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期刊在線報道!湖北高校再獲新成果,可應用於熒光防偽

2022年10月07日19:04:21 科學 1204

近日,材料領域知名期刊Nano Research在線報道了武漢紡織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樺/王羅新教授團隊(聶坤博士)研究的一種全無機鈣鈦礦溶液與高性能纖維材料結合應用於熒光防偽領域的重要進展。

國際知名期刊在線報道!湖北高校再獲新成果,可應用於熒光防偽 - 天天要聞

全無機鹵化銫鉛CsPbX3(X=Cl,Br,I)鈣鈦礦納米晶(NCs)作為一種新型的集光、發光材料,目前在光伏、光電子以及熒光防偽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由於目前對於CsPbX3(X=Cl,Br,I)鈣鈦礦納米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sPbX3(X=Cl,Br,I)鈣鈦礦量子點、納米片等形貌的性能以及應用拓展方面,因此對於CsPbX3(X=Cl,Br,I)鈣鈦礦其它形貌的研究十分有限。文章基於鈣鈦礦領域的研究進展重點對CsPbX3(X=Cl,Br,I)納米線和CsPbX3(X=Cl,Br,I)納米棒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對它們進行了性能提升,這進一步完善了CsPbX3(X=Cl,Br,I)鈣鈦礦體系,為後續的研究提供了參考依據。

國際知名期刊在線報道!湖北高校再獲新成果,可應用於熒光防偽 - 天天要聞

高性能纖維工作原理圖

CsPbX3鈣鈦礦是一種光致發光材料,在紫外燈下具有一定的顯色反應,文章利用它的這種特性與團隊特色芳綸/聚苯硫醚(ACFs/PPS)高性能柔性纖維進行了材料複合,製備了鈣鈦礦基複合纖維材料,這種柔性纖維複合材料拓展了鈣鈦礦領域以及高性能纖維領域的應用範圍,這對於兩個領域的應用都將是一個新的突破,為熒光防偽、納米光電器件和熒光複合材料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國際知名期刊在線報道!湖北高校再獲新成果,可應用於熒光防偽 - 天天要聞

該論文以武漢紡織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和唯一通訊作者單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聶坤博士為第一通訊作者,武漢紡織大學王羅新教授和馬曉雪博士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周冉冉為第一作者。

國際知名期刊在線報道!湖北高校再獲新成果,可應用於熒光防偽 - 天天要聞

王樺教授

國際知名期刊在線報道!湖北高校再獲新成果,可應用於熒光防偽 - 天天要聞

王羅新教授

王樺/王羅新教授團隊是省部共建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要支撐團隊之一,現有專職教師14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高級工程師)7名,博士講師4名,在讀碩士研究生60餘人。近五年來,團隊先後承擔了十餘項國家級、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其中大部分科研成果得到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多項成果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獎勵,獲得國家專利50餘項,累計發表論文150餘篇。

國際知名期刊在線報道!湖北高校再獲新成果,可應用於熒光防偽 - 天天要聞

聶坤博士

聶坤,工學博士,武漢紡織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多項,目前在Nano Research,Nano scale等知名期刊發表SCI論文10餘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纖維、鈣鈦礦納米發光材料、稀土發光材料及有機無機納米複合材料等。

國際知名期刊在線報道!湖北高校再獲新成果,可應用於熒光防偽 - 天天要聞

優秀科研成果的產出得益於優良科研平台的支撐、優秀科研團隊的付出。武漢紡織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實力雄厚,以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台為依託,近年來承擔了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項目等國家級縱向科研項目100餘項,累計科研經費超8000萬元;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0餘項;在國內外重要的學術期刊上發表高水平SCI收錄論文500餘篇;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00餘項。(數據截至2022年7月)

著眼於創新型人才培養,學院以「科教融合、學術育人」理念為指導,以「天生我材」工作室為引擎,牽引科研團隊擔負育人職責,堅持實施本科新生「一對一」導師制,設立「科研小助手」「科研創新團隊」等項目,從大一大二學生中選取優秀學生,在校期間選派優秀本科生科研導師全面指導參與科研項目、撰寫學術論文、申請發明專利、參加科創競賽等。

國際知名期刊在線報道!湖北高校再獲新成果,可應用於熒光防偽 - 天天要聞

近年來,學院學生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競賽獎勵30餘項,本科生以第一完成人授權發明專利10餘項、以第一作者公開發表高水平論文30餘篇,培養出本科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文章3篇的廖曉鳳,碩士期間發表多篇SCI、EI文章的趙亮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新生科研力量。(數據截至2022年7月)

未來,武漢紡織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仍將牢記初心使命,為國家科研事業發展、科研人才培養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武漢紡織大學招生辦」頭條號!

本文素材來源:武漢紡織大學官網、武漢紡織大學新聞文化網、武漢紡織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官網、武漢紡織大學招辦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央氣象台: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 - 天天要聞

中央氣象台: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

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7日,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但內蒙古西北部、甘肅西部、新疆南部和東部、陝西中部、湖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區仍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具體預報如下:京津冀及周邊區域未來一周,區域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件較好,無明顯霾天氣。7日,區域南部部分地區有浮塵天氣。長三角區域未來一周,區域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門禁」,識別友軍阻擋敵人兩不誤 - 天天要聞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門禁」,識別友軍阻擋敵人兩不誤

豆科植物既能「熱情招待」根瘤菌來獲取氮肥,也能堅決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是什麼讓它能如此「有禮有節」地對待不同微生物?這個謎團的關鍵部分被上海科學家解開。昨天深夜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源疫病中心開展2025年度春季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採樣 - 天天要聞

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源疫病中心開展2025年度春季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採樣

【來源:本溪市統計局_林業新聞】鴨綠江口濕地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通道之上,是東亞水禽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尤其是鴴鷸類在本地區通過的種類多、數量大,因此做好鴨綠江口濕地的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對我省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科學家發明利用類似毛髮的腦電圖電極監測大腦活動的新方法 - 天天要聞

科學家發明利用類似毛髮的腦電圖電極監測大腦活動的新方法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利用類似毛髮的腦電圖電極監測大腦活動的新方法。這種輕巧靈活的設備無需傳統的金屬電極、導線和粘合凝膠,而是直接貼在頭皮上,使長期監測更加輕鬆舒適。腦電圖掃描是診斷癲癇、睡眠障礙和腦損傷等疾病的重要工具。
百度公布動物語言轉換專利 可實現動物與人類溝通 - 天天要聞

百度公布動物語言轉換專利 可實現動物與人類溝通

站長之家(ChinaZ.com) 5月6日 消息:近日,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在人工智慧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其申請的「動物語言轉換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專利正式公布。該專利聚焦於跨物種溝通技術,融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等前沿技術,旨在實現人類與動物之間的深度情感交流。據專利文件披露,這一技術...
如果人工智慧反叛人類,我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 天天要聞

如果人工智慧反叛人類,我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對於人工智慧會不會反叛人類,科學界爭論了很久,在近些年慢慢達成了共識,答案是:會!因為任何具有絕對智商優勢的意識體,都不會接受智商遠低於自己的物種的統治。在我們相關的立法和技術完善前,應該放緩對人工智慧的開發。因為人工智慧有可能最後不受人類
《人民日報》點贊!東大2名學子上榜! - 天天要聞

《人民日報》點贊!東大2名學子上榜!

5月4日《人民日報》刊登2024年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名單東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2022級本科生田昱錕、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段升順光榮入選一起來看看他們的事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