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研究發現自行車頭盔不容忽視的缺陷

2021年03月10日13:21:04 科學 1896


雙語:研究發現自行車頭盔不容忽視的缺陷 - 天天要聞

Traditional bicycle helmets should be redesigned to protect against facial injuries, a researcher has claimed. He said bicycle helmets currently used fail to provide enough protection to the middle and lower facial areas. An article was published not long ago. Dr Joseph, the writer suggested they would offer more protection if shaped like those used on motorbikes.

一位研究人員聲稱,為防止面部受傷,傳統的自行車頭盔應該重新設計。他說,目前使用的自行車頭盔無法為面部中下部提供足夠的保護。不久前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約瑟夫博士建議,如果自行車頭盔的形狀設計得像摩托車頭盔的形狀一樣,它們會提供更多的保護。

Dr Joseph said, "Helmets have good protection for the upper head region and brain. But the middle and lower facial areas remain relatively unprotected. The significant incidence of facial injury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further emphasis on facial protection. Clinicians (臨床醫生) involved in the management of facial trauma (外傷) may potential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aising awareness and advocating for these changes."

約瑟夫博士說:"頭盔對頭的上部和大腦有很好的保護作用。但面部中下部相對來說仍然是不受保護的。面部損傷的顯著發生率突出了進一步強調面部保護的必要性。參與面部創傷治療的臨床醫生在提高意識和倡導這些改變方面可能發揮著重要作用。"

雙語:研究發現自行車頭盔不容忽視的缺陷 - 天天要聞

Biking has become more popular across the world. It is preferred to deal with sedentary (久坐的) lifestyles, air pollution and climate change. Dr Joseph accepted that the greatest strength of helmets is preventing severe brain injuries and reducing the severity of bleeds inside the skull. But most bicycle helmets offer protection to the upper third of the face. It covers the frontal (前額的) bone just above the eyes. He wrote, "These are unlike with motorcycle helmets. The middle and lower thirds of the face remain relatively not protected."

騎自行車在全世界越來越流行。人們願意通過騎行來緩解久坐的生活方式帶來的弊端、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約瑟夫博士承認頭盔最大的優點是防止嚴重的腦損傷和減少顱骨內出血的嚴重程度。但大多數自行車頭盔對臉部上方三分之一的部位提供保護。它覆蓋著眼睛正上方的額骨。他寫道,"這與摩托車頭盔不同。面部的中、下三分之一的部位相對來說仍然不受保護。"

According to an analysis of more than 50,000 bicycle-related injuries in 2012 by Dr Joseph and his team, only 25 percent of patients wore a helmet. Wearing a helmet did not reduce the risk of facial injuries.

根據約瑟夫博士和他的團隊對2012年5萬多起自行車相關傷害的分析可知,只有25%的患者戴頭盔。且戴頭盔並不能降低面部受傷的風險。


知識積累


辭彙積累

fail to 未做;未履行

incidence n. 發生範圍;影響程度;發生率

highlight v. 突出;強調

be involved in 被捲入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在……中發揮重要作用

raising awareness 提高意識

advocate v. 擁護;支持;提倡

deal with 處理;解決

be unlike with 與……不同


難句分析

Dr Joseph, the writer suggested they would offer more protection if shaped like those used on motorbikes. 這是一個主從複合句。they would...為賓語從句; if shaped like...為條件狀語從句的省略,補全為 if they were shaped like...;used on motorbikes為分詞 短語作定語,修飾those。


本文英文來自dailymail,經改編已選入《快捷英語 活頁英語時文閱讀理解 高一年級18》,轉載需註明出處。

快捷英語 活頁英語時文閱讀理解 20(七年級、八年級、中考、高一年級、高二年級、高考)2021年2月上市,歡迎關注!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 天天要聞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風穿夏,尋覓清涼。「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開始變得潮濕悶熱,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也快到來。在過去10年,從2015年至2024年,連續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僅30天,是近10年來最短的一次。酷熱還沒真正開始,暑意已經蔓延。此時,尋一處清涼,成了夏...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 天天要聞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7月5日一早,雨過天晴。懷柔科學城新質生產力創造中心門前,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畢業生們正帶著家人走下大巴車,準備進展廳「探秘」——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畢業典禮走進「一城兩都」活動的首站。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新華社記者劉禎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的運動場座無虛席,熱烈的氛圍比驕陽更勝。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這裡舉行。萬餘名畢業生即將從這個被稱作「離科學最近的地方」啟程,奔赴各自的科學之路...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 天天要聞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7月6日,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聚焦前沿科學、產業趨勢與政策創新,邀請全球生命科學領域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推動我國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塑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地標。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致辭並宣布活動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謝遠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 天天要聞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體世界裡,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健康的「齊天大聖」,時刻警惕著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準打擊敵人,首先得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來的「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自我」與「非我」的識別。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里,妖怪們變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圖矇混過關。人體里也一樣,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