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節,對於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血液內科造血幹細胞移植倉的醫護人員來說,註定是一個難忘的春節。在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裡,一名30歲的年輕父親正在造血幹細胞移植倉內等待「生命的火種」重新點亮生命,而我們的醫療團隊,正是這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接力」的守護者和推動者。
他的孩子出生僅三天,他自己卻被確診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病情危急,隨時可能因感染或出血而危及生命。作為父母的獨子和襁褓幼兒的父親,他的治療不僅關乎個人,更關乎整個家庭的未來。「我們不僅僅考慮患者,還要考慮到患者背後的整個家庭。」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血液內科主任李昕說道,「如果我們不儘快移植,他可能失去治療機會,甚至危及生命。作為醫務人員,我們必須全力以赴。」
通常情況下,從中華骨髓庫找到匹配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到配型複核、體檢合格需要一個月左右,但這一次,在中華骨髓庫、採集醫院、配型檢測室等各部門的協作和捐贈者的積極配合下——僅用十天就完成了所有流程。
1月6日,供者檢索出結果;
1月9日,捐獻者同意捐獻;
1月14日,高分辨配型合格;
1月16日,捐獻者體檢合格。
經過疑難病例討論,最終確定患者1月18日進倉,1月24日進行移植。這是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有史以來最快的異基因幹細胞移植流程。
「捐獻者25號要出差,但他依然擠出時間完成了捐獻。」李昕主任補充道,「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每一分鐘都關乎患者的生命,也關乎一個家庭的未來。整個過程的高效率,離不開醫務人員、捐贈志願者和所有參與人員的大愛和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
1月24日,造血幹細胞抵達41病區造血幹細胞移植倉。為了確保治療順利進行,科室在春節期間增派了一個護理單元的護士值班。造血幹細胞移植倉是完全與外界隔離的無菌病房,醫護人員為他在探視窗貼上新年的春聯,到他身邊給他送上新年的拜年祝福。
「孩子出院我進院」。從12月23日患者入院,到現在患者仍然正在倉內接受治療。雖然整個春節他都要在移植倉里度過,但倉內時刻有堅守崗位的醫務人員守護和陪伴在他身旁。在病房之外,他的父母、妻子和孩子全家五口都從老家趕來,一日三餐為他送飯,探望他。而在更遠的地方,還有大愛無私的造血幹細胞捐贈者,和完成這一次造血幹細胞移植相關檢測和協調人員都真誠地祝福他、盼望他恢復健康。這場生命的接力,不僅是醫療技術的勝利,更是愛與希望的傳遞。
「感謝醫療團隊的全力以赴,感謝捐獻者的無私捐獻。」患者說道,「我相信,我一定會康復,陪伴我的孩子長大。」
在這個春節里,血液內科的醫護人員用堅守與奉獻,詮釋了「最美醫瞬間」的真正含義。致敬每一位無私的造血幹細胞捐贈者,致敬每一位堅守崗位的醫護人員。正是他們的努力,讓這個春節充滿了溫暖與希望。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 血液內科 劉艷 阮春紅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