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發現「殭屍基因」?人死後數小時非常活躍,試圖將主人復活

2022年07月16日02:26:09 科學 1275

電影里的殭屍一般都是人死後被所謂的「屍氣」感染,變成殭屍。

民間傳言,殭屍沒有腦子,它們的行為更接近於野獸,也就是見人就咬。

然而一項人體研究指出,人類身體里存在著一種「殭屍基因」,它試圖讓死去的人復活。

人體內發現「殭屍基因」?人死後數小時非常活躍,試圖將主人復活 - 天天要聞

殭屍剋星林正英

在我們的印象里,人一旦死亡,身體內的基因也會慢慢凋亡

可是科學家通過對遺體內的基因追蹤發現,一些基因會在人體死亡之後異常活躍。

那麼「殭屍基因」到底是什麼,它真的能讓人起死回生嗎?

人體內發現「殭屍基因」?人死後數小時非常活躍,試圖將主人復活 - 天天要聞

起死回生的殭屍

異樣的屍體

美國華盛頓的科學家通過監測死去實驗動物的信使RNA水平,發現,它們在時候出現了反常活躍

信使RNA是基因指揮合成蛋白質的時候,與其中一條單鏈發生匹配的RNA鏈條

按理說,生物體死後,身體內的細胞也走向死亡,所有生命相關的活動,如基因的複製、轉錄等都將停止。

信使RNA活躍,說明這個時候有基因在合成蛋白質

人體內發現「殭屍基因」?人死後數小時非常活躍,試圖將主人復活 - 天天要聞

人體的三種RNA

科學家們順著RNA追蹤,發現,當生物體死後,身體內的部分基因竟然會異軍突起,比生前還要活躍。

更讓人感到驚奇的是,這基因存在的目的是為了「激活」人體。

原來,最不想讓生物體死亡的,其實是生物體本身

因為這個基因太詭異,試圖讓個體「起死回生」,於是被稱為「殭屍基因」。

所謂殭屍基因並不是單獨的一種基因,而是多種基因組合參與,它們中的絕大部分出現在生物的大腦裡面

人體內發現「殭屍基因」?人死後數小時非常活躍,試圖將主人復活 - 天天要聞

死而復生

現代醫學上,以人類的腦死亡作為個體死亡的標誌。

很多人對於腦死亡也存在誤解,認為腦死亡就是腦細胞全部死了,於是人也就嗝屁了。

其實腦死亡是指腦幹死亡,也就是腦幹的功能發生不可逆轉的功能停止

腦幹控制著人類的呼吸,它的失效意味著人沒有了呼吸

心跳停止還可以通過按壓、電擊等方式恢復,腦幹的停止目前醫學技術無法再喚醒

人體內發現「殭屍基因」?人死後數小時非常活躍,試圖將主人復活 - 天天要聞

醫生宣布死亡

科學家們發現,腦幹死亡,但是腦部的細胞不一定就完全停止了工作。

科學家在小白鼠腦內發現了有1000多個基因,在死後的24小時內出現了活躍,在之後的4天內活躍度累加到最高峰。

隨著死亡時間越長,它們的數量會逐漸減少。

既然實驗小鼠能夠出現殭屍基因,那麼人類應該也有,並且人類的大腦結構更複雜,因此所擁有的殭屍基因會比小白鼠更多。

那麼,殭屍基因是怎麼工作的?

人體內發現「殭屍基因」?人死後數小時非常活躍,試圖將主人復活 - 天天要聞

小白鼠體內發現「殭屍基因」

殭屍基因

殭屍基因分為三類,它們發揮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

第一類殭屍基因,也是死得最快的,是神經元細胞內的基因,大概就存在12到24個小時

神經元是神經系統最基礎的組成單位,作用是感受刺激、產生興奮和傳導信息

也就是說,人死了但是神經元沒有完全死去,反而火力全開,保持活躍。

如果這個時候去刺激屍體,會有疼痛嗎?科學家們認為可能會有,但是不能做出任何反應。

人體內發現「殭屍基因」?人死後數小時非常活躍,試圖將主人復活 - 天天要聞

神經元細胞

之前科學家就曾經做過實驗,他們認為人死後依舊能聽到聲音,就是因為發現神經元並不會跟隨人體的死亡而立即死亡,反而會持續一段時間。

這個發現讓無數觀眾高呼,《甄嬛傳》裡面甄嬛在果郡王死後才告訴他兩個孩子的身世,果郡王極有可能聽到了。

第二類殭屍基因來自神經膠質細胞,這是除了神經元之外,人類的神經系統中第二多的細胞。

它的主要作用是輔助神經元分配物質、修復神經元和吞噬

人體內發現「殭屍基因」?人死後數小時非常活躍,試圖將主人復活 - 天天要聞

人去世之後或許還能聽見聲音

神經膠質細胞基因活躍的時間正好與神經元是錯開的,人體死亡12小時候的時候,神經元已經開始出現減少,這個時候神經膠質反而越多。

因為神經膠質是幫助神經元的,當它發現神經元出現減少後,會認為神經元出事兒了,於是瘋狂搶救神經元

就出現了,它內部的DNA在神經元的活躍最低的時候,反而達到巔峰。

第三類殭屍基因佔據了本次監測基因的80%,它被稱為管家基因,它在人體死亡之後,會極力控制身體內的細胞不要被破壞,保持原狀。

人體內發現「殭屍基因」?人死後數小時非常活躍,試圖將主人復活 - 天天要聞

神經膠質細胞

其中神經元、神經膠質細胞都在它的掌控之下,它才是整套殭屍基因的主體。

並且「管家基因」活躍的時間也是最長的,通常會在4天以後才出現減少。

殭屍基因雖然有試圖喚醒人體的目的,但是卻沒有喚醒的能力,因為腦幹已經停止了工作,人類沒有了呼吸。

呼吸會為人體提供能量,維持身體的運轉。

沒有了呼吸,這些殭屍細胞其實就是在「燃燒」人類身上最後一點能量

人體內發現「殭屍基因」?人死後數小時非常活躍,試圖將主人復活 - 天天要聞

醫療器械呼吸

殭屍基因的本質

殭屍基因是為了直觀描述而起的名字,這三類基因並不能讓人類復活,科學家們甚至認為,所謂的「殭屍化」實際上是迴光返照的延續

迴光返照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死前的掙扎,它是身體機能在最後時刻的一次集體爆發,在大腦的指揮下,最後一次工作。

由於身體火力全開,就算是久病之人也會突然精神狀態良好,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吃嘛嘛香了。

迴光返照期間人體是在超負荷運動,一些臟器已經衰竭,是大腦控制身體分泌的激素在支持整個人體

人體內發現「殭屍基因」?人死後數小時非常活躍,試圖將主人復活 - 天天要聞

迴光返照

當激素耗盡,迴光返照也就結束,人進入彌留之際,慢慢走向死亡。

在這個過程中,支配身體的大腦還不甘心,它依舊放手一搏,只可惜身體已經不受它控制。

也就是說,即便醫生已經宣布了腦死亡,但是大腦內的神經元、神經膠質、「管家基因」還在活動。

如果不是科學家們特意監測了信使RNA,很難發現這三類基因還在繼續工作

既然這些殭屍基因最後徹底失去活躍是因為能量不足,如果給予它們能量,它們能否將人復活?

人體內發現「殭屍基因」?人死後數小時非常活躍,試圖將主人復活 - 天天要聞

人能否復活呢?

人死復生?

如果給予殭屍基因能量,人類可以起死回生嗎?

當然不能,前面說到過,人類死亡的本質是腦死亡,而腦死亡的本質又是腦幹死亡

前面說到過,腦幹失去正常功能是不可逆的,無論腦細胞多麼活躍,能量多麼巨大,腦幹都無法再回到過去的模樣。

那麼這個時候供養殭屍基因,可能出現一個恐懼的局面,那就是人死了,腦細胞還活著,可是人又不能呼吸。

人體內發現「殭屍基因」?人死後數小時非常活躍,試圖將主人復活 - 天天要聞

人類的腦幹

這就相當於這具遺體變成了一隻「寄生獸」,依靠營養供給而活。

然而即便這樣,這具屍體依舊會腐爛,因為殭屍基因無法讓全身的細胞繼續保持原樣,微生物會侵入遺體。

把遺體放入無菌室,人體自帶的一些微生物也會從內而外的將遺體分解掉。

科學家認為,起死回生和復活本身就是違背自然道理的,就目前的科技來說不可能做到。

人體內發現「殭屍基因」?人死後數小時非常活躍,試圖將主人復活 - 天天要聞

起死回生違背自然

身體產生「殭屍基因」並不是真的要讓生物死而復生,而是生物體在臨死之前身體做出的一系列反應

越是高級的生物體,構成就越是複雜,即便是生命最後的時光,生命也要選擇怒放一次

從未來的發現上看,「殭屍基因」並不是長生不老、永生不死的方向。

當然它也有其自己的作用,那就是更加詳細地描繪了生物個體死亡後身體內部發生的變化,為器官移植等方面提供了新的研究樣本。

比如現在器官移植必須爭分奪秒,不然就會失去效果。

人體內發現「殭屍基因」?人死後數小時非常活躍,試圖將主人復活 - 天天要聞

器官移植

如果能將殭屍基因用在延長器官移植有效時間方面,或許就可以不用那麼著急了。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新華社記者劉禎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的運動場座無虛席,熱烈的氛圍比驕陽更勝。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這裡舉行。萬餘名畢業生即將從這個被稱作「離科學最近的地方」啟程,奔赴各自的科學之路...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 天天要聞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7月6日,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聚焦前沿科學、產業趨勢與政策創新,邀請全球生命科學領域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推動我國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塑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地標。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致辭並宣布活動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謝遠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 天天要聞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體世界裡,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健康的「齊天大聖」,時刻警惕著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準打擊敵人,首先得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來的「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自我」與「非我」的識別。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里,妖怪們變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圖矇混過關。人體里也一樣,各...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 天天要聞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引言在人類基因組中,有一片廣袤而神秘的「禁區」,它佔據了每條染色體的核心位置,卻長期以來讓我們束手無策。這片區域就是著絲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滿了高度重複的DNA序列,結構複雜多變,讓傳統的基因測序和分析技術在此屢屢碰壁。然而,這片「禁區」卻掌握著細胞分裂時染色體能否被精確...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 天天要聞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引言人類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讓我們在清晨糾結於吃什麼早餐,也能驅動我們去攻克癌症、探索遙遠的星辰。我們能從寥寥數次的演示中學會舞步,能進行複雜的因果推理,還能被無盡的好奇心驅使去創造藝術和科學的奇蹟。這種舉重若輕、觸類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義了我們之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慧 (AI)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