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2021年04月02日14:27:13 科學 1762

文|科學蟲洞

相關數據表明,在世界範圍內,人均每周要吃進去大約5克的塑料,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重量。

有朋友可能會疑惑:我也沒傻到把塑料往嘴裡塞,怎麼可能會吃進去?蟲洞告訴大家,這涉及到一個概念:微塑料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無處不在的微塑料

「微塑料」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顆粒,有些微塑料的粒徑只有幾微米。我們身邊分布著無數微塑料,只是難以用肉眼察覺,只能藉助顯微鏡等設備才能觀察到。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發布在《科學》上的一篇論文指出,美國西部一些偏遠的地區,每年都會落下1000噸左右甚至更多的塑料粉塵,相當於3億個塑料瓶。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這些微塑料顆粒不易清理,易於傳播,隨著自然力量、人類活動,散落到世界各地。

而且,微塑料不僅僅分布在人群聚集的城市,還蔓延到了山河湖海。甚至,北極大陸的皚皚白雪,以及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都被它所滲透。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科研團隊在北極71個地點收集了一些海水樣本,結果顯示,每立方米水中約有40個微塑料顆粒。後來,也有人在北極的雪層中發現微小的塑料顆粒。

而微塑料概念的提出者理查德·C·湯普森,則在珠峰收集到了一些雪樣和溪水樣本。分析顯示,所有雪樣和溪水樣本中的3個樣本,都有微塑料。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連人煙稀少的世界之巔、北極圈,都被微塑料所佔據,更何況聚集著大量人類的城市?事實上,微塑料早已經開始入侵我們的身體。



微塑料如何進入人體?

2018年,維也納醫科大學宣布了一項研究,他們在人類糞便中找到了微塑料顆粒。這意味著,微塑料已經進入了人類腸道。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此外,曾有調查調研過北京青年人糞便中的微塑料含量,發現受試者的糞便中基本都含有微塑料。

那麼,微塑料是怎麼進入人體的?飲用水是人類攝入微塑料最多的途徑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據了解,鞋子、領帶、輪胎等會脫落「灰塵」,形成微塑料。同時,塑料垃圾在陽光的暴晒下將變得越來越細碎。這些微塑料,都可能進入到飲用水中。

飲用水在正式投放到市場之前,會提前處理掉很多微塑料,不過在很多國家,飲用水的質量並未達標。此外,如果處理設備中有塑料製品,其中的微塑料也可能進入到飲用水中。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貽貝

除了飲用水之外,人類吃東西的時候也會攝入,包括食鹽、啤酒在內的很多食物都含有許多微塑料。

貽貝又被稱為「青口貝」,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同時,它也被認為是微塑料污染的生物指標。

2008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微塑料不僅會出現在藍色貽貝的細胞中,還進入了它們的循環系統。

許多海洋動物都攝入了微塑料,我們在享用這些貝類等食物的時候,也等於吃進去了微塑料。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微塑料在食物鏈中的循環

微塑料進入人體的方式還有一種,非常簡單粗暴,那就是:呼吸。

前文提到,微塑料無處不在,也許你無法察覺,但它的的確確包圍著你。只要我們呼吸,它們就可能順著鼻腔、口腔進入體內。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最後,還有化學工程師發現「喝茶包=喝塑料」。他們隨機購買了4個牌子的茶包,浸泡幾分鐘之後,無數的微塑料出現在茶水中。

甚至滲透進胎盤

微塑料在我們體內,並不是簡單地經歷著「吃下去、排出來」的過程,它們也會滲透到人體組織中。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2020年,美國化學會年會上公布了一則消息,稱在人的肝臟等組織樣本中,都檢測到了微塑料。

此外,《國際環境》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胎盤也逃不過微塑料的影響。科學家分析了6個18-40歲健康婦女的胎盤,發現其中有4個胎盤存在微塑料。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這些微塑料顆粒大小不超過10微米(約0.01毫米),很可能來自母體日常使用的產品包裝、個人護理產品等。

研究負責人表示,胎盤中存在的微塑料,可能會對胎兒的發育產生負面作用,比如減緩生長、改變基因表達方式等等。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微塑料進入人體,無疑讓人感到擔憂,尤其是,我們對微塑料危害的認知還存在很大的知識空白。



微塑料的影響

微塑料究竟會對人體產生多大危害,目前還處於研究階段,但根據相關論文得知,微塑料可能會對人體帶來血管栓塞、腎臟和消化系統損傷、致癌突變等傷害。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跟一般不可降解的塑料比起來,微塑料對環境的危害程度更深,主要體現在顆粒微小上。

它跟隨著洋流、氣流,在世界範圍內分布,污染著空氣、食物、水源,威脅到海洋生物的生存。

通常來說,大塊的塑料垃圾,如吸管、塑料袋,會限制海洋動物行動、對它們的身體造成外傷。而微塑料帶來的影響,則更多體現在內部。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動物們吃進去的微塑料無法被消化,如果停留在胃部,可能會導致疾病或死亡;如果微塑料帶有有機污染,那麼這些動物的狀況會更加糟糕。

想要監測微塑料污染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除了被丟棄的塑料製品之外,我們平時使用的物品也有可能脫落微塑料。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而且,這些微塑料比普通的塑料垃圾更難發現和收集。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優化飲用水的處理方式,盡量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並且需要官方落實監管措施。

————————————

本文圖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 天天要聞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五月五,過端午。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和民俗風情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每一個節日都凝聚著群體共同的情感與想像,也保留著群體的記憶。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 天天要聞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引言今年的夏季,無疑是火熱的一年。不同於往年南方梅雨季的涼爽,今年南方氣溫明顯偏高,而北方則是高溫持續,炎熱難耐。這種南北溫差異常明顯的天氣,其實背後有著許多複雜的原因。本文將就今年夏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以及後期氣溫分布情況進行分析。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嫦娥六號成功完成了月球背面鑽探取樣工作,啟程返回地球。似乎故事到這兒就已經告一段落,可沒成想,嫦娥傳回來的一張「大腳丫子」照片再次引發熱烈討論,有許多朋友據此質疑阿波羅登月涉嫌造假。嫦娥六號發回月球背面挖土照片在嫦娥六號全景相機拍攝的影像中,我們明顯看到著陸器支撐腿把月球表面砸出了一個坑,嫦娥的「腳...
瑞士清潔科技公司Enerdrape開發預製地熱板,回收城市地下空間的淺層地熱能和廢熱用於建築物制熱或製冷 | 瑞士創新100強 - 天天要聞

瑞士清潔科技公司Enerdrape開發預製地熱板,回收城市地下空間的淺層地熱能和廢熱用於建築物制熱或製冷 | 瑞士創新100強

圖源EPFL官網鈦媒體APP註:瑞士連續12年全球創新指數競爭力排名第一,是全球重要的創新策源地,也是中國首個創新戰略夥伴關係國,在創新發展和科技金融領域與中國具有極佳互補性。由Venturelab主辦的「瑞士創新100強」,匯聚了最佳「瑞士製造」的初創及成長期科技創新企業,是瑞士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創新生態標杆。自2011年以...
日本:觸手展開超3米 巨型章魚現身北海道 - 天天要聞

日本:觸手展開超3米 巨型章魚現身北海道

近日,在日本北海道的知床半島羅臼海域,出現了令人驚嘆的一幕——一隻觸手展開超 3 米的巨型章魚現身於此。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據《朝日新聞》6 月 9 日的報道,這種被確認為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的龐然大物,以其巨大的體型震撼著人們
土衛二,一顆冰冷的衛星,那裡會有生命嗎? - 天天要聞

土衛二,一顆冰冷的衛星,那裡會有生命嗎?

一片神秘的地外海洋,究竟住著誰?一起來看看土衛二上的原住民!"通過卡西尼號的測量,我們知道土衛二的海洋是宜居的。我們知道那裡有液態水、能源以及碳、氫、氮、氧、磷和硫等化學物質。"圖示:土衛二噴出的冰羽流。(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新的研究表明,在土星衛星恩克拉多斯的表面有一些地方,航天器可以在那裡著陸,...
就在端午,準備觀賞! - 天天要聞

就在端午,準備觀賞!

星空有約|月亮「邂逅」星團,這幕美景別錯過端午節當天傍晚,一彎蛾眉月將與著名的蜂巢星團近距離相伴,屆時只要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眾將會目睹到這兩個不同天體上演的「親密一幕」。由於23時左右月亮才會從西方落下,因此觀賞、拍攝這一幕美景的時間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