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基因的整天「毒蛋白」,實際這辭彙是瞎編的,從來沒有

2024年11月15日00:35:04 科學 1884

作者: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我發現一個特點,反對轉基因的一些自媒體營銷號,整天提所謂的「毒蛋白」,將Bt蛋白稱之為「毒蛋白」。它們就死死的抓住了這個「毒」字大做文章。實際上,學術界從來沒有「毒蛋白」這個說法。而轉基因技術中轉入的那個基因,原本就來源於人類已經安全食用幾千年幾萬年的傳統植物的身上。

反轉基因的整天「毒蛋白」,實際這辭彙是瞎編的,從來沒有 - 天天要聞

基因就是蛋白質

檢索查閱了1960年代以來的所有的sci論文,「毒蛋白」這個辭彙並非正規科學術語,沒有任何一篇論文提到「毒蛋白」,而是近些年一些自媒體號的蓄意編造。轉基因抗蟲作物中的 Bt 蛋白,在科學研究和正規的學術論述中,從來就不會被稱為「毒蛋白」。

Bt 蛋白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只對特定的害蟲產生作用,對人類、家畜和其他非目標生物完全沒有毒性。將其稱為「毒蛋白」是一種不準確且容易引起誤解和恐慌的表述,這種稱呼往往出現在一些不科學、不客觀的宣傳或誤導性的自媒體言論中,而非來自嚴謹的科學論文。

科學研究對於轉基因作物中 Bt 蛋白的安全性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評估,其結論是在正常使用和合理監管的情況下,Bt 蛋白對人類和環境是安全的。

蟲子吃了會死,人可以吃?當然可以吃!

不同動物的消化系統展現出了驚人的差異性。就如同大象以龐大的身軀咀嚼著粗硬的草木,而蜂鳥則以小巧的喙吮吸著甜蜜的花蜜。這種差異不僅決定了動物們所能攝取的食物種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對於食物安全性的認知。

在探討轉基因抗蟲作物的安全性時,我們不可忽視這一物種差異性所帶來的重要啟示。人類視為美味佳肴的巧克力,對於狗來說卻是致命的毒藥;營養豐富的牛油果,鸚鵡食用後卻可能中毒。同樣,轉基因抗蟲作物中的 Bt 蛋白,也正是基於這樣的物種差異性特點,展現出了其獨特的安全性。

不同動物消化系統的差異

(舉例一)狗與巧克力

狗的消化系統無法有效地代謝巧克力中的可可鹼咖啡因等成分。這些物質對於人類來說,或許能帶來愉悅和興奮的感覺,但對於狗的身體而言,卻如同洪水猛獸。可可鹼會影響狗的心臟和神經系統,導致心跳加速、抽搐甚至死亡。這就好比給一輛小型汽車裝上了大型卡車的引擎,其結果必然是不堪重負。

(舉例二)鸚鵡與牛油果

鸚鵡的身體結構和生理機能決定了它們對某些成分的敏感性。牛油果中含有的某些油脂和化學物質,對於鸚鵡的肝臟和腎臟可能造成損害。這就像給一隻習慣在天空翱翔的鳥兒戴上了沉重的枷鎖,使其無法自由飛翔。

轉基因抗蟲作物中的 Bt 蛋白為什麼對人類無害?

(一)Bt 蛋白的作用機制

轉基因抗蟲作物中的 Bt 蛋白是一種天然存在於蘇雲金芽孢桿菌中的蛋白質。它具有高度的特異性,能夠識別並結合害蟲腸道中的特定受體,從而導致害蟲腸道穿孔,最終死亡。

(二)物種差異性在 Bt 蛋白中的體現

人類、家畜以及其他非目標生物的消化系統與害蟲有著顯著的差異。例如,人類和家畜的腸道環境、消化酶以及腸道細胞的受體結構都與害蟲截然不同,使得 Bt 蛋白無法對我們產生毒性作用。這就彷彿是一把特製的鑰匙,只能打開特定的鎖,而對於其他不相匹配的鎖則毫無作用。

我具體的解釋說明清楚:

首先呢,人類和家畜肚子里的環境完全就不一樣。害蟲肚子里可是酸溜溜的,而我們人類和家畜肚子里的酸鹼性就和它們不同,完全是鹼性的。

然後,消化食物的小幫手——消化酶也不一樣。就像不同的工具,害蟲肚子里的消化酶只能處理它們吃的那些東西,我們人類和家畜肚子里的消化酶能處理我們吃的飯菜、水果還有肉。

腸道細胞的受體結構也有很大差別。這個受體結構就像一個個小口袋,害蟲肚子里的小口袋只能裝特定的東西,而我們人類和家畜肚子里的小口袋和它們的不一樣,裝的東西也不同。

正是因為有這麼多不同的地方,像 Bt 蛋白這種能對付害蟲的東西,對我們人類和家畜就根本沒有作用了,就好像一把鑰匙只能開它對應的那把鎖,開不了我們的鎖,所以不會傷害到我們。

國際組織的科學研究報告

(一)俄羅斯科學機構的研究

俄羅斯的「Institute of Advanced Biological Research」(先進生物研究機構)進行了一項長期的大規模研究。他們對轉基因抗蟲作物種植區域的土壤、水源以及周邊生態系統進行了監測和分析。經過多年的跟蹤研究,未發現Bt蛋白對土壤微生物群落、水質以及其他非目標生物造成任何不利影響。

(二)法國科學組織的報告

法國的「Centre for Genetic Engineering Safety」(基因工程安全中心)開展了一系列針對轉基因抗蟲作物的動物實驗。他們將不同種類的動物,包括哺乳動物、鳥類和昆蟲,暴露於含有Bt蛋白的環境中,並對其健康狀況進行了詳細的監測。實驗結果表明,除了目標害蟲外,其他動物均未出現中毒或其他健康問題。

(三)國際組織的報告

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該組織對轉基因技術包括 Bt 蛋白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評估,認為在合理使用和監管下,Bt 蛋白是安全的。

(四)美國政府部門的報告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通過嚴格的科學評估和審查,認可了含有 Bt 蛋白的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五)歐盟委員會的報告

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對 Bt 蛋白進行了深入研究和風險評估,得出其在食品和飼料中的使用是安全的結論。

結論:抗蟲轉基因作物是絕對安全無害的!

如同在森林中,每種動物都有其獨特的生存之道和食物選擇,我們不能因為某種食物對一種動物有害,就一概而論地認為對所有動物都有害。轉基因抗蟲作物中的 Bt 蛋白,正是基於這種物種的差異性,在有效地控制害蟲的同時,對人類和其他非目標生物展現出了高度的安全性。

俄羅斯和法國等國家的科學機構的研究報告進一步為我們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支持。我們應當以科學的態度、客觀的分析來對待轉基因技術,充分利用其帶來的好處,為人類的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開闢新的道路。

雖然主流科學界都認為轉基因就是安全的蛋白質,吃轉基因就等於雞蛋,並且證明這種蛋白質是沒有風險的。但是反對轉基因自媒體號就不承認,它們說毒蛇的毒液也是蛋白質,用毒蛇的例子來證明轉基因的不安全。

這種無恥的邏輯讓人無語!

首先,將轉基因作物中的 Bt 蛋白與毒蛇毒液中的蛋白進行簡單類比是極不科學且錯誤的。

毒蛇毒液中的蛋白具有極強的毒性,是因為其在毒蛇的進化過程中專門發展出來用於捕食和自衛的。這些毒液蛋白的作用機制和目標與 Bt 蛋白完全不同。

Bt 蛋白之所以能夠殺蟲,是因為它能夠特異性地與害蟲腸道中的特定受體結合,從而導致害蟲死亡。但對於人類和其他非目標生物,由於消化系統、生理結構以及細胞受體等方面的巨大差異,Bt 蛋白無法產生類似的作用,也就不存在毒性和危害。

而且,主流科學家認為轉基因是安全的,這並非是憑空得出的結論,而是基於大量嚴謹的科學實驗、長期的監測和深入的研究。這些研究涵蓋了從分子層面到整個生態系統的各個方面,其結果都表明在正常使用和合理監管的情況下,轉基因作物中的 Bt 蛋白不會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相反,那些反對轉基因的自媒體號,他們往往缺乏科學依據,僅憑主觀臆斷和錯誤類比就得出轉基因不安全的結論。這種做法不僅誤導了公眾,還阻礙了科學技術的合理應用和發展。

做一首七言絕句總結一下:

《轉基因蛋白之解》

轉基作物蛋白藏,

差異系統細參詳。

人類家畜皆無礙,

科學論證保安康。

受體結構各有樣,

腸道環境不相同。

消化酶類亦有別,

合理運用利農豐。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 天天要聞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7月2日武漢大學機器人學院成立大會在該校舉行學院將從小米、宇樹、樂聚、優必選等機器人、智能製造頭部企業聘請10名產業教授培養創新拔尖人才武大機器人學院執行院長肖曉暉教授在會上介紹,新成立的機器人學院2025年將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將依託武大
位元組、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 天天要聞

位元組、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作者:黃鶯2025年7月1日,總部位於美國的專利池管理機構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視頻分發專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專利池的首個進展——首批被許可方和許可方名單,其中位元組跳動、快手和騰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 天天要聞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什麼項目值得爭論70多年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論證,前後歷經七十餘年,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前期工作迎來最新進展—— 寧夏中衛市自然資源局近日發布《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證前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公布了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的擬選址位置、擬用地面積等信息。 黃河流域治理長期...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 天天要聞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原標題:第四十一次南極考察隊在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破冰逐浪,向新的未知進發(弘揚科學家精神)一次卸貨任務中,承擔人員轉運任務的「雪鷹301」直升機正在降落「雪龍2」號艉甲板。科考隊員在海拔4000米的冰原上拔出手搖鑽。科考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聞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蓋房子,要從地球上運建材嗎?長期留駐月球,飲用水也要地球「發貨」、飛船「快遞」嗎?「不用!」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團走進位於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測實驗室時,記者從科研人員口中聽到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月壤3D列印系統設備。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 天天要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新華社合肥7月1日電 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新華社記者郭晨、班娟娟、姚遠在安徽省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一條孕育了數十家量子科技企業的「量子大街」。過去的10多年裡,方圓幾公里內,一個擁有中電信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代表性企業的量子產業集群在此崛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量子科...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中國人民大學與西湖大學攜手成立「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並面向全球發布「未來人類十大議題」,聚焦人類文明演進的重大挑戰與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 天天要聞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6月30日,華熙生物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文章《推動行業進入以檢測結果為宣傳依據的時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張免受科學檢驗的必定屬於偽科學。文章直指,在重組膠原蛋白的測量問題中,聲稱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就無法準確測量,就是一種典型的「免受檢驗策略」,試圖讓自己的主張免受科學檢驗和公共監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