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預警!小行星2023UO7的近地事件來了

2023年10月27日15:33:04 科學 1848

#所見所得,都很科學#

#近地小行星#

【小行星2023 UO7的近地事件】

+++++++++++++

!!黃色預警!!

+++++++++++++

小行星2023 UO7將於大約2小時(±00:11)後最接近地球;

事件類型:飛掠(與地球擦肩而過);

最小距離:約1.071LD(約410880千米);[1][2]

平均距離:約1.071LD(約410880千米);[1][2]

平均大小:5.8-12.9米;

都靈危險指數:*(大於2時,需要注意);

巴勒莫撞擊危險指數:*(大於-2時,需要注意);

*:表示無數據

[1]:LD表示為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平均距離,1LD=384401公里;

[2]:距離的數字為小行星中心與地球中心之間的距離。

數據來自:NASA-JPL-NEO

【相關知識】

都靈危險指數(Torino scale)是一套用作衡量近地天體撞擊地球的指標,包括小行星和彗星。通常會給天文學家和公眾透過整合撞擊機會率和破壞力成一個數值,來評估其天體撞擊地球的嚴重性。類似的指標有巴勒莫撞擊危險指數(Palermo Technical Impact Hazard Scale),但比前者稍複雜。

都靈危險指數使用介乎0至10之間的整數數值,當中「0」代表其撞擊地球的機會微乎其微,又或是在撞擊地球前會給其大氣層摩擦燃燒殆盡;而「10」則代表該物體撞擊地球的機會十分大,並足以造成全球性大災難。

巴勒莫撞擊危險指數(Palermo Technical Impact Hazard Scale)是天文學家用來評估近地天體(NEO)潛在撞擊地球危險機率的對數尺度。它結合了撞擊的概率和產生的動能效果這兩種類型的資料,估計出單一的危險值。它的額定值從0,意味著危險與背景危險一樣(定義為相同大小或更大的天體從過去的日期到再發生撞擊所構成的風險平均年數的數值)。 +2的數值顯示增加大於隨機背景風險的100倍。結果小於-2的數值反映出事件可能不存在。當巴勒莫撞擊危險指數介於-2和0之間,則表明是必須小心監視的情況。相似,但沒有這麼複雜的另一個非科學性描述尺度的是都靈危險指數。


發布時間:2023年10月27日15時12分17秒

黃色預警!小行星2023UO7的近地事件來了 - 天天要聞

黃色預警!小行星2023UO7的近地事件來了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世榮出任江西理工大學校長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世榮出任江西理工大學校長

5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葛世榮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經省政府研究決定:聘任葛世榮為江西理工大學校長。此前,葛世榮擔任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黨委副書記。葛世榮個人簡介葛世榮,男,1963年4月出生,工學博士,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1983年7月,葛世榮在黑龍江礦業學院(現黑龍江...
西安雷雨夜再現龍形不明飛行物,有人稱聽到類似龍吟聲 - 天天要聞

西安雷雨夜再現龍形不明飛行物,有人稱聽到類似龍吟聲

2025年5月8日晚,西安突遭短時強降雨,雷暴交加中,多名市民在夜空中再次捕捉到神秘黑影「龍形」不明飛行物。有網友聽到老牛般的咆哮聲類似「龍吟」。(視頻剪輯:陳歆鈴 綜合四川觀察、南京新聞)(來源:北京日報)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
光博會將於5月15日在光谷啟幕,全球近百項最前沿技術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 天天要聞

光博會將於5月15日在光谷啟幕,全球近百項最前沿技術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5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召開「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新聞發布會。會上宣布,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以下簡稱光博會)將於5月15日至17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這是國內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專業化程度高、行業地位高、國際化水平高、觀展人數多的頂級盛會之一。大會首次規模化引入境...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 - 天天要聞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通訊員:羅曉萍、徐玲玲 審核:大慶、彥平為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與創新能力,5月8日,武漢市江夏區科學技術協會、江夏區教育局、武漢科技館聯合開展的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來到了江夏區金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聞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據外媒 Neowin 今日報道,美國杜克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儘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會讓同事和經理認為你的能力不足。這項研究題為《使用 AI 工具會遭遇社交評價懲罰》,已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鏈接:點此前往)。研究通過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 天天要聞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們可以精確地改寫生命的藍圖,糾正那些導致遺傳疾病的微小錯誤,或者巧妙地調控基因的表達,讓細胞按照我們的意願行事。這不是遙遠的幻想,而是基因編輯技術正在開啟的未來。長期以來,CRISPR-Cas9系統一直是這場革命中最閃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確的分子剪刀,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