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像盛開的花朵,像尊貴的王冠,這就是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董念國教授團隊歷時24年,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新型細胞化瓣膜。該項技術賦予人工瓣膜再生修復能力,突破現有技術易形成血栓、易鈣化衰敗、使用壽命受限等世界性難題,被同行譽為「有生命力」的心臟之「門」。
12月08日
1195
科學
你有沒有想過,每當我們在做決定時拋起硬幣,那看似隨機的結果真的是純粹的偶然嗎?一枚硬幣,在空中翻轉數次後落地,它所揭示的「正面」或「反面」,難道僅僅是命運的無聲宣告?科學家們在無數次的實驗後發現,這背後可能隱藏著我們長期忽略的秘密。
12月08日
1959
科學
在我們偉大的祖國,曾經出現過一些自以為可以橫行霸道的入侵物種。然而,他們卻萬萬沒想到,我們的人民和政府將用行動來給予他們狠狠一擊!以下是那些讓我們感到丟臉的「十大入侵物種」,看看他們現在是怎樣被摩擦得體無完膚!1. 哈皮兔子這種可愛的兔子從其他國家傳入,如今在我國境內大肆繁殖。
12月07日
1751
科學
信息化、高科技時代,看起來夢幻一般、越來越便利了,其實也只不過是披上了一件信息化、高科技的外衣在而已,有一些本質的純粹的東西是永遠不會改變的,比如說人性的善惡。有了信息化、、高科技的加持,善得以更善,但惡也有可能更惡,有一定的規律,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12月07日
1040
科學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寧寧 綜合 新華社12月7日位於四川涼山世界最深、最大的極深地下實驗室錦屏大設施正式投入科學運行這個實驗室有什麼特別之處?主要研究什麼?
12月07日
1388
科學
這個問題可以從多個方面來解釋,但最主要的可能包括以下幾點:1. 學術水平要求不同:本科學報通常對學術水平的要求更高,更注重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的嚴謹性和創新性。而專科單位作者的文章往往缺乏這種高度的學術性和創新性,因此很難達到本科學報的發表標準。2.
12月07日
1545
科學
醫療工具研發史上的一個革新——人類細胞製造微型生物機器人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在醫療工具研發史上創造了全新的起點,這項研究發現,可以通過從成年人的細胞中創造微型生物機器人來幫助患者恢復健康、治癒創傷以及治療疾病。更為驚人的是,這些微型生物機器人的製造並不需要進行任何基因改造。
12月06日
1548
科學
他在念書期間發現了石墨烯魔教超導效應,被享譽全球的科學期刊《自然》評為年度科學人物第一位。1996年出生的他,2010年便進入了中科大就讀,後在麻省理工讀碩讀博,現年僅27歲,他叫曹原。最近他宣布將赴美任教,實在讓人唏噓。人才出走,在近年來可謂是屢見不鮮。為何他們會選擇出走呢?
12月06日
1474
科學
標題:中國突破光纖陀螺儀技術,小米粒大小晶元提升導彈精度在軍事科技的發展史上,每一項微小的技術進步都可能引起戰力的巨大飛躍。最新消息顯示,中國科學家在慣性導航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研製出一種體積僅相當於一粒米粒的光纖陀螺儀晶元。
12月06日
1299
科學
本期封面照片:西藏羅布莎豆狀鉻鐵礦拍攝地:西藏自治區照片提供者:任暉《岩石學報》(ISSN 1000-0569 )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性期刊。
12月06日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