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在準備緊急撤離!

2024年11月25日06:12:03 科學 1122

國際空間站自啟用以來已經超期服役近10年,在這期間它逐漸顯現出一些問題,尤其是漏氣問題較前有了明顯的增幅,讓NASA等多方開始對空間站的安全性產生了高度關注。

美國俄羅斯這兩個在空間站存在聯繫的國家也就其漏氣問題進行了調查,但調查出來的結果卻並不一致,由此也將兩國間的關係進一步惡化。

眼下國際空間站內共有著不止一個宇航員,按照現有的情況,若是出現了緊急撤離的需要,這些宇航員又該如何選擇呢?

那麼國際空間站又為何會存在這麼嚴重的漏氣問題?

國際空間站漏氣嚴重。

自1998年國際空間站第一部分模塊發射成功後,國際空間站便逐步開始搭建,兩年後的2000年,空間站首次有宇航員進入並正式投入使用。

作為人類至今為止最大的洲際合作項目,國際空間站的「誕生」凝聚著全球多個國家的科研力量和智慧結晶。

國際空間站以齊心協力、跨越國界的合作精神聞名於世,是地球上一個重要的科技和人文符號,每一次發射和裝配都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並為人類文明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然而,這樣一個象徵著人類團結與探索精神的偉大工程,如今卻面臨著重重危機!

今年12月,一艘名為「力量」的貨運飛船成功對接到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後不久,俄羅斯地面控制中心就收到了一些不尋常的數據:艙內的空氣似乎正在以超乎尋常的速度流失。

因此俄羅斯地面控制中心指示宇航員進行一系列檢查,以確認這種異常是否為感測器故障所致。

NASA在準備緊急撤離! - 天天要聞

經過一番檢查後,讓眾人驚訝的是這確實不是感測器故障,而是艙內空氣確實在快速且明顯地流失!

甚至不久後宇航員們在自檢過程中還發現了數個裂縫,這也意味著空間站非常可能還存在其他未知的裂縫,因此大家對這些裂縫進行了更加仔細的查看。

經過一番詳細探查後最終鎖定了綜合診斷中發現的問題點:

在之前幾次對接過程中,有4處中轉通道內部被找到了裂縫,但這並不是全部,而是它們認為漏氣應該還存在50個待定的問題點——極有可能是另外50個即未被確認或乃是新產生的裂縫。

綜上,這次空氣泄漏量已成為國際空間站有史以來最大的單次事件,大家對它們進行了討論並決定採取一些措施來防止事態變得更加惡化。

這些應急措施包括關閉所有疑似漏氣的中轉通道,並計劃讓宇航員們儘快撤回到無漏氣區中攬星艙,以確保宇航員們的人身安全。

由於我國主要是依靠俄羅斯發射宇航員,因此我國目前並沒有宇航員,可美國和歐洲各國也不少優秀的宇航員,他們在知道這樣的情況後肯定會十分擔憂自身安全。

但是最棘手的問題是,即使這些好的宇航員撤回到無漏氣區中攬星艙,也只能暫時規避危險,因為他們不可能長時間待在中轉艙內,而一旦他們出去工作,漏氣就會繼續發生。

因此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設想:如果問題無法及時解決,那麼為什麼不讓這些宇航員們逃回地球呢?

NASA在準備緊急撤離! - 天天要聞

但我國對於宇航員安全問題仍然有著絕對重視。

儘管國際空間站問題複雜,但美國並沒有放棄這一重要的空間科學平台。

然而現今各方都在尋找有效的方法,以確保宇航員們的安全,並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太空科學工作的干擾。

美俄雙方矛盾升級。

關於空氣泄漏的問題,俄羅斯和美國之間一直存在著巨大分歧。

美國方面認為,導致國際空間站急劇漏氣的是之前編號為「P25」的貨艙對接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

根據NASA副局長和NASA的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在「P25」貨艙對接過程中,一些小型顆粒撞擊了艙壁表面,這可能直接導致了艙壁出現裂縫。

經過注意觀察後發現,這些小顆粒極可能是來自「效率」空天飛機發射後的殘留物質,NASA得出初步結論:這些物質在進入太空時以高速撞擊到艙壁,從而直接造成裂縫產生,這就是導致此次國際空間站空氣泄漏的原因。

然而,美國方面剛剛提出自己的觀點,俄羅斯方面就立馬發表反駁態度:

俄羅斯方面堅決否認了NASA得出的觀點,並曾多次發表聲明堅持認為,導致國際空間站空氣泄漏的原因絕非是「P25」貨船對接時造成的影響——因為艙內物質流失率是不斷增加的,從來不是一蹴而成的,並且俄羅斯在最開始就認為這主要是由於「星辰」號服務艙中轉通道與貨運飛船對接時所產生的通道轉移存在的問題。

但為何俄羅斯最開始並未像美國一樣認為這是由「星辰」號服務艙中轉換向通道造成呢?

原來在2001年,日本前來維修國際空間站時曾不慎壞掉了其中一扇窗戶,這一事件不僅給日本帶來了巨額賠償費,更令之後維修中大量項目陷入停滯。

因此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在這次檢查之前,俄羅斯一共已經找出了48個待修復點,自此之後再出現新的裂縫也就不足為奇了。

NASA在準備緊急撤離! - 天天要聞

所以不得不說,對於此次事件,美國和俄羅斯雙方顯然都沒有充足證據就獨自附予了自己的觀點,各說各話,所以才會這樣互不相讓指責對方,甚至以此加劇矛盾。

NASA已將國際空間站風險評估等級提升至最高。

關於裂縫修復的問題,目前俄羅斯方面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在隨機送修人員下艙後用環氧樹脂進行灌注,以此來填補裂縫達到修複目的,但由於納米衛星計劃是正在運行中的,因此現在著手進行修復工作存在很大的風險。

因此雙方商量決定,把修復工作延後,截至目前仍未進行。由於這次修復工作太過耗時耗力,因此對於已產生的裂縫和有隱患存在地點,斥資高達2億美金修復工作顯得不划算,並且還有可能會讓現更許多新的裂縫,這對於國際空間站未來太空研究生活來說無疑晴天霹靂。

而且由於現在所有已知裂縫都位於中國中心通道的轉移區,目前尚且沒有發現任何新裂縫,但每一次例如「力量」等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時都伴隨高壓衝擊波,如果這些衝擊波打到中國中心轉移區,這部分將成為下一個裂縫發生點。

而這些不可控因素也不僅表現在中國通道,對於美國等其他國家所在轉移通道也會存在未來發現新裂縫,因此可能因為新裂縫再來修補新裂縫只會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除此之外,由於之前一直處於修復狀態,因此沒有固定狀態能做比較,目前還不能確定是否還有未被發現的新裂縫,但這一奇怪現象也不能置之不理。

NASA等各國如要保持國際空間站良好運行發展狀態,就必須及時找到解決方案,不能一直等俄羅斯那邊解決問題進展,因為這個延後,不知多久才能及時進行修復工作。

而且超期服役造成老舊設備損壞也是導致漏氣的元兇之一,不同模塊組成系統在超期服役後很自然就會出現老舊故障問題,因此各模塊自身各自系統等要進行更新替代也勢在必行,但老舊造成的不完善及時更新替代可能造成更大危險,因此必須找到好的方法來解決。

很明顯,在諸多影響因素下,NASA組織隨即將國際空間站的風險評估等級提升至最高,以避免更多意外事件發生。

NASA在準備緊急撤離!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加州:被「染色」的小鎮 - 天天要聞

美國加州:被「染色」的小鎮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地區山火持續,截至13日已報告至少25人死亡,超過9.2萬人被疏散。1月13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曼德維爾峽谷,柵欄上的植物被噴洒了阻燃劑。新華社/美聯1月13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曼德維爾峽谷,路邊的植物被噴洒了阻燃劑。新華社/美聯這是1月13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曼德維爾峽谷...
《海洋預報》當期目錄 | 2024年 第41卷 第6期 - 天天要聞

《海洋預報》當期目錄 | 2024年 第41卷 第6期

目錄2024年第6期研究與分析區域耦合預報系統的中國近海海面風場預報檢驗評估張可睿,李響,張蘊斐,龍上敏,陳幸榮(1)CMA-TYM對颱風「杜蘇芮」預報的綜合評估與誤差分析姚國華,高麗,麻素紅,陳權亮,任宏利(13)基於深度學習的大風訂正預
中國首款男性四價HPV疫苗獲批,更多國產疫苗在路上 - 天天要聞

中國首款男性四價HPV疫苗獲批,更多國產疫苗在路上

男性也可以接種HPV疫苗了。1月8日,默沙東宣布,四價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釀酒酵母)佳達修多項新適應證已獲得國家葯監局的上市批准,成為中國境內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可適用於男性的HPV疫苗。佳達修適用於9-26歲男性,預防因HPV16、18引起的肛門癌,HPV6和11引起的生殖器疣(尖銳濕疣),以及由HPV6、11、16、1...
優秀!「三新」產品來了 - 天天要聞

優秀!「三新」產品來了

近日合肥市2024年度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認定名單發布安利股份、中科光電、賽特新材3家肥西企業的產品被認定為「新產品」合肥市2024年度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擬認定名單(肥西部分)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產品(以下簡稱「三新」產品
「人類搖籃」遺址發現了300萬年前的工具,露西死因有新解 - 天天要聞

「人類搖籃」遺址發現了300萬年前的工具,露西死因有新解

近日,考古學家在肯亞霍馬半島的「人類搖籃」遺址,發現了地球上最早使用的工具,這些由三百萬年前人科動物製造的石片或小刀,展示了他們通過敲擊石頭製造鋒利邊緣的技術。(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些地球上最早使用的工具。)(這種鋒利的岩石能夠剝皮和切水果和蔬菜,並切河馬的肉。)(露西遺骸。)這些工具被稱為奧杜威工具...
斯巴魯望遠鏡的昆蟲狀複眼將於2月首次亮相 - 天天要聞

斯巴魯望遠鏡的昆蟲狀複眼將於2月首次亮相

夏威夷山頂上可靠的望遠鏡即將進行一次大升級。夏威夷的斯巴魯望遠鏡(Subaru Telescope)正在為其武器庫增加一種新儀器,它將通過複眼觀察宇宙。複眼將使斯巴魯能夠觀察太空中大約2400個物體,提供極寬的視野,並允許同時對數千個物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