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大家聽到「人蔘」,第一反應是什麼呢?估計應該和奇點糕想法一樣——大補之物,能補氣血。那麼在腫瘤探秘的視角里,人蔘能不能用這個原理參與抗癌呢?別說,還真可以!
12月01日
1054
科學
前幾天城鎮規劃君何方洪寫了一篇文章《我國獨有深秋最美鄉土風景樹烏桕樹為何被城市園林拋棄?因為有毒》,很多網友評論說沒有聽說過烏桕有毒,甚至有網友說烏桕樹被拋棄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有毒,因為比烏桕毒性更大的夾竹桃很多城市都在廣泛種植。
12月01日
1382
科學
封面新聞記者 馬曉玉天文學家注意到了一顆「肥胖」行星,對於它的小宿主來說似乎太大了些。這顆技術上不應該存在的系外行星被發現後,科學家們開始質疑行星形成的理論。11月30日,一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最新研究發現,一顆已知質量最大的行星在超冷矮星的近距離軌道上運行。
12月01日
1372
科學
據悉,此前國家航天局發布了"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過程兩器分離和著陸後火星車拍攝的影像,外界首次看到了著陸區域火星表面的地貌和岩石層實景圖片,這也是繼中國取得月壤之後的又一大成就。
12月02日
1899
科學
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眾號 | 作者 楊思琪「我來哈工大學習工作已經70年了,我是在哈工大成長起來的,哈工大就是我的家,能夠用自己的積蓄為哈工大的人才培養作出貢獻,我覺得很有意義。
12月03日
1988
科學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眾所周知,腫瘤是異質性的。近年來,單細胞測序技術和空間基因組學的飛速發展,讓我們對腫瘤的異質性有了更清晰的認知。這些進步也讓科學家有機會了解腫瘤的進化、分類和耐葯等問題。腫瘤的代謝,也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領域。
11月15日
1397
科學
12月1日,首屆「騰衝科學大獎」在2023騰衝科學家論壇開幕式上頒發,中國科學院院士、被譽為「無創產檢之父」的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美籍華裔科學家、國際公認的CRISPR-Cas基因編輯技術先驅之一、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張鋒獲獎。兩位科學家各自獲得1000萬元人民幣獎金。
12月01日
1705
科學
在宇宙的廣袤星海中,地球,這顆藍色的星球,一直都以其獨特的生命體系和自然環境吸引著我們的目光。然而,在這顆我們稱之為家的星球上,一場無聲無息卻具有強大影響力的災難正在悄然降臨。它,就是地磁暴。地磁暴,這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和強大威力的自然現象。它的產生往往與太陽的劇烈活動緊密相連。
12月03日
1074
科學
在星空之下,星團總是給人帶來無盡的驚奇與好奇。其中,球狀星團以其獨特的形態和數量眾多的特性而引人注目。球狀星團是由幾十萬至上百萬顆恆星組成的,它們緊密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球狀的結構。這些恆星在空間中的運動都是圍繞星團的中心進行,所以從遠處看,球狀星團就像是一個閃爍的光球。
11月15日
1528
科學
12月5日13時49分將迎來今年最小下弦月。屆時,月球位於軌道遠地點附近,距離地球約40.4萬公里。有意思的是,就在大約半個月之前,才出現過今年最大上弦月。什麼是下弦月?
12月03日
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