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菏澤農田發現犰狳,這種動物產於美洲,名字卻來自《山海經》

2023年10月28日23:50:06 科學 1087

很多朋友都聽說過犰狳(qiúyú)這種動物,它是美洲的特有物種,體型與貓或兔子差不多大,但是卻披著一層鎧甲,遇到危險的時候會團成球狀裝死,是一種很有特點的野生動物。

山東菏澤農田發現犰狳,這種動物產於美洲,名字卻來自《山海經》 - 天天要聞

山東菏澤農田發現犰狳,這種動物產於美洲,名字卻來自《山海經》 - 天天要聞

然而在今年的10月26日,我國山東省菏澤市有人爆料稱在農田中發現了一隻正在挖土刨坑的犰狳,並且拍下的視頻發到了網路上,讓人很是驚訝。

山東菏澤農田發現犰狳,這種動物產於美洲,名字卻來自《山海經》 - 天天要聞

犰狳是南北美洲的特有動物,不可能平白無故地出現在我國,菏澤農田中發現犰狳的爆料者是曹先生,他表示剛看到的時候也是大吃一驚,我們中國怎麼能發現美洲的野生動物呢?這東西不可能生活在華北平原上。

山東菏澤農田發現犰狳,這種動物產於美洲,名字卻來自《山海經》 - 天天要聞

犰狳的打洞能力特彆強,看到有人到來就鑽到了洞里,為了捉住這隻犰狳,警察叫來了挖掘機,發現這隻魷魚已經向下打了幾米深的洞,挖掘機費了半天勁才將其挖了出來。

山東菏澤農田發現犰狳,這種動物產於美洲,名字卻來自《山海經》 - 天天要聞

犰狳也叫「凱鼠」、「披甲豬」等,是有甲目犰狳科一種小型哺乳動物,犰狳在我國的名字叫法來源於《山海經》,其《東山經·余峨之山》一文中稱「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叫,見則螽蝗為敗。」意思是說有一種野獸,體型如兔子卻長著如同鳥喙的嘴巴,眼睛像貓頭鷹,尾巴像蛇,遇見人的時候會一動不動的睡覺(裝死),這種動物的名字叫犰狳,鳴叫時發出的聲音也像他的明智的讀音一樣,而這種動物一出現,往往預示著可能有蝗災。

山東菏澤農田發現犰狳,這種動物產於美洲,名字卻來自《山海經》 - 天天要聞

另外,在《廣韻》中也有記載稱「犰狳獸似魚,蛇尾,豖目,見人則佯死」。

山東菏澤農田發現犰狳,這種動物產於美洲,名字卻來自《山海經》 - 天天要聞

上面的兩種說法,都和現實中的犰狳很相似,我們不知道《山海經》的創作者是否見過犰狳,但是其中說的「犰狳」這種動物的形狀和習性確實和美洲的「犰狳」十分相似,所以後來我國的翻譯者們就將美洲的這種小型披甲動物稱作了犰狳。

山東菏澤農田發現犰狳,這種動物產於美洲,名字卻來自《山海經》 - 天天要聞

犰狳實際有多種,小的體型長度只有十幾厘米,大的卻有120厘米,盔甲和外形也並不一樣,其骨質甲覆蓋頭部、身體、尾巴和腿外側,與同在南美洲食蟻獸樹懶近親關係,這種動物主要用盔甲似的骨質甲保護自己,這一點和穿山甲很相似,而且都有打洞的習性,視力也都很差。

山東菏澤農田發現犰狳,這種動物產於美洲,名字卻來自《山海經》 - 天天要聞

野生的犰狳分布在南美洲南部、加勒比海墨西哥灣沿岸等地,適應力很強,喜歡在灌木叢、草地等地打洞穴居,為晝伏夜出的夜行動物,雖然視力不好,但是嗅覺很好,可以準確捕獲螞蟻、蜘蛛蠍子、蝗蟲等昆蟲,但也吃蚯蚓、蜥蜴、老鼠、青蛙等。

山東菏澤農田發現犰狳,這種動物產於美洲,名字卻來自《山海經》 - 天天要聞

犰狳的鎧甲非常堅硬,早有人試驗過用手槍打犰狳的鎧甲,發現根本打不進,而且能把子彈反彈出去,可見防禦性能有多強。

山東菏澤農田發現犰狳,這種動物產於美洲,名字卻來自《山海經》 - 天天要聞

山東菏澤農田發現犰狳,這種動物產於美洲,名字卻來自《山海經》 - 天天要聞

犰狳常年生活在地下比較陰涼的地方,攜帶有很多的病菌病毒等,所以最好不要用手觸摸,這東西大都攜帶麻風病菌,這種病菌其實也是它的生化武器,也被認為是它的一道防禦屏障,接觸它的動物以及人類都有可能患上麻風病,早期時科學家發現了這一現象,就在它身上提取到了麻風菌素,並製取了麻風疫苗,這對人類預防麻風病很有幫助。

山東菏澤農田發現犰狳,這種動物產於美洲,名字卻來自《山海經》 - 天天要聞

至於山東菏澤農田中如何會出現這種動物,有人推測是可能附近有人私自飼養這種動物,不小心讓其跑了出來,所以它才會在農田中打洞,但也有可能是有人在販賣這種動物因為看管不嚴導致其逃了出來,無論是哪一種,在我國都是不被允許的。

山東菏澤農田發現犰狳,這種動物產於美洲,名字卻來自《山海經》 - 天天要聞

而之所以有人飼養和販賣犰狳,並不是因為好玩,這種東西雖然會自己團成個球,性格也很溫順,但外形並不美觀,並不討人喜歡,主要還是這種動作類似於穿山甲,可以製成某種新型中藥材,當然這也是不被允許的。

山東菏澤農田發現犰狳,這種動物產於美洲,名字卻來自《山海經》 - 天天要聞

犰狳屬於外來物種,如果不加以限制,很可能導致泛濫成災,危害我國的本土物種,就好像鱷雀鱔食人魚、鱷魚、美國白蛾福壽螺太陽魚巴西龜牛蛙等,有不少都嚴重影響了本土物種的發展,給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造成破壞,有些物種還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給人們帶來危險,都是需要嚴格限制的。

消息來源:新京報10月28日報道《山東菏澤疑發現犰狳,會對人類構成威脅嗎?》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錢江海關查獲一大波螳螂 - 天天要聞

錢江海關查獲一大波螳螂

近日,錢江海關關員在對國際進境郵件進行CT機查驗時,發現一個進境郵件圖像異常,疑似存在活體生物。 現場關員開拆查驗後發現,裡面裝有一批活體螳螂和螳螂卵鞘。卵鞘是具有堅硬外殼包裹的螳螂卵塊,每一枚卵鞘中一般含有10—50個卵。經現場清點,該包裹內共裝有7隻螳螂和73枚卵鞘。 經鑒定,其中7隻活體螳螂均為魔花螳螂,...
宇宙第一大行金條摻假風波,工行澄清來了 - 天天要聞

宇宙第一大行金條摻假風波,工行澄清來了

周末貴金屬時間,小夥伴們大家好。這兩天有關在宇宙第一大行買到摻假金條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了。昨天半夜,終於等來了工行的澄清公告:當然是不屬實。這是怎麼回事呢?說是有一位客戶在工行的南翔支行購買了兩款金條。結果在剪開加工首飾的過程中發現疑似雜質。我們通過網上的圖片看到,剪開后里面有些發黑。工行上海嘉定支...
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世榮出任江西理工大學校長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世榮出任江西理工大學校長

5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葛世榮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經省政府研究決定:聘任葛世榮為江西理工大學校長。此前,葛世榮擔任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黨委副書記。葛世榮個人簡介葛世榮,男,1963年4月出生,工學博士,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1983年7月,葛世榮在黑龍江礦業學院(現黑龍江...
西安雷雨夜再現龍形不明飛行物,有人稱聽到類似龍吟聲 - 天天要聞

西安雷雨夜再現龍形不明飛行物,有人稱聽到類似龍吟聲

2025年5月8日晚,西安突遭短時強降雨,雷暴交加中,多名市民在夜空中再次捕捉到神秘黑影「龍形」不明飛行物。有網友聽到老牛般的咆哮聲類似「龍吟」。(視頻剪輯:陳歆鈴 綜合四川觀察、南京新聞)(來源:北京日報)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
光博會將於5月15日在光谷啟幕,全球近百項最前沿技術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 天天要聞

光博會將於5月15日在光谷啟幕,全球近百項最前沿技術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5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召開「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新聞發布會。會上宣布,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以下簡稱光博會)將於5月15日至17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這是國內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專業化程度高、行業地位高、國際化水平高、觀展人數多的頂級盛會之一。大會首次規模化引入境...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 - 天天要聞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通訊員:羅曉萍、徐玲玲 審核:大慶、彥平為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與創新能力,5月8日,武漢市江夏區科學技術協會、江夏區教育局、武漢科技館聯合開展的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來到了江夏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