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我今兒在公園遛彎的時候,碰見誰了?」
老劉坐在沙發上,一邊脫鞋一邊沖著廚房裡的老伴喊。
「還能是誰?那幫老哥們唄。」張姨正擀著餃子皮,頭也不抬地回了一句。
「嘿,還真不是,是老馮頭!你記得吧?前年心梗住院那個。他現在整個人都精神了,還說是他媳婦給他換了菜譜,每天早飯吃薺菜包子,晚飯喝薺菜湯,連血壓都穩了!」
「薺菜?」張姨手裡的動作頓了一下,「那不是小時候上山挖的野菜嘛?我還以為現在誰還吃那個?」
「你落伍啦,現在這薺菜可是寶貝,網上都說是『野菜里的黃金』,啥營養都有,還能護心護血管!」
這不起眼的小薺菜,真有那麼多講究和好處嗎?一起往下看吧!
一、「野菜」中的珍品:薺菜
薺菜,別名護生草、雞心菜,是常見的一種野菜。
雖說「野」,其實早就登上了餐桌,甚至還成了營養學界關注的對象。別看它不起眼,營養可不含糊。
✅富含膳食纖維:薺菜膳食纖維高,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尤其適合年紀大、腸胃蠕動慢的人。
✅鈣含量豐富:你可能不知道,薺菜里的鈣含量比牛奶還高。
100克薺菜大概含鈣250毫克,而牛奶大概是100毫克左右,差不多翻一倍,對預防骨質疏鬆有幫助。
✅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都不少:這倆是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的好幫手。尤其是換季的時候,感冒多發,吃點薺菜能提高身體抵抗力。
✅含有豐富植物蛋白和鐵:中老年人常有貧血問題,薺菜中的鐵含量不錯,加上它的植物蛋白,對補血也有一定幫助。
✅含有黃酮類和多種抗氧化物質:研究表明,薺菜中的黃酮類化合物有助於抗炎、保護血管、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所以說,這「野菜」其實一點都不「野」,要真把它當成寶來吃,或許還真能吃出健康來。
二、學會4招,健康吃薺菜
不過話說回來,吃薺菜也是講究方式方法的,不然再好的東西也可能適得其反。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以下這4點:
1.焯水處理,去除草酸
薺菜屬於草酸含量偏高的蔬菜,吃多了容易影響鈣吸收,還可能導致腎結石。
正確做法是:吃前先用開水焯一下,焯水1-2分鐘,能有效去除草酸。焯好後再拿來包餃子、炒雞蛋、煮湯,味道也更清爽。
2.別和高鈣補品同時吃
雖然薺菜含鈣高,但因為有草酸,和鈣結合後會形成草酸鈣,不容易被吸收,還可能增加腎結石風險。
建議吃薺菜的同時不要配牛奶、鈣片或者芝麻糊之類的高鈣食品。
3.新鮮為主,別吃太老的
薺菜採摘時間很關鍵。春天的薺菜最嫩、營養最好。等到天氣熱了,葉子老了,纖維變粗,不但口感差,營養也會流失。盡量選嫩的、顏色深綠的。
4.不宜天天吃、過量吃
雖然薺菜好,但任何食物吃多了都不好。建議一周吃2-3次,每次控制在100克左右,既能補營養,又不至於上火或引起消化負擔。
三、薺菜這麼吃,包子餃子都香,身體也跟著輕鬆了
說到底,咱們吃東西圖的就是一個「順口、順氣、順心」。
薺菜這種野菜,簡單一焯、拌點雞蛋或者粉絲,立馬就是一道清新爽口的涼拌菜。
拿來和豬肉一起剁餡,包成餃子或包子,不但香味濃郁,而且不膩口,特別適合口味清淡的中老年人。
再一個,薺菜湯也是好選擇。切碎煮個蛋花湯,暖胃又潤腸。胃不好的老人,可以加幾顆紅棗或者煮點小米粥裡頭,喝起來暖暖的,舒服極了。
而且,它的「低熱量、高營養」也特別適合想控制血糖、血脂的人群。飯量不用多,一點點薺菜就能讓你吃出滿足感,不容易餓,還不怕發胖。
平時吃多了肉,來點薺菜調調口,既清淡又養人,腸胃也輕鬆不少。很多老年人常年便秘,換著法子吃點薺菜,反而成了天然「潤腸劑」。
你看,這樣既能吃得開心,又能吃得健康,何樂而不為?
總結
別小看了身邊這不起眼的小野菜,薺菜吃對了,真能給身體添把勁兒。不用花大錢,不用吃補藥,懂得吃,就是最好的養生。
溫馨提示:本文所載的健康相關信息僅供參考,不能直接作為任何健康干預的依據。在採取任何預防、治療或治癒的措施之前,請先與醫生進行溝通。
來源:青島廣播