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今晚報】
「我們全家出行,花了近千元門票,你給我看假魚」「和活體海洋動物養在一起,會不會(對動物)有危害」「想法不錯,但(人造鯨鯊)做得有些劣質」「假的挺好,鯨鯊屬於大海」……近日,有關「如果你在大型海洋館遇到假鯨鯊怎麼辦」的話題在網路上引發討論。
對此,展出「機甲鯨鯊」的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回應媒體稱:「海洋世界從未在任何宣傳材料或廣告中宣稱展示真實鯨鯊,或暗示擁有活體鯨鯊。」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採用「機甲鯨鯊」代替活體鯨鯊是出於保護珍稀海洋動物的目的,通過高科技手段提供科普展示,不存在誤導消費者的行為。
鯨鯊已被列為我國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瀕危物種。作為稀有海洋生物,自然界中鯨鯊的壽命通常可達70年以上,而人工養殖的大型海洋動物平均生存年限僅為5年。從動物保護的角度來看,海洋館不引進、展示活體瀕危動物,而用高科技產品替代,其初衷就是想通過高科技還原向遊客展示珍稀、瀕危生物在大海中自由遨遊的風姿,增強公眾對海洋生物保護的意識和關注。
但正如有人說,動物保護的歸動物保護,商業的交給商業,這二者並不衝突。作為經營方,海洋館需要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真實、全面的信息,讓消費者了解真實情況之後自主選擇。這是我國相關法律賦予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海洋館的存在絕不是囚禁動物,而是幫助人們了解更多海洋生物和海洋知識。如果高科技能幫助我們達成這個目的,同時又減少對動物的傷害,當然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但前提是如實告知遊客,而非等著遊客自己去發現「貨不對版」。遮遮掩掩反而可能產生負面效果,既影響公眾對海洋保護的認同感,更涉嫌違法。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