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最近引用論文超過60%來自中國機構研究人員

2023年09月22日12:46:15 科學 1848


Science: 中國在內部引用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近日,來自Science新聞報道,據日本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的分析,超過60%的最近引用來自中國機構的論文是由中國的研究人員完成的。這一異常高的比例引發了對中國機構有意提升聲譽是否有助於中國在最常被引用的論文中所佔份額的疑問。根據該分析,美國的比例為29%,其他國家則不到20%。該分析平均了2019年至2021年的數據。報告指出,中國在最高1%的高度引用論文中佔據了最大份額(近30%),同時在Clarivate的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學術文獻資料庫)中收錄的科學出版物數量也最多,美國在這些方面位列第二。該分析未說明中國作者的引用是否與所出現的研究相關或是否涉及捏造數據的問題。


Science: 最近引用論文超過60%來自中國機構研究人員 - 天天要聞


附:日本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2023調研報告介紹


由於單個年份的數據波動較大,也容易受到較多干擾因素的影響,英國科睿唯安公司,通常採用最近三年的平均水平作為參考依據。在日本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最新一期的調研報告中發現:在科技論文中產出。


Science: 最近引用論文超過60%來自中國機構研究人員 - 天天要聞


引用次數前10%的高質量論文,引用次數前1%的頂尖論文,這三大指標中「中國都已實現了巨大突破,均超過美國,升至全球第一名」。在科學技術探索和研究領域,中國已經由之前的追趕,逐步走向引領。


日本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根據英國科睿唯安公司調查得到的基礎數據分析後認為:在2019到2021年這三年時間中,中國在全球重量級期刊中發布的科技論文數量上漲至528775篇,位居全球各國之首,佔比為28.1%。美國的產出為413354篇,在全球排第二名,佔比為21.9%;第三名是英國,論文產出為129100篇,佔比為6.9%;第四名是德國,論文產出為121134篇,佔比為6.4%;印度全球第五名,產出了92335篇論文,佔比為4.9%;日本,降至全球第六名,產出了90681篇論文,佔比為4.8%; 義大利排第七、法國排第八、加拿大排第九、澳大利亞排第十......


在引用次數前10%的高質量論文指標中,中國保持全球第一名,在2019年到2021年期間,共有67529篇論文經常被全球各國學者引用。佔比為35.8%;美國排第二名,被經常引用的論文數量為55585篇,佔比為29.5%;第三名是英國,但在引用次數前10的論文中有20581篇,佔比為10.9%,遠低於中美兩國;第四名是德國,15949篇,佔比為8.5%;第五名是義大利,12603篇,佔比為6.7%;第六名是澳大利亞,11845篇,佔比為6.3%;加拿大排第七、法國排第八、印度排第九、西班牙排第十、荷蘭排第十一、日本排第十二 ......


在引用次數前1%的頂尖論文中,中國達到了7431篇,份額高達39.4%,穩居全球各國地區之首;美國被引用的論文數量為6991篇,在引用次數前1%的頂尖論文中佔比37.1%,排全球第二名;第三名是英國,被引用的論文數量為2818篇,在引用次數前1%的頂尖論文中佔比15.0%;第四名是德國,被引用的論文數量為2049篇,在引用次數前1%的頂尖論文中佔比10.9%;第五名是澳大利亞,1691篇,佔比9.0%;加拿大排第六、義大利排第七、法國排第八、西班牙排第九、荷蘭排第十、印度排第十一、日本排第十二 .....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 天天要聞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記錄人:劉哲,西部油氣地質勘查第六分隊 / 塔里木盆地沙地淺層剖面組成員時間:2023年5月10日地點: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庫車–民豐剖面中段那是一次平常不過的地震波剖面測線任務,我們團隊負責在塔克拉瑪干腹地沿一條南北走向布點,配合衛星圖像
電機基礎標準:GB/T 14711 標準狀態及修訂情況 - 天天要聞

電機基礎標準:GB/T 14711 標準狀態及修訂情況

在電氣設備領域,中小型旋轉電機作為工業生產、日常生活等場景的重要動力設備,其安全性能至關重要。隨著電機製造技術的飛速發展,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應用於電機生產;同時,電機的應用場景也日益多樣化,在新能源、智能製造等新興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
月球內部「異常貧瘠」?嫦娥六號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謎底 - 天天要聞

月球內部「異常貧瘠」?嫦娥六號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謎底

月球正反面為何大不同?月球演化都有哪些關鍵謎題?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日前正式發表了中國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採樣任務的又一重大科學成果。該成果為全面了解月球早期的殼-幔演化歷史提供了關鍵信息。該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科研團隊對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帶...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 天天要聞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月球背面樣品返回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圍繞這些樣品已經取得豐碩的科學研究成果,彰顯了我國行星科學研究的綜合實力,也為下一階段開展月球的形成和演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對嫦娥六號返回樣品的研究取得了多個首創性的關鍵進展,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 天天要聞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新型光子設備已可以兼顧靈敏與耐用。長期以來,先進光子器件因製造困難而發展受限。近日,多所大學在光學設備製造領域取得了關鍵突破,解決了包括設備的可擴展製造、靈敏與耐久度兼顧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