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號著陸!美國不理解:為何中國後來居上即將擁有空間站?

2021年09月17日22:40:07 科學 1374

導讀:回家過中秋啦!神舟十二號乘組在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中秋節即將到來之際,成功返回地球。不過,由於要進行「三級隔離」和適應性訓練,神舟十二號乘組三名航天員不能回「小家」過中秋,而是在單位的「大家」過中秋。

神舟十二號著陸!美國不理解:為何中國後來居上即將擁有空間站? - 天天要聞

並且這一次的載人返回艙不是在內蒙古烏蘭察布的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而是在其西偏南約900公里外的東風著陸場,這裡地處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荒漠帶,具有地廣人稀、地勢平坦等特點,非常有利於搜救,也不會對農牧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神舟十二號順利返回地球

神舟十二號飛船乘組三名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出差」三個月後,於北京時間9月17日13時34分成功著陸在東風著陸場,著陸點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00°04′28"、北緯41°37′43",隨後三名航天員順利出艙且報告身體狀況良好,這標誌著我國空間站階段第一次載人航天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神舟十二號著陸!美國不理解:為何中國後來居上即將擁有空間站? - 天天要聞

看完了神舟十二號返回艙著陸的直播過程,可以用「堪稱完美」來形容,整個返回過程非常順利,各種測控數據也非常精準,其中先後四次預報著陸點的地理坐標相差只有幾百米,幾乎做到了返回艙著陸直升機搜救回收隊到位,前後僅相差1分鐘,而且這還是由以往作為氣象備份著陸場轉為唯一主著陸場的東風著陸場首次迎接航天員回家。

不斷被「打壓」的中國航天

從1970年4月24日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到首次空間站載人航天任務圓滿成功,在半個多世紀的各項航天探索任務中,我國始終都能步步為營,按照節點完成既定任務。但是中國的航天發展之路,並非一路平坦,而是「荊棘滿滿」,尤其是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圍追堵截」,製造了不少「麻煩」,企圖阻擋遏制我國的航天事業。

神舟十二號著陸!美國不理解:為何中國後來居上即將擁有空間站? - 天天要聞

以我國空間站建設為例,回顧空間站的研發歷程,在某種程度上還得感謝美國及其「盟友」對我國航天技術的封鎖與打壓。因為雖然遭到了技術封鎖,導致我國在自主探索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難,無法「搭乘」國際空間站的便車開展相關科研任務。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我國一心一意搞自主開發,排除萬難走出了自己的航天路,這樣才能「行穩致遠」。

我國空間站建設成功突破美國的「封鎖」

實際上在1998年國際空間站正式建站之前,我國還曾想參與到這項國際太空合作計劃,但是1999年5月25日美國卻公布了其「一手炮製」長達872頁的《考克斯報告》,無端指責我國竊取了七種核彈頭和中子彈的機密、導彈技術,並且還攻擊了我國把所謂其高性能計算機、民航、精密機械等先進技術用于軍事建設,當然這裡面美國也沒少在航天領域對我國「使絆子」。

神舟十二號著陸!美國不理解:為何中國後來居上即將擁有空間站? - 天天要聞

在涉及航天領域方面,美國為了維護自己的國際發射市場「份額」,他們規定任何國家都不允許用中國的火箭來發射裝配有美國零件的衛星、飛船等航天器,雖然《考克斯報告》在美國人的「朋友圈」里唬住了一些國家,極大地阻礙了我國航天發射商業化。

除了所謂的《考克斯報告》,2011年5月16日美國國會還通過了一項極具歧視性的法案——《沃爾夫條款》,更是將限制中國與美國在航天領域的一切合作合法化,也就是說美國首次(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對中美兩國在航天的合作進行了限制。

但是偉大、光榮、英雄的中國人民從來就不會被困難所嚇到,既然國外的封鎖導致我國無法參與正常的國際商業發射活動,那麼就要迎難而上創造條件全力進行科研攻關,攻克卡脖子的關鍵技術。

神舟十二號著陸!美國不理解:為何中國後來居上即將擁有空間站? - 天天要聞

而我國在人造衛星、探月工程、載人航天工程、探火工程等任務中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也一再向世界證明,任何想通過封鎖、打壓等手段遏制我國發展都是行不通的,這也從某種程度上說得益於明美國的無端職責、打壓和封鎖,也倒逼我國走自主研發的道路。

美國也想加入中國空間站

如今,我國的航天技術不斷提升,例如擁有酒泉、太原、西昌、文昌四大航天發射場,並於也2019年7月30日啟用了東方航天港,也就是說我國有5大航天發射基地,涵蓋中高緯度和中低緯度。其中地處酒泉市阿拉善盟之間的酒泉航天發射場,佔地面積大約為2800平方公里,是我國「資格」最老的的發生中心,因發射中心地處大西北內陸常年乾燥少雨,能夠為航天發射任務提供絕佳的氣象等發射條件,主要承擔返回式衛星、載人航天工程等發射任務。

神舟十二號著陸!美國不理解:為何中國後來居上即將擁有空間站? - 天天要聞

我國在航天領域的迅猛發展,得到了世界不少國家的認可,與國外商業性質的合作越來越多。並且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太空的重要性,我國的空間站自然也備受關注,而預計到2022年前後完成建設的我國天宮空間站現已接到多國申請加入。但是二十多年前一直阻攔中國參與國際空間站合作的美國雖然也拋出了「橄欖枝」,但遺憾的是受到《沃爾夫條款》的限制,美國自己把自己排除在外了。

不過,美國要是真的想申請加入我國空間站建成後的相關試驗,有兩點是必須要做的,那就是認真學習中文知識和毫無保留的廢止《沃爾夫條款》所謂的法律法規。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 天天要聞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職引未來】 當前,不少高校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到這些地方就業,青年學子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又將收穫怎樣的人生體驗?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新穎在接受光明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奮鬥,青年學子收穫的不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聞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於野,今年24歲,陝西寶雞人。 父母望子成龍,希望我考上大學,可我卻貪玩無心讀書,16歲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機,如今已是一個8年塔吊經驗的老司機了。 開塔吊被稱為高危中的高危....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聞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車 行業頻道】近日,理想汽車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樁數量突破15000根,且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發社交媒體表示,之所以近兩年加速建設充電站,主要是先為理想的純電用戶們持續打造沒有里程焦慮的用車環境。未來,理想還將持續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設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
小河邊常見 野草圖鑑 - 天天要聞

小河邊常見 野草圖鑑

「從前在我家的門前有一條小河,小河裡面住著幾隻我從小養的鵝」大家聽過這首歌嗎[呲牙]我家門前真的有條景觀河,不僅有景區養的小鴨小鵝,河邊還有很多常見的植物!你們還記得那些常見的植物嗎?蘆葦蘆葦應該是河邊最常見的標誌性植物吧。
山欖科膠木屬基因組系統發育與生物地理創新 - 天天要聞

山欖科膠木屬基因組系統發育與生物地理創新

文章信息摘要:膠木屬(Palaquium)目前是山欖科(Sapotaceae)中最大的屬。先前關於膠木屬及其所在的異膠木族(Isonandreae)內部類群關係的研究,基於有限的樣本和基因座開展,未能明確界定分類邊界,進而阻礙了對這一以馬來
美!地球月球「證件照」更新 - 天天要聞

美!地球月球「證件照」更新

視頻截圖59萬千米外!天問二號拍攝的地月影像圖發布7月1日,國家航天局發布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在軌獲取的地月影像圖。目前,天問二號探測器已在軌運行超過33天,與地球距離超1200萬千米,工況良好。近期,天問二號探測器配置的窄視場導航敏感器,分別對地球和月球成像,顯示了良好的功能性能。此次發布的影像圖包括...
地理冷知識——荔枝 - 天天要聞

地理冷知識——荔枝

荔枝是無患子科荔枝屬的一種果樹,全球栽培品種超過200種。無患子科有100多個屬,大多植物都是喜歡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喬木和灌木。例如龍眼、紅毛丹這些長在大樹上,需要剝皮吃的水果,都是荔枝的無患子科家族親戚。因為龍眼成熟期比荔枝更晚,中國古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證明:經常自拍,可解鎖這3大硬核好處→ - 天天要聞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證明:經常自拍,可解鎖這3大硬核好處→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會經常在朋友圈或社交平台上隨手曬自拍照嗎?說到自拍,在如今的時代,這已經是極為日常的一件事情了。作為一種記錄的手段,任何事情都能成為我們自拍的理由,旅遊留念、健身房打卡甚至只是平常出門散步,我們也可以自拍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