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李沁樺
人們本以為這場會議能使美國和烏克蘭的關係有所緩和。
前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和英國首相斯塔默會談,雙方達成了初步協議,特朗普甚至開玩笑,如果自己有斯塔默的「優美口音」,恐怕早已當選了總統。
特朗普說的並不是口音,而是背後的「價值觀」。當地時間2月28日,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生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外交災難。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提前離開白宮,聯合記者會被取消,礦產協議也暫未簽署。
第二天,當地時間3月1日,澤連斯基乘坐的夜班航班在上午11時抵達倫敦。斯塔默重申英國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並表示英國將始終與烏克蘭站在一起。
一場精心設計的埋伏?
綜合央媒報道,當地時間2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與到訪的英國首相斯塔默舉行會談,稱解決烏克蘭危機將分為兩個步驟,首先是「迅速」實現停火,繼而尋求達成「長期和平協議」。此前,特朗普還與法國總統馬克龍會面,整體上雙方談判氣氛還算融洽。特朗普甚至聲稱,不記得此前曾公開表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是「獨裁者」。
烏克蘭方面也曾對2月28日和特朗普的會談寄予厚望。在澤連斯基啟程前,烏克蘭英語報紙《基輔獨立報》曾在2月26日刊登了美烏礦產協議的全文,其中,作為烏方核心訴求的安全保障內容被放到第10條,且只有一句話陳述:「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支持烏克蘭為獲得建立持久和平所需的安全保障所作的努力。」
烏克蘭前經濟發展部長、現任基輔經濟學院院長的米洛瓦諾夫(tymofiy mylovanov)曾告訴媒體,美烏之間過去兩周來的政治攻防與口水戰,已經跟協議的實際內容脫節。美烏雙方一直在發表不同的公開說法,面對的是各自的國內群眾,因此分歧很明顯。但整體而言,「美烏協議對烏克蘭是好事。能夠維持跟美國的關係,獲得一些語言和(實際)的支持,這已經是一場勝利。」
隨後是2月28日來自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會談,一場史無前例的爭吵通過直播,被直接呈現在了世界眼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副總統j.d. 萬斯攻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稱他 「不尊重人」、「沒有對美國表示感謝」,右翼男性記者帶著譏誚的語氣問澤連斯基「為什麼不穿西裝」。
2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迎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右)。新華社記者 胡友松 攝
激烈的爭吵爆發於澤連斯基提及俄烏衝突有可能會威脅美國,「你們有一片美麗的海洋,你們現在感覺不到,但將來你們會感覺到……戰火的影響。」特朗普立即反駁攻擊澤連斯基,「你現在手裡已經沒牌了」,這樣的行為是在「賭第三次世界大戰」。澤連斯基皺眉無言,屢次想插話都被打斷,烏克蘭駐美大使奧克薩娜·馬爾卡羅娃則痛苦地用右手捂住了額頭。
爭吵何以爆發?《基輔獨立報》發表社論稱,從澤連斯基走進那個房間的那一刻起,舞台就已經搭建好了。澤連斯基走入的不是一場討論對話,而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據《經濟學人》報道,更多的烏克蘭人在困惑,他們是不是走進了一個預先策劃好的埋伏,一場精心安排的爭鬥,好讓美國人「有借口拋棄他們」?
會談不歡而散。據《紐約時報》透露,特朗普在會議結束後繼續享用本來為澤連斯基準備的午餐,特朗普的總統助理和副幕僚長丹·斯卡維諾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當天的菜單,春天的綠色沙拉、迷迭香烤雞和焦糖布丁,並配文「美國優先」。
白宮副幕僚長丹·斯卡維諾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招待澤連斯基的菜單。圖源:x
在會談衝突數個小時後,澤連斯基出現在福克斯新聞(fox news)上,接受了之前安排的專訪。與此前澤連斯基與特朗普和j.d. 萬斯直接用英文交流不同,福克斯新聞為澤連斯基安排了現場口譯員。當主持人問:「你是否認為與特朗普總統的關係還可以被『補救』(salvaged)?」,澤連斯基遲疑了片刻,在得到口譯員的確認後,他回答,「當然,因為這不僅僅關乎兩個總統之間的關係。」
據稱,在飛往佛羅里達度假的航班上,特朗普將電視調至福克斯新聞,觀看了澤連斯基的採訪。
歐洲成為世界秩序新領導?
當晚,澤連斯基按計劃在訪美後連續訪英,乘坐飛機連夜飛往英國。據航班跟蹤網站(flightaware)數據,一架烏克蘭政府專機在當天深夜22:53在華盛頓附近的一處軍事基地起飛,於當地時間3月1日上午11:03抵達英國倫敦。
澤連斯基乘坐的專機於當地時間3月1日上午11:03抵達英國倫敦。圖源:網路
在唐寧街10號首相府前,澤連斯基與斯塔默閉門會晤大約75分鐘。前者抵達首相府門外時,受到等候在那裡的民眾歡呼,斯塔默上前迎接和擁抱。「唐寧街非常、非常歡迎您,」斯塔默說,英國「完全支持」烏克蘭。會晤結束後,斯塔默送澤連斯基出門,兩人再次擁抱。
3月1日,在英國倫敦唐寧街10號首相府前,英國首相斯塔默(左)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交談。新華社記者李穎攝
據新華社報道,斯塔默提議3月2日在英國首都倫敦召開會議磋商,據英國首相辦公室聲明,斯塔默依然堅定支持烏克蘭,正全力尋找在確保烏克蘭主權和安全前提下實現持久和平的路徑。
義大利總理焦爾吉婭·梅洛尼表示有意促成一場歐美峰會。梅洛尼在聲明中提到,「西方面臨的每一次分歧會讓我們變得更加虛弱」。她建議立即召開「一場美國、歐洲和盟友參與的峰會」,探討如何應對當下面臨的重大挑戰。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婭·卡拉斯在社交媒體寫道:「自由世界需要一名新領導人,這一點如今日益清晰。這將由我們,歐洲人,來應對挑戰。」卡拉斯曾是愛沙尼亞總理,她明確表示,烏克蘭是歐洲的一部分,歐洲將加大力度支持烏克蘭。另據法新社報道,澤連斯基已受邀參與一場定於3月6日舉行的歐盟特別峰會,將討論歐洲可能給予烏克蘭的安全保障,有可能就新的軍事援助達成共識。
問題在於,如同特朗普在2月26日第二次任內首場內閣會議的發言,美國「不會承諾太多的安全保證」,認為烏克蘭的防務應該交給歐洲,因為「歐洲是烏克蘭的隔壁鄰居」,當美國已明確表明不願意繼續為歐洲自身的防務投入大量的資金,歐洲國家是否有能力獨立承擔起防務負擔?今年初由歐洲經濟研究所發布的報告顯示,這個答案有可能是肯定的。
歐洲獨立智庫布魯蓋爾(bruegel)和德國的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kiel institute)在2月21日聯合完成了一份報告認為,歐洲國家的國防投資每年大約需要2500億歐元(約合2616億美元),相當於歐盟國內生產總值的1.5%,這筆錢足以支撐歐洲組建和部署一支30萬人的部隊。路透社援引報告聯合作者貢特拉姆·沃爾夫的一份聲明中指出,「就經濟層面看,這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說,這比新冠大流行期間為應對危機所動員的資源要少很多。」
在對烏克蘭援助的層面上,歐盟委員會國防事務專員安德留斯·庫比柳斯在前不久的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接受基輔獨立報採訪時表示,歐洲對烏克蘭的援助其實並不比美國少。「過去的三年,歐盟對烏克蘭的支持,包括軍事援助、預算支持和人道支援約為1340億歐元(約合1400億美元),而美國的援助則大約為1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