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鋼鐵冶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壽榮,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7月14日上午在武漢逝世,享年97歲。
出生於濟南的張壽榮,與濟南的鋼鐵企業還有一段緣分。據大眾日報2000年5月26日的報道,濟南鋼鐵集團總公司曾聘請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兩院院士王淀佐和工程院院士張壽榮為該公司高級科技顧問。
張壽榮1988年榮獲湖北省勞動模範稱號,1990年「『一米七』軋機系統新技術開發與創新」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張壽榮個人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2年獲光華科技獎。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7年當選為墨西哥工程院外籍院士。
「一米七」工程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用來生產罐頭皮,也就是薄鋼板。「一米七」指軋板的寬度為1700mm,1700mm剛好等於1.7米,因而簡稱「一米七」。如今看起來稀鬆平常的罐頭皮,為何如此重要?
鋼產量增長130%倍,造不出做罐頭的「洋鐵皮」
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鋼產量已經大幅度增長。1973年,中國鋼產量達到了2500萬噸,是新中國建立初期的130倍,而像罐頭盒、餅乾盒這些今天看起來極為普通的物品,當時的中國卻無法自主生產。製作這些生活必需品,都需要一種基礎原材料——薄鋼板。當時國內的鋼鐵廠只能生產中厚板、重軌等黑、大、醋的初級產品,這些精細的薄鋼板,完全依靠進口,因此又被稱作為「洋鐵皮」。
生產薄鋼板,曾是周總理最急切想解決的問題之一。這是一幅創作於1994年的油畫,名為《鞠躬盡瘁》。區別於其他攝影繪畫作品中英姿勃發的領導人形象,這幅畫抓取的是周恩來總理閉眼的一瞬。
此時的周恩來憂心忡忡,新中國有太多難題,他還沒有時間安排解決。畫中,他手裡那把刮鬍刀,就是他最急切想解決的問題之一:什麼時候,中國人才能用得上國產的刮鬍刀?這是周總理最急切想解決的問題之一。沒有薄鋼板,就連一個小小的刮鬍刀片,都無法生產。
1972年,隨著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逐漸正常化,中國陸續和歐洲多個國家建交。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經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親自批示,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設備的「四三方案」被提上了日程。
「擬用三至五年時間從西方發達國家,引進總價值為43億美元的成套設備」,而當時國家財政收入還不到800億美元。這是中國繼20世紀50年代蘇聯援助的「156項工程」之後,第二次大規模對外技術引進,其中身價最高的,就是價值6億美元的武鋼「一米七」工程。
1981年12月12日,「一米七」軋機工程經國家驗收合格,正式投產。此後,數十萬人前赴後繼,揮灑青春,貢獻力量。武鋼和武鋼人的精神,在紅火的歲月里,相互成就,相互引以為傲,砥礪前行。此後,「一米七」軋機工程廣泛用於輕工行業,為國家節省了數億美元外匯。
如果沒有「一米七」工程,就沒有「三轉一響」的普及。飛鴿自行車、荷花縫紉機、牡丹電視機、黃桃罐頭盒,就無法走進千家萬戶,改變普通百姓的生活。
張壽榮為武鋼「一米七」工程做了哪些貢獻?
受制於各種主客觀條件,長期以來「一米七」無法達到設計能力。為徹底扭轉上述局面,張壽榮組織實施了一系列技術攻關,並取得了卓著成效。
為適應「一米七」軋機系統對各廠生產的需要,他首先針對煉鐵廠前工序老廠的落後技術,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包括礦山系統弱磁、強磁工藝改造,燒結大修增加鋪底料,高爐大修增設燒結礦下過篩,料場增加礦石退勻設施等,提高了高爐精料水平和技術經濟指標,從源頭上為接下來的鋼鐵生產作了必要的鋪墊。
「一米七」系統各廠投產後,結合生產中出現的實際問題以及技術上的薄弱環節,他加大了引進技術的消化和吸收工作的力度,積極推行創新攻關,為武鋼二次創業的實現作出了巨大貢獻。而其主持的武鋼「『一米七』軋機系統新技術開發與創新」項目,也於1990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的科技界最高榮譽。
此外,在煉鐵工藝方面,「轉爐複合吹煉技術」攻關,使該項技術達到8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榮獲「七五」國家科技攻關獎;武鋼第二鍊鋼廠全連鑄攻關,使連鑄比由原來設計的80%提高到100%,武鋼第二鍊鋼廠成為國內第一家實現全連鑄的鍊鋼廠;「大型板坯連鑄機開發」項目,在消化原引進技術的基礎上,依靠國內力量自行設計,製造了我國第一台大型板坯連鑄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在新產品研製開發方面,他組織的「鐵路用耐大氣腐蝕鋼開發」項目,使鐵路車輛使用壽命延長1倍以上,經濟效益每年超過1億元;「稀土鋼開發」項目,解決了連鑄與模鑄稀土加入的工藝問題,開發出一批含稀土低的低合金鋼,使武鋼稀土鋼佔全國總產量的60%以上,獲「七五」國家科技攻關獎;「硅鋼系列新產品開發」項目,開發出與引進硅鋼專利不同的新產品,成功地應用於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獲得了國家攻關獎勵榮譽獎。
張壽榮生前曾說:「目前我國雖是產鋼大國,但遠不是產鋼強國。我們的目標是將我國建設成社會主義強國,社會主義強國必須是鋼鐵強國。作為長期從事鋼鐵冶金的工程技術人員,我必須奮發圖強,為建設鋼鐵強國努力奮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資料來源:CCTV4國家記憶、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張楠 策劃 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