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中國第一高樹測量者:爬到頂花了七八個小時,還在樹頂睡了會

2022年10月10日12:18:52 科學 1134

10月9日,據央視報道,中國巨樹科考隊發布了目前已知中國第一高樹雲南黃果冷杉的高度,經測定為83.4米,相當於28層樓高。這棵巨樹胸徑達207厘米,樹齡在380歲上下,相當於青壯年。

對話中國第一高樹測量者:爬到頂花了七八個小時,還在樹頂睡了會 - 天天要聞

本文圖片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據介紹,該高度系通過人工攀樹測量和區域調查,並結合無人機輔助測量的方式得出的。這是中國第一次對80米高以上的巨樹進行攀測、攝影和種質資源採集的綜合科考。

當日,科考團隊還發布了這株巨樹的等身照,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參與了此次科考工作的野性中國工作室了解到,巨樹等身照的拍攝由四位科考隊員精密協作完成,先用無人機每隔幾米拍上三張到六張一組照片,然後再隔幾米一組,一直拍到樹頂,這樣得到160多張不同高度的照片,再後期拼接完成,整體畫幅超過3.5億像素,可投屏於百米巨幕以展現巨樹細節。

野性中國工作室介紹,該巨樹位於西藏自治區察隅縣,今年5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郭柯研究員團隊對上察隅鎮布宗村巨樹群落進行植被調查,連續發現多棵高75米以上巨樹。其中一棵雲南黃果冷杉經過無人機初步測量達到了83.2米,超過了分布於雲南省貢山縣的72米禿杉、西藏自治區墨脫縣的76.8米不丹松,以及中國台灣地區南投縣的81米台灣杉的測量紀錄。

對話中國第一高樹測量者:爬到頂花了七八個小時,還在樹頂睡了會 - 天天要聞

今年8月,科考隊再次赴察隅縣對這株「中國第一高樹」雲南黃果冷杉進行了人工攀樹測量和區域調查。本次科考使用了國際測量巨樹的攀樹直接測量法,即人工攀爬到巨樹頂端,確定最高樹梢之後,將金屬捲尺從樹梢放下至地面測量。最終得出樹榦中心最低點到樹梢高度差為83.4米。

探險家劉團璽是此次科考隊的巨樹攀爬技術指導,和隊友們一起爬到了中國第一高樹樹頂附近進行了高度測量。10月9日,他告訴北青報記者,當時3名成員協力爬樹,從地面爬到樹頂仍花了七八個小時。此次攀爬主要藉助繩索完成,沒有對巨樹進行打釘等操作,科考結束後所有器材均收集帶走,沒有給樹木造成任何破壞。

對話中國第一高樹測量者:爬到頂花了七八個小時,還在樹頂睡了會 - 天天要聞

劉團璽表示,雖然巨樹處于山谷中,風不是很大,但處於28層樓高的樹頂時,他還是會擔心一旦巨樹折斷會怎樣,「但後面我心裡安靜下來,欣賞著樹頂處能看到的壯麗大自然景色,我感到非常震撼。漸漸適應了之後,我甚至在上面睡了一會兒覺。」

對話

中國第一高樹攀登測量者:我在中國第一高樹樹頂處睡了一小會兒

北青報:請講講攀爬中國第一高樹的過程。

劉團璽:攀爬巨樹其實並不是一個新事物,在國際上已有很多相對成熟的經驗。我們這次攀爬是有一個包括我在內的3人教練團隊,爬樹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攀爬用的繩子掛到樹枝上去。

我們嘗試了多種方式,比如用無人機將繩子掛上去,這樣試了9次都不好,後來我們用專業的一種彈弓機,先後發射了18次,把一種專業繩索投射到了30多米高的位置,這種繩索非常結實,幾乎沒有彈性,可以承重200公斤。

掛好這個主繩之後,我們3個人一起把自己掛在繩子上進行測試,確認安全之後,其中一個人就利用類似攀岩的方法,沿著這根主繩抵達30多米的高度,隨後通過甩繩子的方式,每次上升3到4米,這樣循環往複,最後抵達了80米左右的高度。再往上的話,樹榦的直徑就只有15厘米到20厘米了,也就跟一個成年人的小腿差不多粗。

我們三個人分別在樹頂附近利用100米長的金屬直尺進行了高度測量,最後經過專家校正,得到的就是此次發布的83.4米的樹高。

北青報:爬樹過程中主要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劉團璽:我們這次攀爬有幾個重要的原則,第一是安全,確保人員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因為這棵樹生長在斜坡上,向南側微微地傾斜生長,在攀爬過程中,下面50米的地方我們常常是靠著繩索懸掛在半空的。繩索掛在樹枝上,人在樹枝間穿梭,需要保證我們攀爬時不會折斷,這裡有一個非常嚴謹的測試過程,要確保絕對的安全。

另一個就是要確保我們的操作對樹不會造成任何傷害,我們走的時候也不會在樹上留下任何東西,比如打釘子之類的操作是絕對不可以有的。我們下樹時,會通過一種叫「雙繩下降」的方式下到地面上,整個過程都利用繩索來進行,最後我們也會帶走繩索在內的所有器材,確保不會對大自然造成任何破壞。

北青報: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抵達樹頂的位置,會不會風很大?攀爬巨樹的過程中你會感到恐懼么?

劉團璽:這棵樹所處的位置是一個山谷,平時風不是很大。其實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因為這裡風不大,才能使這樣的巨樹存在於此。如果一個地方平時風就很大,或者偶爾會有颱風出現,那麼長年累月的時間裡,高點的樹某一天就會被風吹斷了,不存在能產生巨樹的環境。

一般來說,人在第一次攀岩時都會感到恐懼和緊張,這是人的本能,但慢慢適應之後,就不會那麼緊張了。這次爬樹也是一樣的,雖然這裡風不大,但是到了樹頂附近後,還是會感受到微微的晃動,那個時候一瞬間本能地會感到緊張,會胡思亂想,擔心樹要斷了怎麼辦。但後來又想到,這棵樹存在幾百年了,都沒有被風吹斷,而且科學家也考察了,樹本身很健康,沒什麼病蟲害。

雖然開始有恐懼感,但慢慢適應之後,就開始感受到樹頂所能欣賞到的壯麗的自然景觀。

北青報:你在樹頂上看到了怎樣的景觀呢?

劉團璽:這棵樹北側不遠處就是一座海拔超過6000米的高山,我們所在的位置是山南側的山谷中,山谷里是鬱鬱蔥蔥的植被,有極為豐富的原始森林。

當人適應了高空的平衡後,恐懼感逐漸消失,看到這樣壯麗的大自然,內心會感受到對大自然的敬畏。

就這樣,我克服了恐懼感,因為我們依靠繩子上下工作,一個繩子上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人,在等待其他人操作的時候,我玩了會兒自拍,還在樹頂睡了一小會兒。

北青報:你也看到了此次發布的中國第一高樹等身照,看到這幅照片時你的感受又是怎樣的?

劉團璽:我很開心,也很震撼,我們三人爬樹時專門穿了比較鮮艷的紅色衝鋒衣,可在這張照片里,我們就是樹上的三個小紅點。

看到這張照片就喚醒了我當時在樹頂上的回憶,開心又欣慰。

(北青報)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大幅縮減太空預算之後,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或將得以保留 - 天天要聞

大幅縮減太空預算之後,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或將得以保留

5月2日,特朗普總統揮出大刀,將2026財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預算從248億美元砍至188億美元,削減幅度高達24%。同時,多項有關太空探索的部門與項目遭到關閉、暫停。但一反常態的是,在近日有相關消息稱,曾面臨裁撤危機的國家太空委員會(National Space Council)將會繼續得以保留。2017年6月30日,特朗普在副總統彭斯、...
地震時躲還是跑?XR模擬不同震級危害程度 一文get避險指南→ - 天天要聞

地震時躲還是跑?XR模擬不同震級危害程度 一文get避險指南→

今天(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當災害發生時,科學有效的自救互救是減輕災害損失的必備技能。每年地球都會發生大約500萬次地震就在接下來的一分鐘時間裡地球就可能會發生幾十次地震但為什麼我們通常都感受不到這些來自地殼的震動呢?
遼寧大連一水庫發現入侵物種「埃及鯰魚」, 專家稱系熱帶魚類不能在北方自然越冬 - 天天要聞

遼寧大連一水庫發現入侵物種「埃及鯰魚」, 專家稱系熱帶魚類不能在北方自然越冬

近日,有媒體報道遼寧大連西山水庫發現成群超大怪魚,經專家鑒定為革鬍子鯰,也就是埃及塘鯴,該魚種屬於外來入侵物種。5月7日,有網友發視頻稱,在大連西山水庫發現革鬍子鯰魚群,並捕獲了一隻。極目新聞記者聯繫這名網友,暫未獲得回應。媒體報道稱,該魚種出現在大連,可能是野外放生所致。視頻截圖5月11日,極目新聞記...
假期為啥越躺越累?研究:沒有正確休息…… - 天天要聞

假期為啥越躺越累?研究:沒有正確休息……

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周末躺了一天,卻感覺比上班還疲憊?假期天天睡覺,醒來仍感覺昏昏沉沉?為什麼越休息越累?問題不在休息時間的長短,而在於你陷入了「無效休息」陷阱。心理學研究發現,錯誤的休息方式不僅無法恢復能量,還會消耗更多心理資源。1.
集合!預備備,唱:「怎麼也飛不出,花花的世界……」 - 天天要聞

集合!預備備,唱:「怎麼也飛不出,花花的世界……」

「怎麼也飛不出花花的世界原來我是一隻酒醉的蝴蝶」這個季節,在峰峰想要飛出「花花的世界」確實有點難漫步峰峰奼紫嫣紅的月季花搖曳枝頭花瓣大氣舒展、嬌艷絢爛在微風的拂動下似乎是在發出邀請「花漾峰峰歡迎您」月季素有「花中皇后」之美譽從古至今俘獲無數
38.10米!我國在建海拔最高拱壩取出世界最長「芯」 - 天天要聞

38.10米!我國在建海拔最高拱壩取出世界最長「芯」

5月11日,我國在建海拔最高雙曲拱壩——華電金上葉巴灘水電站大壩成功取出一根長度38.10米的混凝土芯樣,打破了國內外同類壩型大壩取芯長度紀錄。混凝土取芯是檢查大壩澆築質量的重要手段,芯樣的完整性和長度是關鍵指標。本次從大壩17號壩段取出的芯樣總長38.10米,相當於12層樓高,直徑245毫米,一共貫穿了12層水平施工縫...
今晚,辰山植物園上演金庸「武俠大戲」,盡賞「味覺盛宴」 - 天天要聞

今晚,辰山植物園上演金庸「武俠大戲」,盡賞「味覺盛宴」

佛跳牆、油爆蝦、北京烤鴨……您聽餓了嗎?這可不是在飯店點餐,而是「樂起江湖 交響人間」的開場演奏《中國廚房——味覺的盛宴》。5月11日傍晚,「2025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進行到第二天,上海交響樂團在音樂總監余隆的執棒下,以武俠主題與中國廚房的煙火氣結合,展現了交響樂的本土化表達。當暮色將草地染成琥珀色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