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覺到時便是恐怖的開始。世界上有鬼嗎?

2021年10月14日11:26:02 科學 1491

世界上相信有鬼的人數量驚人的多。據調查顯示,52%的美國人認為某些地方可能有鬼,這一比例每年都有所增加。英國早期的一項調查發現,52%的參與者相信超自然現象。但比起不安分的來世,夜間靈異或許有更科學的依據。

察覺到時便是恐怖的開始。世界上有鬼嗎? - 天天要聞

以下是對你家裡有鬼的六種邏輯解釋。

1.電磁場。

幾十年來,加拿大神經科學家研究了電磁場對人感知鬼魂的影響,假設脈衝磁場在意識層面上是不可感知的,可以讓人感覺到房間里有一種「存在」,引起大腦顳葉異常活動模式。他在自己的實驗室里對戴著所謂「上帝頭盔」的人進行了研究,發現一些持續15到30分鐘的弱磁場圖案出現在某人的頭上,會給人一種房間里有一種看不見的存在的感覺。

隨後的研究推翻了這一理論,認為人們是在回應他們會感覺到鬼魂而不是電磁場的說法。然而,加拿大神經科學家反駁說,該實驗遵循了與他自己的研究截然不同的方案。其他科學家也發現,鬧鬼的環境通常有不尋常的磁場。

2.次聲波

亞音是人類聽不到的低級聲音(雖然其他動物,如大象也能聽到)。低頻振動會引起明顯的生理不適。研究風力渦輪機和居民樓附近交通噪音影響的科學家發現,低頻噪音會導致定向障礙、恐慌、心率和血壓變化,引發類似的影響,感覺到一個鬼魂。在1998年一篇關於鬧鬼的自然原因的論文中,工程師維克描述了為一家醫療設備製造商工作,據報道,該製造商的實驗室有一個鬧鬼的房間。每當維克在這個特定的實驗室工作時,他都會感到沮喪和不舒服,經常聽到和看到奇怪的事情——包括一個看起來像鬼的鬼。最後,他發現房間里的風扇發出了19 Hz的駐波,產生了聽不見的振動,導致他迷了路。進一步的研究還表明,次聲和奇怪的感覺,如脊椎發冷或不安之間有聯繫。

察覺到時便是恐怖的開始。世界上有鬼嗎? - 天天要聞

3.黴菌。

工程學教授謝恩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參觀了據報道鬧鬼的地方,尋找一種不太超自然的活動:黴菌生長。初步研究表明,一些黴菌會引起聽起來很奇怪的癥狀,如非理性恐懼和痴呆症。「我看過很多鬼劇,」他說。他開始懷疑「這其中是否有聯繫,我們也許能解釋為什麼人們會有這些感覺。」謝恩說。到目前為止,在數據收集過程中,「很難說這是否是一個促成因素,但有趣的是看到這些』有毒的黴菌』存在於鬧鬼的地方」。

5.別人說這是真的。

在一項研究中,倫敦大學心理學家要求參與者觀看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名靈媒可能會用意念彎曲一把金屬鑰匙。在一個案例中,受試者與一名「參與者」一起觀看視頻,該參與者實際上與研究人員一起工作,並聲稱確定看到了鑰匙彎曲。這些受試者比那些聲稱鑰匙沒有彎曲或什麼也沒說的人更有可能報告他們看到鑰匙彎曲。「一個人的敘述會影響另一個人的記憶,」如果其他人自信地斷言他們看到了鬼,這可能會影響其他證人相信他們看到了鬼。

6.我們要相信。

「相信有鬼是有動機的,」研就學家解釋道。「我們都想相信死後有生命。我們通常不喜歡我們會死的想法。」證實偏見對我們的觀點有很大的影響。「我們發現,無論如何,我們更有可能相信我們想相信的證據。「

察覺到時便是恐怖的開始。世界上有鬼嗎?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宇宙6大未解之謎,可能人類永遠找不到答案(下) - 天天要聞

宇宙6大未解之謎,可能人類永遠找不到答案(下)

04時間真的在「流動」嗎?我們每天都在和「時間」打交道,但從科學角度看,時間可能是最容易被誤解的概念之一。我們覺得時間像一條線,從過去流向未來,我們站在中間的「現在」,隨著時間的流動不斷前進。
宇宙6大未解之謎,可能人類永遠找不到答案(上) - 天天要聞

宇宙6大未解之謎,可能人類永遠找不到答案(上)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科學的力量一次次改寫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從哥白尼提出「太陽不是宇宙中心」,到牛頓建立經典力學體系;從愛因斯坦彎曲了時空的結構,到薛定諤在貓的命運中揭示量子的不確定性——每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都曾讓人類視野擴展了一大步。
5000多款產品亮相第九屆世界無人機大會 - 天天要聞

5000多款產品亮相第九屆世界無人機大會

以「步入低空經濟新時代」為主題的2025第九屆世界無人機大會23日在深圳開幕。同期舉行的國際低空經濟與無人系統博覽會及第十屆深圳國際無人機展覽會吸引了國內外825家企業,攜5000多款無人機系統裝備產品進行現場展示。5月23日,參會者了解一
國外空天公司開始銷售極光亞軌道太空梭 - 天天要聞

國外空天公司開始銷售極光亞軌道太空梭

5 月 22 日,國外航空航天公司宣布,它已開始接受可在亞軌道飛行中運載小型有效載荷的「極光」(Aurora)太空無人太空梭的訂單。 該飛機可攜帶6公斤有效載荷,飛行高度可達100公里。....
中國首個熱帶生物多樣性數字平台上線 - 天天要聞

中國首個熱帶生物多樣性數字平台上線

5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打造的西雙版納生物多樣性平台正式上線,這是中國首個以熱帶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數字平台,讓西雙版納超1.5萬種物種數據「有跡可循」。作者:孫敏、胡攀、張楠、楊林凱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