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顆小行星晚了 30 秒,恐龍可能會統治世界,而人類可能不存在

2022年10月14日20:34:35 科學 1969

如果那顆小行星晚了 30 秒,恐龍可能會統治世界,而人類可能不存在 - 天天要聞


對於房主和恐龍來說,位置就是一切。當你買房子時,為了你的長期幸福,找到一個你喜歡的靠近工作地點的社區比擁有額外的起居室更好。如果你是白堊紀時期的恐龍,最好讓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海洋中央,而不是僅僅在墨西哥海岸附近。

如果那顆流星在半分鐘後出現,它會撞擊大西洋或太平洋的某個地方。任何一個位置都會產生一些殺手波(字面意思),但至少它不會殺死那麼多的恐龍。鳥是很酷的,讓一些小猛禽跑來跑去而不是雞可能會很好。不管怎樣,它們的大小差不多,所以如果我們把它們放高一點,它們就夠不到門把手了。這些新發現在 BBC 紀錄片《恐龍死亡之日》中曝光,以一直鑽入水下火山口的科學家為特色。早在 2016 年,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地球物理學家 Jo Morgan 德克薩斯大學的 Sean Gulick 就深入海底鑽探以了解更多有關影響的信息。從那以後,他們一直在分析他們帶回來的樣本。2017 年 3 月的月球和行星科學會議上,該團隊多次發表演講,但令人驚訝的是,直到他們的發現進入主流電視後,這一消息才真正傳播開來。

在我們了解更多細節之前,重要的是要注意這裡沒有因果證據。非鳥類恐龍大規模滅絕的主要理論之一是(至少有一次)大規模撞擊事件導致了一系列災難性後果,破壞了最大的動植物群。但它發生在 6600 萬年前。墨西哥海岸附近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同一時代,所以時間線相匹配,但它仍然只是情景數據。影響理論並不是唯一的。古生物學家並不都同意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大滅絕的罪魁禍首,儘管數據確實有力地支持了撞擊理論。

因此,假設事實上有一次大撞擊殺死了大多數恐龍,這顆流星撞擊了尤卡坦半島附近,在那裡它可以自由地從蒸發的岩石和二氧化硫中揚起塵埃。當然,許多有羽毛的恐龍死於小行星沖向它們的爆炸力——這相當於大約 100 億顆廣島大小的核彈——但它們中的許多後來也死了。

讓我們不要忘記始於所有二氧化硫的全球降溫。與溫室氣體不同,二氧化硫具有寒蟬效應,隨著世界開始結冰,導致更多人死亡。蒸發的岩石遮住了太陽並迎來了比任何人真正想要處理得更多的雪(免責聲明:科普無法證實某些白堊紀物種是否真的喜歡雪。據我們所知,它們可能已經嬉戲並製造了雪天使) . 很多動物都沒有為這種突然降溫做好準備(他們還沒有發明 Canada Goose 夾克),但你知道是誰嗎?人類。好吧,不是人類,而是有朝一日會產生人類的譜系的古代哺乳動物祖先。

感謝上帝,他們做到了,因為沒有了恐龍,我們軟軟的身體和可憐無助的嬰兒可以自由地茁壯成長。我們微小的哺乳動物前輩在大地震、火山爆發、酸雨中倖存下來,並看著他們吃掉的大部分植物死亡。他們活著就是為了講述這個故事。同樣,不是真的,因為很可能他們沒有足夠複雜的語言來傳達故事。現代草原土撥鼠可以談論人們的襯衫顏色,但即使他們也無法說出「那個時候幾乎所有東西都死了」。大概。

我們非常遙遠的祖先就在古代鱷魚和鯊魚旁邊,天哪,他們佔了上風。我們已經脫離了食物鏈,除了那些試圖與那些無神論的殺戮機器交朋友的人:熊。顯然,如果那顆流星在 30 秒後出現,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但它仍然很討厭蟲。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國外空天公司開始銷售極光亞軌道太空梭 - 天天要聞

國外空天公司開始銷售極光亞軌道太空梭

5 月 22 日,國外航空航天公司宣布,它已開始接受可在亞軌道飛行中運載小型有效載荷的「極光」(Aurora)太空無人太空梭的訂單。 該飛機可攜帶6公斤有效載荷,飛行高度可達100公里。....
中國首個熱帶生物多樣性數字平台上線 - 天天要聞

中國首個熱帶生物多樣性數字平台上線

5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打造的西雙版納生物多樣性平台正式上線,這是中國首個以熱帶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數字平台,讓西雙版納超1.5萬種物種數據「有跡可循」。作者:孫敏、胡攀、張楠、楊林凱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萬物共生 和美永續——生態攝影師鏡頭裡的祁連山生靈 - 天天要聞

萬物共生 和美永續——生態攝影師鏡頭裡的祁連山生靈

林中猞猁。鮑永清 攝這裡,垂直海拔梯度編織出立體的生物多樣性譜系,從河畔林海到山麓草原再到高山冰雪,溫帶灌叢草甸、針闊葉混交林、亞高山杜鵑灌叢與流石灘植被依次鋪展,形成中國西部最完整的山地垂直生態系統。雪豹穿梭於裸岩與灌叢之間,綠絨蒿在流石
養樂多亮相益生菌與健康研討會,持續支持益生菌科研與科普 - 天天要聞

養樂多亮相益生菌與健康研討會,持續支持益生菌科研與科普

5月19日-21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支持的「第二十屆益生菌與健康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大會著眼於益生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進益生菌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作為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養樂多支持主辦的
「85後」孔大力任國家天文台副台長、上海天文台台長 - 天天要聞

「85後」孔大力任國家天文台副台長、上海天文台台長

近日,中國科學院黨組發布任免通知,經研究,決定:孔大力同志任國家天文台副台長(兼);免去沈志強同志國家天文台副台長(兼)職務。孔大力同志任上海天文台台長(試用期一年);免去沈志強同志上海天文台台長職務,保留正局級。孔大力,男,1985年11月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上海天文台天文地球動力學中心「行星物理與...
又是「投毒」又是「捅刀」,動物的愛情世界真的震碎三觀! - 天天要聞

又是「投毒」又是「捅刀」,動物的愛情世界真的震碎三觀!

熟悉刑偵推理類作品的朋友們,肯定對氰化物印象深刻——畢竟很多受害角色,都是只沾了一丁點劇毒的氰化物就飲恨當場。然而,在無奇不有的自然界,氰化物也可以成為傳情達意的禮品。不僅如此,動物「情侶」之間還有很多讓人大跌眼鏡的危險互動,在這個 520
這樣吃飯,真的可能會讓你變禿!但很多人還以為超健康 - 天天要聞

這樣吃飯,真的可能會讓你變禿!但很多人還以為超健康

過去十年里,間歇性禁食已悄然成為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據《自然》雜誌報道,一項統計發現,2023 年美國超過 10% 的成年人都在實踐這種飲食方式。在互聯網上也只需略加搜索,就能發現各種間歇性禁食的指南,教你如何具體操作,給身體帶來種種益處。
蜻蜓和蚯蚓「加入」《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 天天要聞

蜻蜓和蚯蚓「加入」《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22日發布《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5版,共收錄物種及種下單元162717個,並首次收錄了蜻蜓和蚯蚓。「生物多樣性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生物物種名錄則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物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