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8月30號發布的報道稱,有日本沖繩縣竹富町居民在小濱島西南部沙灘,發現了疑似火箭碎片的物體,而碎片上面還印有「中國載人航天」的清晰字樣。據悉,該碎片總長度為4米,寬為2.2米左右,整體呈現殘缺狀態,沒有散發異味也沒有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目前該碎片已經被當地警方收走並上報至政府有關部門。
值得一提的是,這塊碎片首次被當地居民發現還要追溯到8月15號,當時有居民發現這塊碎片被卡在了當前發現點200米左右外海的一座名為「軍艦岩」的礁石上,沖繩當局表示,雖然居民認為這是火箭殘骸的碎片,但是要前往當地調查之後才能最終確定。
這起日本居民發現了疑似中國火箭殘骸碎片的消息並沒有引起更多議論,但是結合過去美國對中國航天火箭殘骸的輿論攻擊,以及在日本輿論界普遍存在的反華氛圍,我國要做好日本將此事拿出來大做文章的準備。
事實上,目前中日兩國在環保議題上正上演激烈交鋒,首當其衝的便是日本沒能妥善處理當年福島核電站事故所產生的污染水。根據目前最新的報道,日本政府已經和東京電力公司達成共識,計劃修建一條海底管道,將存放起來的核電站污染水,通過管道向近海排放,東京電力公司認為只要不在公眾面前直接排放,可以有效降低負面影響,而日本政府對於東京電力公司的提議一路大開綠燈,完全不顧周邊國家對此事的反感和批評。對此,我國外交部已經多次就該事件表明中方立場,要求日本立即撤回相關決定,積極與周邊國家保持溝通。
事實證明,日本在處理環保議題時完全是基於經濟考量,哪怕排放核污染水會對導致本國乃至於周邊鄰國的漁業安全以及海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也在所不惜。因此,將中國航天火箭的殘骸碎片當做輿論攻擊的借口也是在情理之中,畢竟在這方面美國已經做出了典範。
此前我國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殘骸返地,被美國輿論以及美國部分政客進行瘋狂炒作,美國NASA局長尼爾森更是以此為借口無端攻擊中國航天在處理殘骸方面「不負責任」。以CNN為首的西方輿論甚至發明了「失控殘骸」這一新名詞,四處宣揚這些殘骸有可能墜毀在人員密集區。
帶有諷刺意味的是,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的殘骸直到墜毀之後也沒有引發任何意外,反倒是美國獵鷹9火箭的殘骸掉落在美國本土的一處農場,可是這一幕卻被美國媒體包裝成「點亮夜空」的浪漫一幕,可見西方的對華報道已經完全是基於政治化操作,而不是追求真相和事實。這些對於已經脫亞入歐成為西方一員的日本而言,在涉華報道上添油加醋根本就是「日常操作」,不過即便日本真的拿此事來做文章,對於如今的中國航天而言無非就是嗡嗡亂叫的蒼蠅,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中國將按照自己的步調繼續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