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傳統的手術方式和路徑,甲狀腺相關手術的患者,被「割頸」是常態。留下顯眼的疤痕,不僅影響美觀,更時刻提醒患者曾得過一場病,經歷過手術這一劫,滿滿的心理負擔。
隨著醫學的進步,這些不愉快的「傷疤」其實也可以「藏」在不顯眼的地方,令人遺忘。近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頭頸科劉學奎教授團隊就通過達芬奇機器人,尋找了一條最恰當的秘密通道,為兩名甲狀腺癌女性患者順利完成了手術,她們的脖子上毫無手術痕迹。
如何頸部不留痕切除甲狀腺癌?
兩位女士同為乳腺癌術後患者,近期體檢又發現甲狀腺癌。曾挨過刀的她們,實在不願意在顯眼的脖子上留疤痕,於是找到劉學奎教授團隊治療。
治療甲狀腺癌能不手術嗎?劉學奎教授團隊經討論後還是建議手術。「與其他癌症相比,甲狀腺癌具有發展緩慢、無明顯伴隨癥狀、惡性程度較低等特點,其治療方法以手術切除為主,大部分患者預後良好。」劉學奎教授解釋。
除了傳統的開放式手術,治療甲狀腺癌還有更新的微創手術。劉學奎教授團隊決定啟用達芬奇機器人或腔鏡輔助手術,並通過尋找一條「隱秘通道」實現頸不留痕。
▲劉學奎教授建立手術腔道
經腋窩入路清掃病灶
患者三天可出院
入院後,經完善相關檢查,專家團隊發現兩位女士的病情類似,高度懷疑惡性甲狀腺病症與之前乳腺癌病灶為同一側,且甲狀腺對側還具有可疑良性結節。
患者複雜病情,如開放式手術,術後留下長條疤痕在所難免。為了降低對患者的創傷,劉學奎教授操作達芬奇機器人,為兩位患者實施「經腋窩入路甲狀腺一側葉全切及另一側葉部分切除+VI區淋巴結清掃術」。
▲劉學奎教授操作機器人主控台
「機器人可將手術野放大至少10倍,讓手術更精細、更精準。」劉學奎教授介紹,此次手術並沒有給患者新增傷口,甲狀腺癌手術的傷口仍是患者此前乳腺癌手術的切口。
在放大的高清視野和靈活的機械臂輔助下,劉學奎教授團隊先後迅速成功地為兩位患者實施甲狀腺癌根治術,並切除了對側甲狀腺的良性結節。
▲達芬奇機器人的機械臂輔助完成手術
術後當天,兩位女士就可正常飲食,次日則可下地行走,說話聲音正常,沒有出現甲狀腺手術的相關併發症,頸部依舊完美,術後第三天就可拔出引流管並出院。
▲按患者的原腋窩手術切口進行手術,患者頸部無手術切口
據劉學奎教授介紹,隨著醫學的進展、人們對生活質量追求的不斷提高、精準治療理念的不斷推廣,通過手術治療甲狀腺相關疾病,已由最初僅追求療效,逐漸發展到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兼顧術後的美學效果。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黃埔院區擁有廣州最新一代的手術機器人,針對患者的需求,將手術切口轉移到身體其他隱蔽的部位,通過建立手術腔道,在內鏡輔助下完成手術,可確保甲狀腺癌得到根治,同時保證患者頸部無疤痕,在醫學和美學之間達到完美的平衡。
記者 | 陳樂
編輯 | 尹蓁 責編 | 張秀麗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