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賦墨塵
編輯 | 賦墨塵
前言
我們現在都知道,能源轉化器非常有前途,而迷你化和高精度對於摩擦電納米發電機至關重要。
這項研究將摩擦電納米發電機與微機電系統技術相結合,成功研製出一種微型摩擦電超聲設備,創造了世界上最小的摩擦電器件記錄。
它的振膜只有50微米,而且可以在兆赫茲的頻率下工作,這對於將摩擦電納米發電機變得更小和晶元集成起到了巨大作用。
這個微型設備可以將超聲波(高頻聲音)轉化成電能,能夠處理高達1兆赫茲頻率的超聲波,通過使用不同的介質,它可以產生不同大小的電壓信號,最高可達16.8毫伏,信號與噪音的比例達到了20.54分貝,還可以通過改變傳入的超聲波來進行信號通信。
這項研究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將聲音能量轉化為電能,並將微型化技術與通信能力相結合。這對於未來的能源轉化和通信系統有著巨大的潛力。
摩擦電聲學感測器的突破性發展
聲能傳輸 (AET) 是一項備受關注的領域,它涉及將聲音能量轉化為電能,這在低功耗能源傳輸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迄今為止,許多AET系統都採用了一種名為鋯鈦酸鉛(PZT)的感測器技術,這些感測器的尺寸從毫米到厘米不等。
近年來,摩擦電納米發電機(TENG)的興起引發了人們對新興能源轉化技術的興趣,這項技術可以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因此被視為一種有望取代傳統技術的替代解決方案。
TENG技術的靈感源於其簡單的構造、更廣泛的材料選擇和可產生特定輸出的能力,在過去的十年里,已經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演示,包括一些嵌入式應用。
儘管有報道嘗試直接利用人體內的機械能來供電,但植入的位置受到限制,而且輸出功率不穩定,與晶元的集成度也不高。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科學家們致力於開發一種自供電摩擦電聲學感測器(TAS),它可以將聲音能量轉化為電能。
目前的TAS大多只能收集可聽見的聲音信號,而無法滿足超聲波頻率範圍內的應用需求。
在AET中,通常需要使用超聲波範圍的頻率,大多數超聲波感測器在共振模式下工作時表現出最佳性能。
由於目前所有已報道的TAS都基於薄膜製造,當它們的諧振頻率達到超聲波範圍時,它們的尺寸接近亞毫米,這對於傳統製造方法來說是一項挑戰。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基於TENG和微機電系統(MEMS)技術的研究,他們開發了一種微型摩擦電超聲器件(μTUD),在μTUD中,硅和氧化硅被用作摩擦電對,並且創建了真空腔以消除外部環境對裝置性能的負面影響。
這項研究的突破之處在於,他們通過MEMS工藝製造了μTUD,將TENG技術推向了微觀尺度,μTUD的工作頻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17兆赫茲,適用於超聲波範圍的應用。
他們還演示了μTUD通過不同介質(包括油和消音介質)產生了電壓信號,為AET提供了實際應用的潛力,進行了脈衝實驗,實現了20.54分貝的信噪比,這表明μTUD可以用於信號通信。
通過理論分析,他們估計μTUD的能量轉換效率可能高達33%,這項研究推動了TENG技術的小型化和集成化,為未來的摩擦電器件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
MEMS技術與TAS集成挑戰
在開發聲學設備時,一個主要的問題是它們通常需要相對龐大的體積,因為它們包括多個不同的部件,如感測器和電路。
如果我們能夠將所有這些部件都集成到一個小晶元上,那將會極大地減小整個系統的體積,這就是微機電系統(MEMS)技術的價值所在。
MEMS技術是一種非常有前途的技術,它可以用來製造微小的機械結構,其尺寸可以從微米到毫米不等。
在過去幾十年中,人們已經提出了各種不同工作原理的MEMS聲學感測器。
MEMS聲學感測器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們可以小型化、批量生產,並且更容易與其他電子系統集成。
將摩擦電納米發電機(TENG)和MEMS器件集成以解決小型化和高精度問題仍然具有一定挑戰性。
要理解為什麼小型化對聲學設備如此重要,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想要將聲學設備嵌入到某個小型裝置或系統中,而這個聲學設備的尺寸很大,那就無法實現了,製造這些大型聲學設備通常需要大量的資源和材料,成本也會相應增加。
我們需要一種方法來將這些聲學設備變得更小,更容易集成到其他系統中,並且能夠以更低的成本製造,這就是MEMS技術發揮作用的地方。
MEMS技術允許我們以微小的尺寸製造複雜的機械結構,這些結構可以執行各種功能,包括感應聲音。
這意味著我們可以製造小型的聲學感測器,而不需要大型設備,不僅降低了設備的體積,還降低了製造成本,使其更易於大規模生產。
將TENG與MEMS集成以解決小型化和高精度問題並不容易,MEMS聲學感測器通常用於收集可聽見的聲音信號,其頻率通常在數百赫茲到數千赫茲之間。
某些應用需要在超聲波範圍內操作,這意味著聲音的頻率要更高。
由於MEMS聲學感測器通常是基於膜的,當諧振頻率達到超聲波範圍時,它們的尺寸通常會變得相對較大。
這就是為什麼製造小型的、工作在超聲波範圍內的聲學設備一直具有挑戰性的原因。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人員採用了一種創新的方法,通過將TENG和MEMS技術相結合,製造了微型摩擦電超聲器件(μTUD)。
在這個裝置中,硅和氧化硅被用作摩擦電發電的材料,並且還構建了一個真空腔,以減少外部環境對設備性能的影響。
這項工作的一個重要突破是,他們成功地將TENG通過MEMS工藝製造,並將其尺寸縮小到微觀尺度。
這個微型摩擦電超聲器件的工作頻率達到了1.17兆赫茲,這是前所未有的超聲波範圍內的操作頻率。
他們還展示了通過使用油和消音介質進行聲能傳輸的實驗,成功地產生了電壓信號,分別達到了16.8毫伏和12.7毫伏。
研究人員還進行了脈衝實驗,獲得了20.54分貝的信噪比,表明這個裝置甚至可以用於調製信號。
最重要的是,通過理論分析,研究人員認為這個微型摩擦電超聲器件的能量轉換效率可能高達33%。
這項工作不僅在小型化和高精度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還為摩擦電設備的設計提供了新的途徑。
這個工作的意義在於,它為聲能傳輸領域提供了一種小型而高效的解決方案,有望在各種應用中產生深遠的影響。
小型化的優勢顯而易見,在許多現實場景中,我們需要在有限的空間內嵌入聲學感測器或裝置,例如在醫療設備、智能手機、攜帶型電子設備以及各種感測應用中。
傳統的大型聲學設備不適合這些場景,而微型摩擦電超聲器件則能夠輕鬆勝任。
這不僅提高了設備的便攜性和靈活性,還為新型應用和產品的開發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高效能量轉換是一個關鍵的優勢,微型摩擦電超聲器件的能量轉換效率高達33%,這意味著它可以更有效地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在一些需要長時間運行或低功耗的應用中,高效能量轉換至關重要,這包括可穿戴設備、感測器網路、醫療植入物等領域,這些設備通常需要長時間運行,但又不便於頻繁更換電池。
微型摩擦電超聲器件的高效能量轉換可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減少了維護成本和對電池的依賴。
這項工作還為聲能傳輸領域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它將TENG技術與MEMS技術相結合,為小型化和集成化提供了一個新的範本,為各種應用領域帶來新的可能性,為科學家和工程師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研究方向。
這個範本可以被應用到更多的聲學設備中,推動聲能傳輸技術的進一步創新。
這個領域的不斷發展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利用聲音的能量,為社會和科技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微結構摩擦電超聲器件:新興能源科技
這項研究引入了一種全新的微型摩擦電超聲器件,簡稱μTUD,通過結合了兩項技術,一種是摩擦電技術(TENG),另一種是微機電系統技術(MEMS)。
這個小裝置的作用是將機械能轉化成電能,同時它的尺寸非常微小,這對於許多現實應用非常有用,例如醫療設備、智能手機和各種感測器。
μTUD是使用硅和氧化硅這兩種材料,通過一種特殊的工藝製作而成。
這個裝置內部還有一個真空腔,可以排除外部環境對其性能的負面影響,關鍵的突破在於,這是首次將TENG技術與MEMS技術結合,使得μTUD可以在微觀尺度下工作。
μTUD能夠在1.17兆赫茲的頻率下運行,這在以往是無法實現的,這使得它可以處理超聲波範圍內的信號。
它還可以通過不同介質(比如油和消聲介質)來獲取電壓信號,這對於聲能傳輸非常重要。
通過一些實驗,研究團隊還證明了μTUD的性能非常穩定,信噪比高,甚至可以用於調製信號。
這項研究的最大亮點之一是μTUD的能量轉換效率可能高達33%。
這意味著它可以非常有效地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這在一些需要長時間運行或低功耗的應用中非常有用。
這包括了可穿戴設備、感測器網路以及醫療設備,它們通常需要長時間的使用,但不方便頻繁更換電池。
結語
這項研究引入了一種創新的技術,叫做μTUD,它將摩擦電和微機電系統(MEMS)技術結合在一起,這個技術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可以在微小的尺寸內製造摩擦電超聲器件,從而實現了小型化和集成度的顯著提高。
為了製造μTUD,研究團隊使用了晶圓鍵合技術,構建了一個真空腔,以消除外部環境對設備性能的影響。
他們還演示了通過使用油和聲音減弱材料的方法,μTUD可以將聲波轉化為電壓信號,這是一種被稱為AET的技術,可用於為設備供電。
μTUD技術具有進行信號通信的潛力,這意味著它可以用於自供電設備的通信和控制。這項研究為未來的微型能源裝置和通信技術提供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