形物體,引發全球關注。當地人稱其為「UFO」,而科學家通過對該物體的初步分析,發現其內部結構複雜且存在未知符號,進一步激發了關於「外星技術」的猜測。儘管官方尚未確認其來源,這一發現已在學術界和民間引發激烈討論。今年3月,多名目擊者...
標本「飛天」報告提速!深圳龍崗無人機醫療運輸網月底全覆蓋 - 天天要聞

標本「飛天」報告提速!深圳龍崗無人機醫療運輸網月底全覆蓋

5月8日,寶龍灣區未來科技園正式開園,標誌著深圳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領域又邁出了堅實一步。由龍崗中心醫院與亞輝龍攜手打造的 「低空物流 + 集團檢驗中心」 創新成果在開園儀式上驚艷亮相,成為全場焦點。據悉,5月下旬,「無人機運輸社康標本」項目還將陸續開通7條航線,完成龍崗中心醫院下屬29個社康全覆蓋。今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