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黃河客戶端北京2月24日電(記者王立奎)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中國科學院、國家能源局六部門聯合出台了《關於推動海洋能規模化利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2月24日,自然資源部召開聯合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
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古嫵
會上,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古嫵表示,海洋能是重要的綠色可再生能源,包括潮差能、潮流能、波浪能、溫差能、鹽差能等。海洋能開發利用有利於發展新質生產力,對於緩解東部沿海地區、偏遠海島和深遠海設施設備電力短缺,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在規劃布局方面,《指導意見》提出「科學核算,規劃引領」的發展原則,要求分類分區開展海洋能資源調查和潛力核算,明晰資源分布,立足資源稟賦條件,適度前瞻預留髮展空間,提升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在這方面,自然資源部將重點推進以下方面工作:一是加強資源調查評估。分類組織開展我國海洋能資源調查評估,深入研究資源分布規律、資源評價等問題,科學核算我國資源開發潛力,建設海洋能資源資料庫和服務平台。二是優化開發利用布局。積極鼓勵沿海地方,在國土空間規劃和海岸帶及近岸海域空間規劃編製實施過程中,統籌考慮海洋能用地用海用島需求和生態保護要求,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前瞻布局海洋能潛在開發區域,加強要素保障,推動海洋能分類有序開發,提升海域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在示範工程建設方面,《指導意見》著重從各能種的規模化示範工程進行布局,一是實施百兆瓦級潮流能重點工程,在潮流能資源富集區域,支持將潮流能發電作為沿海地區及海島綠色能源補充解決方案之一。比如,在浙江舟山「奮進號」的基礎上,分階段啟動建設百兆瓦級潮流能規模化利用重點工程。二是推進波浪能規模化利用。在現有「舟山號」「長山號」「南鯤號」「華清號」波浪能發電機組基礎上,繼續穩步推進建設兆瓦級波浪能規模化試點工程。同時,鼓勵海上風電場配套開發波浪能。三是支持溫差能資源綜合利用。在中國地質調查局20千瓦溫差能發電機組工作基礎上,繼續支持在溫差能資源富集區域開展工程建設。四是開展海島多能互補應用。支持在海島建設海洋能多能互補電站,實現向海島及附近海域持續穩定供電,緩解海島居民用電短缺,提升海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記者:王立奎 編輯:周全 校對: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