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誕生以來只度過了20個銀河年,有多少瘋狂的故事在其中上演

2022年10月11日16:34:10 科學 1761

太陽,誕生於大約50億年前,之後經過50億年的漫長演化,成為如今豐富多彩的世界。

50億年的時間,看起來很漫長,但你知道嗎,銀河系擁有長達100億年的歷史。

太陽系誕生以來只度過了20個銀河年,有多少瘋狂的故事在其中上演 - 天天要聞

太陽系誕生之後就開始圍繞銀河系運轉。除了太陽之外,銀河系中還有像太陽那樣的上千億個恆星,它們都圍繞著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運行。

銀河系直徑達到20萬光年,就像一個大都會一樣,都市的中心是超大質量黑洞,周圍是密度很高,速度很快的恆星,平均每十分鐘就能圍繞銀河系旋轉一周。

太陽系誕生以來只度過了20個銀河年,有多少瘋狂的故事在其中上演 - 天天要聞

而地球和太陽位於大都會的郊區,距離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大約2.6萬光年。太陽系攜帶著8大行星和其他小型天體以每秒220公里的速度一路狂奔,圍繞銀河系一周需要長達2.5億年時間。

圍繞銀河系一周就是一個銀河年。也就是說,自太陽誕生以來,我們只度過了20個銀河年!

在銀河系誕生之初,利用宇宙大爆炸噴射出來的原材料,很快形成數以億計的恆星。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恆星誕生的數量和速度開始慢慢下降,直到今天銀河系中每年只能誕生大約5個新的恆星。

有新的恆星誕生,必然也有恆星的老去。老去的恆星在死亡瞬間通常會發生強烈的爆炸,尤其是大質量恆星死後之後的超新星爆發,會噴射出大量氣體和塵埃,同時還有重金屬,這些都會成為新一代恆星和行星的原材料。

太陽系誕生以來只度過了20個銀河年,有多少瘋狂的故事在其中上演 - 天天要聞

而在數十億年之後,我們的鄰居仙女座星系將會與銀河系發生碰撞,經過漫長時間的融合之後,兩大星系會融合成一個更大的星系,屆時太陽系很可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屆時人類仍舊存在,必須考慮離開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

銀河系被數以千億計的恆星點亮,但在萬億年之後,新的恆星不再誕生,隨著恆星一個個慢慢消亡,銀河系死亡的一天將會到來。

沒有了恆星照耀太空,銀河系將變得一片漆黑,完全成為死寂之地。

慶幸的是,那隻會發生在遙遠的未來,而如今是最美好的時代,無論是銀河系還是太陽系,都處於最穩定的時代,人類有大把的時間發展自己的文明,完全有能力也有充足的時間在銀河系走向消亡之前離開銀河系,在遙遠太空建立第二個家園!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探訪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430餘項顛覆性技術項目展「科創雄心」 - 天天要聞

探訪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430餘項顛覆性技術項目展「科創雄心」

極目新聞記者 榮枚「因聚而變,惟創則新」。在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浪潮下,這句充滿力量的話語成為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的生動註腳。5月13日,「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網路名人湖北行報道團走進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進入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展廳中央屹立著一棵「科創之樹」。「勞動者」人形機器人、高產高蛋白宜...
中國創面修復學科發起者之一陸樹良教授逝世,享年64歲 - 天天要聞

中國創面修復學科發起者之一陸樹良教授逝世,享年64歲

沉痛悼念陸樹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創面修復中心主任、上海市燒傷研究所原所長,《中華燒傷與創面修複雜志》常務編輯委員,中國創面修復學科發起者之一陸樹良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2日13時05分在瑞金醫院逝世,享年64歲。陸樹良教授專註於燒傷診療、創面修復及組織再生等學術研究,曾主持國家「...
阿司匹林在蘭花種養中的科學應用 - 天天要聞

阿司匹林在蘭花種養中的科學應用

在蘭花種植領域,一種看似「跨界」的養護方法正逐漸被蘭友們接受——利用阿司匹林(乙醯水楊酸)促進蘭花生長、增強抗性。這一方法看似神奇,實則蘊含著植物生理學的科學原理。本文將從成分解析、作用機制、應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等方面,系統闡述阿司匹林在蘭花
施一公院士:人工智慧時代,學生面對AI的發展要有定力 - 天天要聞

施一公院士:人工智慧時代,學生面對AI的發展要有定力

在人工智慧重塑未來的時代浪潮中,如何打破教育同質化困局、培養真正具有開創精神的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近日接受南都專訪,深度解析這所新型研究型大學的破局之道:從變革「唯論文」評價體系到構建「拓方差」育人生態,從擁抱非常規思維到在AI時代堅守科學本源。當星辰大海的抱負與躬身入局的勇氣相...
海洋館回應魔鬼魚上班吃同事 - 天天要聞

海洋館回應魔鬼魚上班吃同事

5月10日,一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在深圳觀瀾海洋世界拍攝的視頻。視頻中,一條魔鬼魚闖入正在向左側遊動的魚群,吞食了一條小黃魚。有網友戲稱「魔鬼魚上班時間吃同事」,也有網友指出,魔鬼魚吞食其他魚類的新聞並不少見,由此對這兩種魚是否適合混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