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號中或發現人類遺骸,深海壓力那麼大,為何魚卻沒事?

2023年06月29日20:58:04 科學 1805

當地時間28日,美國海岸警衛隊發表聲明稱,專家們從此前內爆的「泰坦」號潛水器殘骸中發現了「疑似人類遺骸」。聲明顯示,美國醫療人員將對「疑似人類遺骸」進行進一步分析。

「泰坦」號中或發現人類遺骸,深海壓力那麼大,為何魚卻沒事? - 天天要聞

有人因此想到,在萬米、甚至只有千米的深海中,大海的壓強足以把普通的潛艇壓爆,為什麼一些深海生物卻可以在這樣的深度生存呢?畢竟,在100米水深的地方,壓力就達約10個大氣壓,比海平面的壓力大了10倍。

鯨魚為什麼能在深水中活動?

「泰坦」號中或發現人類遺骸,深海壓力那麼大,為何魚卻沒事? - 天天要聞

到了2000米的深處,在這裡將承受相當於地面200倍的壓力,大多數靠肺呼吸的生物(像人類)會被壓力壓碎,一些金屬結構的密閉空間也很難在這裡保存完好。

不過,這個深度正好是一些鯨魚的覓食深度,它們和我們一樣用肺呼吸空氣,而它們卻生活得很好。

「泰坦」號中或發現人類遺骸,深海壓力那麼大,為何魚卻沒事? - 天天要聞

這是因為鯨魚有一個可摺疊的肺,這讓它們一次潛入深海近兩個小時也不會被壓碎。

潛水時,這些鯨魚將空氣中的氧氣儲存在血液和肌肉中,而把肺摺疊起來不留任何空氣。

它們之所以可以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它們的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分子的含量比其它哺乳動物要高得多,而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分子可以用來儲存氧氣。

另外,這些鯨魚還能降低它們的心率,暫時阻止血液流向身體的某些部位,這有助於延長氧氣的持續時間。

海洋深處的魚類如何生存?

再往深處走,這些只是來覓食的生物就不行了,為了適應更深處的氣壓,需要進化出一些「更專業的設備」,只有長期在這裡的「用戶」才能做到這一點。

在海洋深處,壓力是難以想像的,只要足夠深,密閉的金屬空間(如潛艇)肯定會被壓扁。

但有些生物還是可以在這裡生存,這是因為生活在深海的生物體的大部分都是水,而水是很難被壓縮的;它們也已經不用像肺或魚鰾(幫助魚類上浮下沉的器官)這樣充滿氣體的空間來生存了。

世界上海洋最深的地方是馬里亞納海溝,在這裡最深的地方超過11000米,平均深度也超過了8000米,如果把珠穆朗瑪峰放在裡面的話,估計連頭都露不出來。

「泰坦」號中或發現人類遺骸,深海壓力那麼大,為何魚卻沒事? - 天天要聞

圖為:發現海底最深處的魚

但是在這裡也發現了高級生物——馬里亞納獅子魚(Pseudoliparis swirei),這種魚最深可以到達8200的深度。

這是一個沒有空氣腔的有機體的極限了(生物極限是-8370米),因為高壓也會破壞分子的結構,比如組成生物體的蛋白質等。

馬里亞納獅子魚為了適應這種環境進化出一些特殊的結構,比如它的骨頭上有縫隙,這可能有助於它平衡內部和外部壓力。

最重要的是所有深海生物都有一種被稱作三甲胺N-oxide (TMAO)的有機小分子,這些小分子阻止了生物體內的其他分子被高壓力分解(比如膜和蛋白質),而馬里亞納獅子魚的這種小分子含量非常高。

有意思的是,這種分子會給魚帶來「魚腥味」,淺水物種也含有這種物質,但深海物種更多,這是深海物種魚腥味更重的原因。

「泰坦」號中或發現人類遺骸,深海壓力那麼大,為何魚卻沒事? - 天天要聞

馬里亞納獅子魚已經完全是一個「瞎子」了,它的眼睛只是擺設的,這是因為它所處的海洋深度是完全黑暗的,它們適應了這種無光環境。

其實,深海的環境比我們想像的要糟糕得多,不僅僅只是壓力變得巨大而已,那裡沒有光,很冷,沒有多少氧氣,食物也很少。

可以說,深海是一個非常難以生存的地方,如果在深海發現一些生物,總是能刷新我們對生物生存能力的認知。

不過對深海生物的研究很難,因為壓力影響化學反應速率(變快),適應了這些壓力的生物體在被帶到地表進行研究時可能會遇到代謝問題。

來源:微信公眾號「怪羅」

往期精彩回顧

|深潛器,真的不是你想造就能造

|飯菜千萬不能等涼了再放冰箱,一定要趁熱!!

|憋尿可以幫你做出更好的選擇?下次猶豫不決時試試!

|30歲的人,奶茶都不敢點全糖的

科技發展的背後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奉獻

閱讀「科技工作者」

「泰坦」號中或發現人類遺骸,深海壓力那麼大,為何魚卻沒事? - 天天要聞「泰坦」號中或發現人類遺骸,深海壓力那麼大,為何魚卻沒事? - 天天要聞

點分享

「泰坦」號中或發現人類遺骸,深海壓力那麼大,為何魚卻沒事? - 天天要聞

點收藏

「泰坦」號中或發現人類遺骸,深海壓力那麼大,為何魚卻沒事? - 天天要聞「泰坦」號中或發現人類遺骸,深海壓力那麼大,為何魚卻沒事?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波音「星際客機」返回地球時間再度推遲,NASA:留出時間審查技術問題 - 天天要聞

波音「星際客機」返回地球時間再度推遲,NASA:留出時間審查技術問題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據美國「太空」新聞網6月22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1日表示,波音公司新型載人飛船「星際客機」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的時間推遲到不早於7月2日,較原計劃6月26日晚了大約一周,以便留出充足的時間審查氦氣泄露和推進器面臨的技術問題。「我們正在慢慢地遵循標準的任務管理團隊流程。」N...
【科技名詞】實體關係 - 天天要聞

【科技名詞】實體關係

實體關係拼音:shí tǐ guān xi英語:entity relationship;E-R學科:地理信息系統_技術與應用相關名詞:實體關係模型、實體關係抽取定義:現實世界中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語義關係的抽象表示,體現一個實體集中的實體與另
看「智」造——機器人帶來新體驗 - 天天要聞

看「智」造——機器人帶來新體驗

正在天津舉行的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上,多款仿生機器人、象棋機器人、咖啡機器人等功能各異的機器人展現智能化的未來生產生活場景,吸引與會者駐足互動。6月21日,與會者在博覽會現場觀看一款咖啡機器人沖泡咖啡。
科學家揭示嫦娥五號月壤實驗室光譜特性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揭示嫦娥五號月壤實驗室光譜特性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獲悉,該天文台行星光譜學研究團組近期對嫦娥五號月壤進行了實驗室光譜測試與分析,反演了月壤成熟度,揭示了月球年輕玄武岩風化和元素特性。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Astronomy&Astro
你敢相信!中國真正人才不在實驗室,而在酒桌上,都是人情世故 - 天天要聞

你敢相信!中國真正人才不在實驗室,而在酒桌上,都是人情世故

在社會的各個角落裡,流傳著一種令人憂心的觀點:「中國真正人才不在實驗室,而在酒桌上,都是人情世故。什麼是人才呢?就是會請客吃飯,會敬酒,會說話,會做人,這些就是所謂情商高,都是人情世故。反而那些默默為祖國奉獻的科學家、工程師,他們的貢獻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