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最近引用論文超過60%來自中國機構研究人員

2023年09月22日12:46:15 科學 1848


Science: 中國在內部引用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近日,來自Science新聞報道,據日本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的分析,超過60%的最近引用來自中國機構的論文是由中國的研究人員完成的。這一異常高的比例引發了對中國機構有意提升聲譽是否有助於中國在最常被引用的論文中所佔份額的疑問。根據該分析,美國的比例為29%,其他國家則不到20%。該分析平均了2019年至2021年的數據。報告指出,中國在最高1%的高度引用論文中佔據了最大份額(近30%),同時在Clarivate的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學術文獻資料庫)中收錄的科學出版物數量也最多,美國在這些方面位列第二。該分析未說明中國作者的引用是否與所出現的研究相關或是否涉及捏造數據的問題。


Science: 最近引用論文超過60%來自中國機構研究人員 - 天天要聞


附:日本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2023調研報告介紹


由於單個年份的數據波動較大,也容易受到較多干擾因素的影響,英國科睿唯安公司,通常採用最近三年的平均水平作為參考依據。在日本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最新一期的調研報告中發現:在科技論文中產出。


Science: 最近引用論文超過60%來自中國機構研究人員 - 天天要聞


引用次數前10%的高質量論文,引用次數前1%的頂尖論文,這三大指標中「中國都已實現了巨大突破,均超過美國,升至全球第一名」。在科學技術探索和研究領域,中國已經由之前的追趕,逐步走向引領。


日本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根據英國科睿唯安公司調查得到的基礎數據分析後認為:在2019到2021年這三年時間中,中國在全球重量級期刊中發布的科技論文數量上漲至528775篇,位居全球各國之首,佔比為28.1%。美國的產出為413354篇,在全球排第二名,佔比為21.9%;第三名是英國,論文產出為129100篇,佔比為6.9%;第四名是德國,論文產出為121134篇,佔比為6.4%;印度全球第五名,產出了92335篇論文,佔比為4.9%;日本,降至全球第六名,產出了90681篇論文,佔比為4.8%; 義大利排第七、法國排第八、加拿大排第九、澳大利亞排第十......


在引用次數前10%的高質量論文指標中,中國保持全球第一名,在2019年到2021年期間,共有67529篇論文經常被全球各國學者引用。佔比為35.8%;美國排第二名,被經常引用的論文數量為55585篇,佔比為29.5%;第三名是英國,但在引用次數前10的論文中有20581篇,佔比為10.9%,遠低於中美兩國;第四名是德國,15949篇,佔比為8.5%;第五名是義大利,12603篇,佔比為6.7%;第六名是澳大利亞,11845篇,佔比為6.3%;加拿大排第七、法國排第八、印度排第九、西班牙排第十、荷蘭排第十一、日本排第十二 ......


在引用次數前1%的頂尖論文中,中國達到了7431篇,份額高達39.4%,穩居全球各國地區之首;美國被引用的論文數量為6991篇,在引用次數前1%的頂尖論文中佔比37.1%,排全球第二名;第三名是英國,被引用的論文數量為2818篇,在引用次數前1%的頂尖論文中佔比15.0%;第四名是德國,被引用的論文數量為2049篇,在引用次數前1%的頂尖論文中佔比10.9%;第五名是澳大利亞,1691篇,佔比9.0%;加拿大排第六、義大利排第七、法國排第八、西班牙排第九、荷蘭排第十、印度排第十一、日本排第十二 .....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關注】世界首個!我國自主研發! - 天天要聞

【關注】世界首個!我國自主研發!

垂直農業技術是目前設施農業的高級發展階段,是世界農業前沿科技探索的重要領域。無人化垂直植物工廠是一種在多層建築內進行食物周年連續生產的高效農業系統,這套系統可以在城市進行食物生產,也可在戈壁沙漠、荒地使用,在解決未來都市等地食物就近穩定供應、拓展耕地空間等方面優勢明顯。
日本多地接連觀測到海嘯,專家提醒加強防範 - 天天要聞

日本多地接連觀測到海嘯,專家提醒加強防範

大家好,我是頭條號編輯,今天我們要給大家帶來一起關於日本多地接連觀測到海嘯的新聞。最近,日本多地接連觀測到海嘯,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據報道,這些海嘯大多發生在近海地區,並且呈現出較大的波動。許多當地的居民都表示,他們從未經歷過如此強烈的海嘯。
已破解「通古斯大爆炸」?人類離滅絕或許只有一步之遙! - 天天要聞

已破解「通古斯大爆炸」?人類離滅絕或許只有一步之遙!

一百多年前,西伯利亞的一片森林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大爆炸,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通古斯大爆炸」。這次爆炸的威力超過了任何一次人造的核爆炸,它摧毀了數千平方公里的樹木,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波和火球,甚至還影響了全球的氣候。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樣一場災難呢?
中國「四大家魚」竟然沒有鯉魚,也沒有鯽魚?到底是哪四種魚? - 天天要聞

中國「四大家魚」竟然沒有鯉魚,也沒有鯽魚?到底是哪四種魚?

中國人年年都要吃的鯉魚,還有每個菜市場都有的鯽魚,居然都沒資格成為「四大家魚」?鯉魚:都是魚,為什麼我不行?真正的中國「四大家魚」,則是青草鰱鱅四種,這四種魚憑什麼有這個資格?草魚——長大後開始吃草的魚草魚,是鯉形目-鯉科-草魚屬的淡水魚,體長略呈圓筒形,尾部側扁,腹部圓,頭鈍。
哈工大90歲院士捐款300萬,先生高義,我輩楷模! - 天天要聞

哈工大90歲院士捐款300萬,先生高義,我輩楷模!

【#哈工大90歲院士捐款300萬#】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迎來了一位令人敬佩的捐贈者——90歲高齡的沈世釗院士。作為哈工大的資深學者,沈世釗院士用自己的積蓄向母校捐贈了人民幣300萬元,用於支持土木學院的發展建設。
快來收圖!這顆衛星的「眼睛」拍到了地球與銀河「同框」! - 天天要聞

快來收圖!這顆衛星的「眼睛」拍到了地球與銀河「同框」!

2023年1月15日11時14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以「一箭十四星」發射方式,成功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中有一顆衛星搭載著來自國內民營企業公司影石Insta360研發的全景相機,在太空在軌運行十餘月,拍攝了許多太空中璀璨畫面。
星空有約 | 12月5日將迎今年最小下弦月 - 天天要聞

星空有約 | 12月5日將迎今年最小下弦月

12月5日13時49分將迎來今年最小下弦月。屆時,月球位於軌道遠地點附近,距離地球約40.4萬公里。有意思的是,就在大約半個月之前,才出現過今年最大上弦月。什麼是下弦月?
地球的誕生:始古宙時期的奇蹟。 - 天天要聞

地球的誕生:始古宙時期的奇蹟。

在遙遠的宇宙深處,地球這顆藍色的星球以其獨特的生命形式和自然景觀,讓我們對它的起源和演變充滿了敬畏和好奇。讓我們回溯到地球的始古宙時期,探索這個星球的形成以及它如何從宇宙塵埃中脫穎而出成為生命的搖籃。
「大地磁暴」究竟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有多大? - 天天要聞

「大地磁暴」究竟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有多大?

在宇宙的廣袤星海中,地球,這顆藍色的星球,一直都以其獨特的生命體系和自然環境吸引著我們的目光。然而,在這顆我們稱之為家的星球上,一場無聲無息卻具有強大影響力的災難正在悄然降臨。它,就是地磁暴。地磁暴,這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和強大威力的自然現象。它的產生往往與太陽的劇烈活動緊密相連。
90歲院士,捐款300萬! - 天天要聞

90歲院士,捐款300萬!

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眾號 | 作者 楊思琪「我來哈工大學習工作已經70年了,我是在哈工大成長起來的,哈工大就是我的家,能夠用自己的積蓄為哈工大的人才培養作出貢獻,我覺得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