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望遠鏡首張彩圖7月12日公布!科學家透露:漂亮得讓他流淚

2022年07月05日01:18:17 科學 1013

此時此刻,全球科學界和天文學界都在迫切地等待7月12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為韋伯太空望遠鏡的首張彩色圖像將在7月12日正式對外公布,現在已經是7月了,只有幾天功夫了,很快就能見到由韋伯望遠鏡拍攝的首張彩圖了。

韋伯望遠鏡首張彩圖7月12日公布!科學家透露:漂亮得讓他流淚 - 天天要聞

在最近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美國宇航局科學任務理事會 (SMD) 副局長Thomas Zarbuchen公開透露:這將是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宇宙視圖,以及系外行星光譜,視圖非常漂亮,漂亮得讓人流眼淚。

儘管韋伯望遠鏡的首張彩色圖片還沒有公之於眾,但其實測試圖早就已經出來了,Zarbuchen將韋伯望遠鏡測試圖像與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SE)和斯皮策太空望遠鏡(SST)圖像放在一起進行對比。

韋伯望遠鏡首張彩圖7月12日公布!科學家透露:漂亮得讓他流淚 - 天天要聞

從圖像就可以看得出來,韋伯望遠鏡(JWST),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SE)和斯皮策太空望遠鏡(SST)都對同一個遙遠的星系進行了拍照,結果是韋伯望遠鏡(JWST)圖像最為清晰,SST次之,WISE最差。

幾個月前,韋伯望遠鏡(JWST)把鏡頭對準了距離地球約2000光年的大熊座方向(HD 84406),再次拍攝了一張測試圖像,圖像看起來非常清晰,這說明調試工作已經結束了,可以正式拍照了。

韋伯望遠鏡首張彩圖7月12日公布!科學家透露:漂亮得讓他流淚 - 天天要聞


根據Zarbuchen的說法,韋伯望遠鏡(JWST)首張彩色圖像將是有史以來超深場的宇宙圖像,遠遠超過哈勃超深場圖像,要知道哈勃超深場圖像包括了位於天爐座方向的10000個星系,它們的年齡、顏色和距離各不相同。

哈勃超深場圖像還顯示了100多個最古老的星系,它們在圖像中以深紅色的顏色顯示,也就是說這些星系已經在宇宙中存在了120億多年,最古老的星系可以追溯至宇宙大爆炸後8億年,歷史可以說是非常古老。

韋伯望遠鏡首張彩圖7月12日公布!科學家透露:漂亮得讓他流淚 - 天天要聞

而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的超深場宇宙圖像將會包括更多的星系,甚至有可能包括超過100000個星系,現在,天文學家正在繼續收集JWST數據,用以生成有史以來最高清的宇宙圖像。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是有史以來最強大、最複雜、最昂貴的望遠鏡,價值超過100億美元,口徑達到6.5米,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的5倍,它有著有史以來最複雜的鏡子系統、最先進的遮陽板。

韋伯望遠鏡首張彩圖7月12日公布!科學家透露:漂亮得讓他流淚 - 天天要聞


為了校對18片鍍金的反光鏡,NASA工程師們用了近3個月的時間,直到今年5月下旬,18片鍍金反光鏡的校對工作才宣告結束,開始測試對焦遙遠的星系,於是才有了上述的幾張測試圖像。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運行在150萬公里外的拉格朗日L2點,這是地球附近5個引力平衡點之一,很可惜,即便距離地球這麼遠了,也難逃被流星體襲擊的命運,剛去拉格朗日L2點才幾個月,就被一顆流星體擊中了。

韋伯望遠鏡首張彩圖7月12日公布!科學家透露:漂亮得讓他流淚 - 天天要聞


流星體擊中了18片鍍金反光鏡中的一片,由於流星體只有2毫米左右,鍍金反光鏡並沒有被擊穿,但留下了一個約為2毫米的痕迹,導致完整的鏡面受損,這片2毫米的痕迹多多少少會對圖像造成一定影響。

這也是發射以來遭受最嚴重的一次損壞,之前也遭受過兩次襲擊,但是並沒有受到什麼損失,儘管韋伯太空望遠鏡在設計之初就有考慮到流星體撞擊的問題,但沒想到這一次流星體撞擊竟會讓鏡片損壞。

韋伯望遠鏡首張彩圖7月12日公布!科學家透露:漂亮得讓他流淚 - 天天要聞


為什麼一個直徑只有2毫米的流星體會造成如此之大的損壞呢?這是因為流星體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有的流星體飛行速度超過7.9公里每秒,沒錯,是一秒飛行7.9公里,快得不可思議,是子彈速度的好多倍。

韋伯太空望遠鏡雖然跟地球是相對靜止的,但是要以太陽作為參照物,韋伯太空望遠鏡則是以極快的速度在圍繞著太陽飛行,速度達到了每秒29.78公里。

韋伯望遠鏡首張彩圖7月12日公布!科學家透露:漂亮得讓他流淚 - 天天要聞


如果流星體是與韋伯望遠鏡相對飛行,相對速度有可能會超過30公里每秒,即便是極小的一顆流星體,也是一顆超級子彈,所以,韋伯太空望遠鏡鏡面受損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另外,太空中的流星體非常多。

韋伯望遠鏡首張彩圖7月12日公布!科學家透露:漂亮得讓他流淚 - 天天要聞


有消息稱,韋伯太空望遠鏡開始對太陽系內的三顆彗星進行觀測,每顆彗星來自不同的彗星家族,一個是木星家族彗星-博雷利彗星,第二顆是一顆主帶彗星-瑞德彗星,第三顆是「機會目標彗星」,例如星際來客「奧陌陌」。趣有料的科學內容請關注唯一的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 天天要聞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7月5日一早,雨過天晴。懷柔科學城新質生產力創造中心門前,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畢業生們正帶著家人走下大巴車,準備進展廳「探秘」——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畢業典禮走進「一城兩都」活動的首站。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新華社記者劉禎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的運動場座無虛席,熱烈的氛圍比驕陽更勝。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這裡舉行。萬餘名畢業生即將從這個被稱作「離科學最近的地方」啟程,奔赴各自的科學之路...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 天天要聞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7月6日,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聚焦前沿科學、產業趨勢與政策創新,邀請全球生命科學領域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推動我國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塑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地標。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致辭並宣布活動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謝遠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 天天要聞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體世界裡,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健康的「齊天大聖」,時刻警惕著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準打擊敵人,首先得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來的「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自我」與「非我」的識別。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里,妖怪們變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圖矇混過關。人體里也一樣,各...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 天天要聞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引言在人類基因組中,有一片廣袤而神秘的「禁區」,它佔據了每條染色體的核心位置,卻長期以來讓我們束手無策。這片區域就是著絲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滿了高度重複的DNA序列,結構複雜多變,讓傳統的基因測序和分析技術在此屢屢碰壁。然而,這片「禁區」卻掌握著細胞分裂時染色體能否被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