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之前,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取材網路
我們國家在半導體上晶元的發展真的還處在「落後」位置嗎?
都知道美國近些年在科技上一直都對我們圍追堵截,而我國在這些外部壓力下,一直都秉持著自主研發的決心,半導體晶元也早已實現了從0到1。
在咱的想法中,我國晶元就算無法與他國頂尖技術相比,那肯定也能算得上是比較發達的存在,然而北大教授黃益平卻在先前直言表示稱,美國不賣給我們晶元,我國技術很難發展。
黃益平
同時黃教授還指出說,我們之所以感覺自己已經走到世界前沿,就是因為華為和中興在全球取得的成績,而以事實來講,我們還並沒有掌握那些核心技術。
看到這肯定有老鐵會燃起一股無名之火,認為黃教授是在挫自己士氣揚他人威風,那麼問題也來了,他所說的這些話究竟是真是假?而我國在晶元領域又到底走到了哪一步?
取材網路
可能也是在「忽悠」
不知道大夥有沒有聽說過「戰忽局」這個詞,這裡面有個典型代表人物便是局座張召忠,所謂「戰忽」所指的就是故意用落後比不上他國的話語來形容我國發展,從而讓一些國家掉以輕心,沒那麼看中我國的發展情況。
最為有名的應該就是美國f22停產一事了,當時美國f22剛剛出現在世界眼前,剛一問世就被譽為全球最先進的戰機,而也是這段時間,我國的五代機漸漸有了聲音。
取材網路
美國人知道我國發展五代機肯定不會懈怠,哪怕f22造價高他們也會咬著牙猛衝,而在這種情況下,張召忠在參加一個節目時直接表示說我國五代機是殲10的改款,並不算領先。
而也就是張召忠發表了這樣的言論後沒多久,美國居然直接停了f22的生產線,這種「巧合」不禁讓人聯想到是否是美聽聞張召忠的話語,認為中國戰機發展慢不足為懼,從而暫時捨棄了高花費的f22生產線。
張召忠
緊跟著沒要多久,我國殲20出現,除了發動機以外,其它的性能都要比肩甚至隱約超越f22,停了f22生產線的美國怕是腸子都悔青了。
雖然並沒有實質性證據表明張召忠的話語是否與f22停產有關,但在我們眼中,已經給局座套上了「戰略忽悠局局長」的名號,「戰忽局」就代表通過低調、幽默甚至自嘲的方式,對外展示一種「軟萌無害」的形象,實則蘊含著深謀遠慮。
張召忠
套上這樣的思想去看待黃益平教授所說的話,是不是也有「忽悠」的意思?我國半導體晶元在近些年的發展有目共睹,24年晶元產業自給率已經從先前的不到10%飆升到25%,晶元出口量更是突破了萬億!
可以肯定的是,我國已經成為了全球重要的晶元出口國之一,華為的麒麟晶元、中興的珠峰處理器,無論怎麼看都不能說是「落後」。
取材網路
在這種情況下,黃益平教授的話是不是想要迷惑美國,想讓美方認為我國半導體晶元發展只是表面現象,實際上還是追不上他們,從而使美方放鬆警惕,減少對我國科技上的制裁。
當然這只是咱的個人看法,站在理性的角度來看的話,黃教授的話是無法輕易定奪好壞的,畢竟這些話也確實有部分是事實。
黃益平
發展神速但差距不能忽視
就先來說依賴美國這事兒,早些年我國晶元的確可以說是離不開美國,這主要是因為美在半導體晶元發展太強大,在現在也能說是「霸主」,為何光刻機巨頭asml會聽美國的話,主要原因就是其核心技術也有部分得靠美國供應。
我國晶元最開始展露頭角的時候所靠的是龍芯,當初在研發龍芯3A3000的時候就要有三個選項來決定發展,其中有兩個選擇都是引用國外技術。
取材網路
顯然,龍鑫選擇的是走自研路,哪怕在當時不被所有人看好,龍芯也依舊堅持走了下來,並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的確外國技術給我國自研增加了經驗,奠定了基礎,可在現在,我們是完全可以不再依賴美國的。
自給率是什麼意思?指的就是國內市場晶元中,有多少佔比是國內生產,當下我國已經達到了25%的成績,說白了就是國產芯已經開始逐步替代他國芯,有沒有美國晶元真的影響我國發展嗎?
取材網路
再就是說華為中興的發展以及核心技術,黃教授在上面的話語的確是事實,就從華為來看,無論是麒麟9000也好9010也罷,其晶元製程依舊處在7nm工藝上,反觀美國最先進晶元工藝支撐要達到了3nm。
晶元製程是直接影響到晶元性能的,製程越小意味著能放入的晶體管也更多,從而提高晶元集成度,不僅僅性能能得到顯著提升,功耗和大小也會出現減少。
取材網路
縮小晶元製程非常困難,7nm雖然已經能算上先進,可若與3nm相比就宛如天與地,這是我們得清楚的事實,華為海思取得的成績驚人沒錯,可與頂尖晶元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這也涉及到了核心技術問題。
黃教授說我國沒掌握核心技術不能說對,有關晶元半導體的核心要涉及光刻、摻雜、薄膜沉積等多個方面,真正能算得上沒掌握的,恐怕只能說是高端光刻機。
取材網路
可話又說回來,誰完全掌握了高端光刻機技術?asml作為光刻機巨頭,他們本質上也離不開美德日等國的技術支持,只不過他們本身的技術佔比較大,而在當下我國國產光刻機已經出現了崛起勢頭。
我國半導體如今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在g/I線和KrF光刻膠領域,國產替代已經實現初步突破,同時ArF光刻膠也已經取得了好的進展,在各方的穩步前進下,國產高端光刻機的研發不過只是時間問題。
取材網路
結尾
之所以很多人不認同黃教授的話語,主要就是因為太過於絕對了,華為中興取得的成績都是明擺著的,而且晶元核心技術那麼多,直接一句我國沒有掌握有些太過於片面。
我們國家一直以來都把自主研發作為首項,進口從來不是最優選,在技術上就算沒人分享,我國也會自己去研究,只要是已經出現的技術就沒有無法攻克的,有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取材網路
參考信源
鈦媒體影像24-5-13 15:03——#專家稱事實上我們沒有掌握核心技術#
金融界2024-07-18 14:50——國產光刻機崛起:美國制裁下的中國半導體新機遇
金融界2025-02-01 19:10——打破「制裁鐵幕」中國晶元出口破萬億
財聯社2024-09-12 07:04——我國半導體製造核心技術突破,打破國外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