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下196度「狂飆」到高溫80度?「冰火兩重天」殺滅腫瘤細胞!

2023年03月18日22:54:10 科學 1212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薛仁政

通訊員 韓文青

圖/受訪者提供

「患者對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不敏感,腫瘤又在不斷長大,我們選擇採用冷凍消融技術,形成冷凍消融治療的特異性抗腫瘤效應。」近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科團隊成功為一名中晚期肝癌患者、一名肺癌肝臟多發轉移患者完成了「複合式冷凍消融」治療。

手術中,醫生將穿刺針按照設定好的線路進入體內,抵達靶區位置,隨著溫度的急劇下降,在針尖周圍形成了一個「冰球」,將靶區組織「速凍」起來,最低溫度可以達到零下196度,持續冷凍10分鐘左右,再快速加熱處於結冰狀態的靶區組織,「冰球」融化,溫度瞬間「狂飆」至高溫80度。

經歷了「冷熱兩極」的處理之後,對腫瘤細胞滅活更徹底。術後複查,患者體內腫瘤標誌物已逐漸下降。

從零下196度「狂飆」到高溫80度?「冰火兩重天」殺滅腫瘤細胞! - 天天要聞

「綠色」療法更舒適?醫生決定「凍死」腫瘤細胞!

早期肝癌發病時隱匿性強,很多患者出現癥狀時往往已屆中晚期,錯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更有一部分患者即使接受了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但依舊無法阻止病情惡化。

今年67歲的高婆婆去年前診斷為肝癌,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並且已經侵犯到膈肌和胸膜,不得不接受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但仍無法遏制住腫瘤的進展。

「由於患者對靶免疫治療不敏感,腫瘤又在不斷長大,我們選擇採用冷凍消融技術,減輕患者的腫瘤負荷,同時也刺激釋放腫瘤抗原,誘導機體產生免疫應答反應,再配合免疫檢查點抑製劑,形成冷凍消融治療的特異性抗腫瘤效應。」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科主任熊斌教授給高婆婆制定了複合式冷凍消融的治療方案,通過「冷熱交融」的形式,不僅消滅靶區腫瘤,而且有可能產生「遠隔效應」,放大免疫抑製劑的治療效果,將遠處的腫瘤細胞也「一舉消滅」。

從零下196度「狂飆」到高溫80度?「冰火兩重天」殺滅腫瘤細胞! - 天天要聞

冷凍消融是一種以物理作用殺傷細胞為原理的腫瘤微創治療技術,對人體造成的創傷及不良反應遠低於常規的放療和化療,被譽為「綠色」療法,而且冷凍消融對患者具有一定的鎮靜鎮痛作用,讓患者更加容易耐受,治療過程中基本不會有疼痛不適的感覺。

溫度「狂飆」270度!複合式冷凍消融重創腫瘤細胞

手術之前,醫療團隊已經設計好了最佳進針線路,依據影像學各層面腫瘤的面積、形態、結構深度特點,明確靶區與周圍的關係。

從零下196度「狂飆」到高溫80度?「冰火兩重天」殺滅腫瘤細胞! - 天天要聞

一切準備就緒後,進入關鍵的手術操作階段。醫生熟練地將穿刺針按照設定好的線路進入體內,順利抵達靶區位置,隨著溫度的急劇下降,在針尖周圍形成了一個「冰球」,將靶區組織「速凍」起來,最低溫度可以達到零下196度,持續冷凍10分鐘左右,再快速加熱處於結冰狀態的靶區組織,「冰球」融化,溫度瞬間「狂飆」至高溫80度,經歷了「冷熱兩極」的處理之後,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力」效果更好,滅活更徹底。

「我們在回溫過程中進行針道消融,保證穿刺通道的腫瘤細胞也被殺死,而且可以避免退針時發生出血、針道轉移等問題,更安全、更徹底。」熊斌介紹,經過兩三次重複的凍融循環,可以直接將腫瘤細胞「團滅」,最終實現靶區組織壞死,達到降低腫瘤負荷的效果。「冷凍消融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ct或者超聲等清晰看到靶區邊界,以此判斷腫瘤病灶處理是否徹底,避免傷及正常器官和組織。」

一個多小時後,熊斌順利為高婆婆完成了冷凍消融手術。

冷凍消融治療,聯合「靶免治療」實現「1+1>2」

與傳統外科手術切除不同的是,冷凍消融之後,不需要將壞死的腫瘤組織取出來,屬於「原位滅活」處理。

「冷凍消融對直徑小於5厘米的單發腫瘤病灶和最大直徑小於3厘米的三個以內的多發腫瘤病灶,可以達到根治性治療,而如果以減輕腫瘤負荷為目的則不受這些限制。對於骨轉移瘤冷凍消融的止痛效果也非常好。」熊斌表示,冷凍消融可以反覆多次進行,對於很多失去根治性手術治療機會的中晚期腫瘤患者,特別是對放化療不敏感的患者來說,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不僅可以殺死一部分腫瘤細胞,而且能夠最大程度地釋放腫瘤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的抗腫瘤淋巴細胞,從而提高患者後續免疫治療的效果,延長患者生存期限,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據介紹,很多時候腫瘤治療通過外科手術切除風險較大,即使做介入手術也無法徹底清除乾淨,而冷凍消融則可以發揮「遠隔效應」,不僅把「大球」腫瘤冷凍消亡,而且從遠期來看,還有助於釋放腫瘤特異性抗原,讓遊走在體內的殘餘腫瘤細胞充分「暴露」,與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協同「作戰」,改善體內腫瘤微環境,提高中晚期患者的綜合療效。(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何寧

校對 | 朱曉明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推介:《氣象學報》2025年第83卷第3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推介:《氣象學報》2025年第83卷第3期

綜述地球系統模式和數值模擬研究曾慶存, 張明華, 戴永久, 曾曉東 (419-434)中國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系統70年發展張衛民, 沈學順, 曹小群, 孫健, 吳建平, 彭軍, 宋君強, 朱小謙, 王建捷, 李澤椿, 陳德輝, 龔建東, 趙延來 (435-463)地球實驗室: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進展與前瞻張賀, 馬潔瓊, 柴兆陽, 張木蘭, 曹美春 (464-
坐飛機要核酸陰性證明?成都航空回應稱本想發充電寶新規 - 天天要聞

坐飛機要核酸陰性證明?成都航空回應稱本想發充電寶新規

現代快報訊(記者 謝喜卓)最近,有不少準備乘坐EU2231航班的乘客,都收到了來自成都航空「核酸檢測」的簡訊提示。7月4日,成都航空客服回應現代快報記者稱,這是一條誤發的簡訊,乘客收到之後可不用理會,本意是想發送攜帶充電寶的提示。乘客提供的相關簡訊顯示,成都航空發送的內容為:「您預訂的由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至廣...
新聞最快速度發回總社,迅速突破十萬加 - 天天要聞

新聞最快速度發回總社,迅速突破十萬加

畢業典禮上與父親打視頻電話的溫暖男孩,轉身在故鄉洪水中揮汗清淤。從珍視親情到守護鄉梓,林進標用行動詮釋青春擔當,新華社貴州分社記者劉續記錄下這個男孩在家鄉救災的身影,並向中國記協「我在現場」欄目來稿,講述報道經歷體會。我在現場丨最快速度發回總社,迅速突破十萬加6月24日,貴州持續強降雨,洪水漫灌榕江縣...
記錄江蘇百名勞模|《同一種仰望》⑩:國之大者,蘇有所為 - 天天要聞

記錄江蘇百名勞模|《同一種仰望》⑩:國之大者,蘇有所為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序言:1925年5月1日,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年來,千萬個背影,同一種仰望。江蘇各級工會始終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動員廣大職工群眾圍繞黨的綱領和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前赴後繼、奮勇拼搏,艱苦奮鬥、建功立業,譜寫
不小心被拍出一對血紅色的瞳孔?恭喜你! - 天天要聞

不小心被拍出一對血紅色的瞳孔?恭喜你!

如果你在暗處拍照時,不小心得到了這樣一對血紅色的瞳孔,那麼,恭喜你!圖 | scienceabc因為這個紅色是眼球後方血管的顏色,能通過瞳孔一眼看到紅色的血管,表明你眼睛裡透光的部分非常清澈通透,血管的顏色也沒有異常。為什麼相機能拍下紅眼但
千噸級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中試裝置順利通過現場考核 - 天天要聞

千噸級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中試裝置順利通過現場考核

日前,嵐澤能源千噸級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中試裝置順利通過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72小時現場考核。標誌著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前沿技術在中試階段取得了決定性成功,也預示著該技術從實驗室向產業化發展邁出了關鍵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