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車會消失嗎?用真實數據告訴你答案

2025年02月10日12:50:27 科學 5790

最近在4s店看車的朋友肯定發現了奇怪現象:一邊是專家們爭論"增程技術馬上淘汰",另一邊是問界m9理想l9這些增程車賣到脫銷。這種矛盾背後到底藏著什麼真相?我們用真實數據和日常場景來說明白。

增程車會消失嗎?用真實數據告訴你答案 - 天天要聞

先看一組震撼數字:2024年前11個月國內增程車銷量暴漲90%,問界品牌90%的訂單都來自增程版,連五菱宏光都推出了10萬級增程車型。這些數據啪啪打臉"淘汰論",說明消費者在用真金白銀投票。就像當年觸屏手機剛出來時,很多人說鍵盤手機不會消失,但最終市場給出了答案。

增程車會消失嗎?用真實數據告訴你答案 - 天天要聞

現在的增程車早已不是"背著油箱的電動車"。小鵬新推出的"鯤鵬體系"把純電續航做到430公里,相當於北京到石家莊的距離,日常通勤根本用不上油。800v高壓快充的普及更是革命性變化,喝杯咖啡的12分鐘就能充電80%,問界m9增程版充電功率比三年前車型提升2倍。北方用戶最有發言權,零下10度時電池續航打對摺,但增程車靠著"油電雙修"的特性,冬季銷量反而比純電車高出35%。

技術升級帶來實實在在的改變。賓士新研發的1.5t增程器熱效率突破46%,相當於每升油能多跑1公里,配合寧德時代的增程專用電池,綜合續航輕鬆突破1200公里。理想l9車主群里有個經典案例:上海到北京全程只加一次油,油電混合成本比高鐵票還便宜。這些進步讓增程車從"過渡產品"變成了"全能選手"。

增程車會消失嗎?用真實數據告訴你答案 - 天天要聞

不過增程車也有軟肋。對比插混車型,比亞迪dm-i系統的虧電油耗能做到3l/百公里,比同級增程車省油15%。但消費者似乎更在意使用體驗:90%的增程車主日常當純電車開,加油只是應急手段,就像手機的雙卡功能,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這種心理讓增程車在30萬以上市場殺出重圍,理想l9連續8個月穩居大型suv銷量榜首。

未來的挑戰同樣明顯。電池成本每年下降10%,2025年純電車型續航將普遍突破700公里,這對增程車是巨大壓力。但車企們早有對策:尊界s800把純電續航做到500公里,充電10分鐘增加400公里續航,這種"准純電"體驗正在模糊技術路線的界限。政策層面也有利好消息,我國新能源補貼政策明確表示"多條腿走路",2025年前不會對增程車設限。

增程車會消失嗎?用真實數據告訴你答案 - 天天要聞

給準備買車朋友的建議很實在:如果每天通勤超80公里,選純電續航300公里以上的增程車,每年能省下5000元油費;經常跑長途選帶800v快充的車型,充電速度比手機快充還快;北方用戶重點關注低溫續航表現,目前問界m9的-20℃續航達成率保持78%行業最高。要注意的是,某些冷門品牌增程車三年保值率比主流品牌低22%,買車時得留個心眼。

說到底,汽車市場就像智能手機進化史。當年觸屏手機普及後,摺疊屏手機照樣活得滋潤。增程車不會突然消失,但會進化成"超級混動"——既有純電車的靜謐順滑,又保留燃油車的說走就走。就像現在高端電動車普遍保留充電口和換電功能,消費者要的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而是"全都要"的自由。在充電樁還沒像便利店那樣普及之前,增程車依然是平衡現實與理想的最佳選擇。數據顯示,2025年增程車市場份額預計穩定在18%-22%,這個數字比三年前翻了一番,說明它正在從"過渡選項"變成"長期方案"。技術路線之爭終將落幕,能留住消費者的,永遠是實實在在的體驗。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高空墜物威力巨大 如何科學防範?一文詳解 - 天天要聞

高空墜物威力巨大 如何科學防範?一文詳解

據「平安巴州」消息,3月25日11時許,巴州區迴風街道某小區一男子被高空墜物砸中頭部受傷倒地。經查,江某 、吳某某在該小區4棟1單元21樓進行裝修作業時,因焊接操作失當,致使一塊方鋼掉落,砸中正在該單元樓下駕駛三輪車的楊某頭部,致楊某經搶救無效死亡。高空墜物威力巨大,該如何防範?平時,要對高層建築物保持警惕,...
一場宣講讓科學家精神走近身邊 - 天天要聞

一場宣講讓科學家精神走近身邊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王鈺)什麼是科學家精神?當重慶市渝北區人民醫院宣講團成員將樊代明院士的成長經歷、科研歷程娓娓道來時,科學家的先進事迹走出了書本、實驗室,通過朗誦、音樂舞蹈、視頻等形式的宣....
hLife Perspective | 糞菌移植:延緩衰老之「新策略」 - 天天要聞

hLife Perspective | 糞菌移植:延緩衰老之「新策略」

論文亮點 本研究系統總結了糞菌移植在衰老研究中的最新進展:與老年人或患病個體相比,年輕個體的腸道微生物群對宿主有益;當壽命較長物種的腸道微生物群移植到壽命較短的物種中時,也會對宿主產生有益....
城事|長江幹線首次實現液化天然氣(LNG)同步加註作業 - 天天要聞

城事|長江幹線首次實現液化天然氣(LNG)同步加註作業

2025年3月25日,在上海海事局全流程服務保障下,全球首款、中國首制江海直達型LNG加註船「淮河能源啟航」號安全靠泊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通碼頭,為8600CEU(車位)雙燃料動力滾裝船「文景口」輪順利實施2400餘立方米LNG燃料加註。18點,LNG加註船「淮河能源啟航」號即將抵達加註作業區域。浦東海事局海巡艇全程護航燃料加註作...
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設施在穗開建,將構建全球首個數字生理人 - 天天要聞

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設施在穗開建,將構建全球首個數字生理人

南都記者從廣州市科技局了解到,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3月25日在廣州啟動建設。這一設施是國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由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牽頭建設,位於廣州國際生物島,規劃建設周期4.5年,總建築面積超5萬平方米。該設施將以樣品保活存儲、空間多組學、先進成像等創新技術和裝置研發為核心...
近期高發,廣東已大量出現! - 天天要聞

近期高發,廣東已大量出現!

這兩天廣東進入「升溫」模式3月份就已經深深感受到夏天的感覺氣溫回升後雖然體感十分舒服但煩心事也隨之而來各種蟲子開始活躍溫馨提醒大家最近收衣服時要小心了!
探秘宇宙天體的旋轉奧秘 - 天天要聞

探秘宇宙天體的旋轉奧秘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天體的旋轉猶如一場永恆的舞蹈,自宇宙誕生伊始便從未停歇。以我們所熟知的地球為例,它始終不知疲倦地進行著自轉,自轉周期約為23小時56分4秒,這一周期被定義為一個恆星日,自轉速度約為465米每秒。同時,地球還圍繞著太陽進行
南京加快建設中試平台,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銜接 - 天天要聞

南京加快建設中試平台,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銜接

交匯點訊 機器吐出的潔白的絲,被加工成一支支竹筒狀的納濾膜後,將進入飲用水凈化、工業廢水處理、生物醫藥提純等應用場景。「這條生產線只有四五十米,是中試線,不能滿足大規模生產需求。我們已經訂了180多米長的量產線,運轉速度是眼前這條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