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醫藥健康產業研究中心
一
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簡介
01
概念界定
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界定
高端醫療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間接用於人體的具有高技術含量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以及其它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計算機軟體。
高端醫療器械產業涉及生物醫學、電子機械、材料、電子信息等多個領域,將生物技術、醫學成像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等多種前沿技術融合,是一個知識密集、資金密集的高新技術產業,具有技術領先、產品附加值高等特點,主要包括醫療設備、體外診斷、高值耗材三大領域。
02
產業鏈全景圖
圖1: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鏈全景圖
03
中國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歷程回顧
04
中國高端醫療器械產品分類
從統計層面來看,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醫療器械(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製造)屬於專用設備製造,主要包括醫療診斷、監護及治療設備製造;口腔科用設備及器具製造;醫療實驗室及醫用消毒設備和器具製造;醫療、外科及獸醫用器械製造;機械治療及病房護理設備製造;康復輔具製造;眼鏡製造;其他醫療設備及器械製造。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中,醫療器械(生物醫學工程)屬於生物經濟產業,主要包括先進醫療設備及器械製造、植介入生物醫用材料及設備製造、其他生物醫用材料及用品製造、生物醫學工程信息技術服務、生物醫學工程相關服務。
從監管層面來看,根據《醫療器械分類目錄》的規定,本研究的高端醫療器械產品分為有源手術器械、無源手術器械、神經和心血管手術器械、骨科手術器械、放射治療器械、醫用成像器械、醫用診察和監護器械、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物理治療器械、輸血透析和體外循環器械、有源植入器械、無源植入器械、患者承載器械、眼科器械、口腔科器械、婦產科輔助生殖和避孕器械、醫用康復器械、中醫器械、醫用軟體、臨床檢驗器械等20個細分品類。
二
產業現狀與趨勢
01
產業規模及預測
近年來,以大健康為核心的產業浪潮在全球範圍內悄然興起,中國高端醫療器械產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實現了從模仿創新到自主創新的跨越,250餘種世界新、中國造的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產業初步呈現全面創新突破勢頭。2023年,中國高端醫療器械產業規模超過9000億元,同比增長12.3%,保持高速增長。未來,在創新政策、技術突破、資本支持等多重因素推動下,中國高端醫療器械產業規模將持續增加,預計到2027年將突破1.6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速達到10.8%,發展空間廣闊。
圖2:2023-2027年中國高端醫療器械產業規模及預測
重點領域
高端醫療設備是中國高端醫療器械產業規模最大的細分領域。具體來看,2023年中國高端醫療設備產業規模達到5892.3億元,佔整體高端醫療器械產業規模的61.5%;高值耗材產業規模1919.7億元,佔比達到20.0%;體外診斷產業規模1764億元,佔比為18.5%。
區域分布
東部引領,中西部奮力追趕。中國高端醫療器械產業整體呈現東強西弱態勢,東部地區聚集了全國54.1%的產業資源,中部地區聚集了全國25.1%的產業資源,西部地區聚集了全國15.7%的產業資源。湖南、湖北、四川等中西部地區奮力追趕,爭先打造高端醫療器械產業新高地。
02
產業驅動因素
政策層面
從國家層面來看,高端醫療器械產業迎來更多機遇。例如,《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管理目錄(2023年)》強調PET/MR由甲類調整為乙類,CT、磁共振調出管理品目,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鬆綁;《「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提出,重點發展診斷檢驗裝備、治療裝備、監護與生命支持裝備等領域。
從地方層面來看,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產業區域競爭愈烈。例如,廣東省聚焦高端醫療器械前沿開拓,著重發力智能康復裝備、高性能醫用感測器與微系統以及微創外科手術器械等領域;浙江省更為重視高端醫療器械源頭創新,重點發展精準診療器械、高端數字醫學影像設備和植介入器材等方向;江蘇省著重聚焦高端醫療器械核心技術突破,重點發力體外診斷設備、醫用機器人、高端植介入器材等方向,全力推動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
表1:「十四五」時期地方層面高端醫療器械產業主要政策
經濟層面
中國高端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加速提升。隨著民眾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以及大型醫療設備配置鬆綁,醫療服務、創新器械產品需求與日俱增,推動中國高端醫療器械市場快速擴容。隨著「顏值時代」的到來,追求美麗和展示美麗的效應使得醫療美容的需求與日俱增,醫美行業步入黃金時期。近年來國內相關部門頻頻發布醫療美容行業相關政策,為醫療美容市場進一步發展明確方向並提供動力支持。從價值鏈來看,醫美器械具有較高技術壁壘,行業集中度較高,利潤也較高,一些代表性原料及設備公司的毛利率可達50%-90%,凈利率可達25%-60%。未來,受市場增長牽引,中國醫美器械行業將進入加速發展期。
社會層面
醫療資源擴容,醫療保障水平持續提高。一方面,中國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帶動醫療器械市場需求增長。2022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8.2歲,比2013年提高1.63歲。2023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5.4%,較2014年上升5.3%。人口老齡化帶來醫療、藥品、器械的需求增長,將成為未來整個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大背景。另一方面,優質醫療資源擴容推動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近年來,中國醫療衛生服務資源總量持續增長,醫療技術能力和醫療質量水平持續提升,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衛生體系,形成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網,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2023年,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7萬個,總診療量達95.6億人次,衛生技術人員1247萬人,醫療服務效率不斷提升,醫療服務總量居世界第一。
技術層面
科技革命加速產業融合,創新產品不斷湧現。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展開,多領域科技創新成果持續湧現,也不斷影響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近年來,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物醫藥行業相互融合,AI中醫診斷、AI影像診斷、智能康復器械、手術機器人成為生物醫藥行業發展新熱點。此外,量子感測技術嶄露頭角,其超高靈敏度可檢測出極其微弱的生物信號,如早期疾病細胞的微弱電磁變化,助力疾病超早期精準診斷;生物晶元集成化程度持續提高,能在微小面積上同時進行海量生物分子檢測與分析,大幅提升檢測效率與精準度,推動高端醫療器械創新和精準醫療發展邁向新高度。
三
重點細分領域發展現狀
01
醫療設備
醫療設備主要涵蓋治療設備類、診斷設備類和輔助設備類三大領域。從產業規模來看,2023年中國醫療設備產業規模達到5892.3億元,佔整體醫療器械產業的61.5%。其中,2023年中國診斷設備產業規模達到2734.1億元,佔整體醫療設備的比重為46.4%,主要產品包括DR影像設備、超聲影像設備等;治療設備產業規模為2762.9億元,佔整體醫療設備的比重為42.2%,主要產品包括激光治療設備、放射治療設備、康復器械等;輔助設備產業規模為746.3億元,佔整體醫療設備的比重為11.4%,主要產品包括消毒滅菌設備、血庫設備、製冷設備等。
圖3:2023年中國醫療設備細分產業規模
行業重大事件
2023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門聯合發布《「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加速推動醫療機器人的創新應用,手術機器人、輔助機器人等領域成為最新熱門研發方向,相關產品呈「爆髮式」問世。
2024年11月,國家醫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AI輔助診斷首次被列入價格構成,大幅降低了患者使用AI輔助診斷的成本。為了支持相對成熟的人工智慧輔助技術進入臨床應用,又防止額外增加患者負擔,國家醫保局分析人工智慧潛在的應用場景,在放射檢查、超聲檢查、康復類項目中設立「人工智慧輔助」擴展項。
02
高值耗材
高值耗材主要包括血管介入耗材、骨科植入耗材、口腔植入耗材、眼科耗材、神經外科耗材等領域。從產業規模來看,2023年中國高值耗材產業規模達到1919.7億元,佔整體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的20.0%。其中,2023年中國血管介入耗材產業規模為639.3億元,佔整體高值耗材的比重為33.3%,主要產品包括心血管介入類、腦血管介入類、外圍血管介入類等;骨科植入耗材產業規模達到481.8億元,佔整體高值耗材的比重為25.1%,主要產品包括創傷類植入物、脊柱類植入物等;口腔植入耗材產業規模為234.2億元,佔整體高值耗材的比重為12.2%,主要產品包括正畸材料、種植體材料等;眼科耗材產業規模為193.9億元,佔整體高值耗材的比重為10.1%,主要產品包括人工晶狀體、硬性角膜接觸鏡等。
圖4:2023年中國高值耗材細分產業規模
行業重大事件
2024年6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就《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相關內容進行了介紹。會議強調,國家和省級集採辦公室將嚴格監督中選結果的落實,確保中選產品優先進入醫療機構使用。國家醫保局還將建立線上反饋機制,收集中選產品供應、質量等問題的反饋,指導地方及時處置。這意味著,未來中選企業的產品質量、供應狀況等將直接影響後續集采中選率。
03
體外診斷
體外診斷按照技術發展歷程主要分為生化診斷、免疫診斷和分子診斷。從產業規模來看,2023年中國體外診斷產業規模達到1764.0億元,佔整體醫療器械產業的18.5%。其中,2023年中國免疫診斷產業規模為550.1億元,佔整體體外診斷的比重為31.2%,主要產品包括免疫診斷試劑、免疫診斷耗材等;分子診斷產業規模為323.7億元,佔整體體外診斷的比重為18.4%,主要產品包括分子診斷試劑、分子診斷耗材等;生化診斷產業規模達到242.8億元,佔整體體外診斷的比重為13.8%,主要產品包括生化診斷試劑、生化診斷耗材等。
圖5:2023年中國體外診斷細分產業規模
行業重大事件
2023年3月,聖湘生物發布了GenePrecision2000全自動核酸提取及熒光PCR分析系統,這是聖湘生物最新上市的一款集樣本原始管上機、核酸提取以及核酸擴增檢測等過程的全自動核酸檢測分析系統。
2023年8月,華大智造與NGeneBio簽署合作備忘錄。華大基因PTseq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靶向高通量基因檢測上市。
2024年10月,安徽省醫保局牽頭的體外診斷試劑的省際聯盟集采工作持續推進,10月15日啟動產品信息維護工作。27省(區、兵團)醫療保障局組成採購聯盟,涉及腫瘤標誌物16項,甲狀腺功能檢測試劑9項。和2023年相比,此次集采聯盟省份增加了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山東省退出。集采範圍再次擴大,覆蓋的市場總量全面提高。
四
技術及產品創新
01
技術創新
關鍵技術
手術導航技術深刻改變傳統治療方式。在骨科、神經外科、血管介入領域,中國已有多款手術導航系統獲批上市,部分產品的技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3D列印技術優勢顯著。相比傳統耗材製備工藝,3D列印技術具有精確度高、成本低、易成型的特點,在研發生產和臨床應用中有獨特優勢。
先進醫學成像技術向三維化、功能化、低劑量、便攜化方向發展。三維成像、功能成像等先進成像技術能夠更清晰、完整地、動態地顯示診斷部位的信息,代表了新技術發展趨勢。
圖6:中國高端醫療器械技術演進
02
產品創新
創新醫療器械
在《醫療器械優先審批程序》《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等政策疊加影響下,中國醫療器械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創新醫療器械獲批數量由2018年的20款增長至2023年的61款,複合增長率為25%。
從細分領域來看,醫療設備佔比最高增長最快。
圖7:2018-2023年中國市場批准上市的創新醫療器械數量變化
圖8:2018-2023年中國市場批准上市的創新醫療器械數量領域分布
五
發展建議
01
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
建議一
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支持企業與上游醫用原材料製造商合作開展技術攻關,優先解決上游原材料的自主研發問題,尤其是醫用金屬材料、醫用高分子材料、體外診斷試劑原材料。
建議二
推動產學研醫深度融合。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依託高端醫療器械龍頭企業,面向市場需求,積極探索「企業出題、科研機構答題」的新模式,鼓勵發展定製研發業務。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創新平台,打造一批以市場為導向的新型研發機構。
02
積極提升企業國際化發展水平
建議一
支持企業「走出去」。在生命支持設備、體外診斷試劑等優勢領域,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跨國公司,支持企業到境外設立研發機構,建立研發、生產、銷售、維修全周期服務網路。組建專業運營團隊,為初創企業海外拓展、專利保護、研發服務提供有力支撐,構建與國際接軌的產業環境。
建議二
吸引外資「走進來」。依託國內大規模市場優勢,對接引入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研發生產企業,支持外資企業與本地企業合作共同開展產品研發,集聚全球高端醫療器械創新資源。
03
全力提高產業資金活力
建議一
提高政府資金使用效率。設立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引導基金,鼓勵科技成果轉化,支持產品市場化、產業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政策引導和槓桿作用,積極拓寬資金池募集渠道,吸引社會資本注資,以市場化運作機制助力產業項目建設發展。
建議二
增強科技金融服務能力。完善企業信貸綠色通道,積極推進醫療器械「研發貸」「註冊貸」「知識產權證券化」等金融產品創新試點,鼓勵金融機構針對創新型醫療器械企業加大信貸供給,提高信貸額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